石磨怎样磨豆浆(学推石磨喝自己磨出来的豆浆)(1)

■古石磨前,学生们亲手体验磨豆浆。

本报讯(文/图 记者 郭文娟)放一把泡过的黄豆,自己动手推磨,豆浆从石磨底盘流出,孩子们一脸兴奋……近日,延奎小学四年(6)班的孩子们在校本课上体验用古老石磨磨出豆浆。

这台已经有缺角的老石磨,是学校老师专门到漳州农村“淘宝”淘回来的。学校花了一千多元,买回这台在当地农村闲置已久的石磨,并把它安置在新建的闽南文化长廊里。如今,它成了延奎小学师生共同的“心头爱”。

校长易增加介绍,上学期,延奎小学新建了一条80米长的闽南文化长廊,取名为“咱的厝”。这座新厝外观仿造传统闽南民居设计,长廊上挂有闽南文化介绍展板,还向学生展示各种传统闽南农家用具和生活用品。煤油灯、旧烘炉、吊篮、龟印、蓑衣等“原生态”老物件,多数是老师到农村、古玩店等四处搜罗来的,也有家长把自家的老物什贡献出来。

掩映在古树绿叶之下的闽南文化长廊,有风谷机和水车,但最受欢迎的还是古石磨。学校开设“闽南方言与文化进校园”校本课,每周一节课。老师在闽南文化长廊授课,唱闽南童谣、讲闽南风俗、玩古早童玩、学现磨豆浆。磨完豆浆后,食堂帮忙把豆浆煮熟,下课前,孩子们就能品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

易增加说,延奎小学生源中,老厦门人占17%,新厦门人占83%,只有一小部分孩子会说闽南话。这些新老厦门人的融合需要借助载体。学校通过闽南文化长廊,让孩子“看得见、有得玩”,跳出单纯的课本教学,学起来更生动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