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地方都有各个地方的美食,和作者说的类似,八大碗我们这片也有这么叫的,也有叫扣碗的,我们村则叫老菜,常用做喜事。在我们小县城,有专门住扣碗的小饭店,因为有老家的老菜比照,我很少到这种小饭店。有的人做了精美的外包装,专门做扣碗,送餐上门。前不久,我的朋友在老家开了一个小饭店,专门做老菜,还附带打包做成了礼品盒,虽然起步有点晚,但沾了我们村传统老菜的光,生意还不错。有机会大家可以来我们这,品尝一下扣碗、老菜、八大碗,看一看和利津的八大碗有何不同?

在利津民间,每逢喜事节日宴宾会客,最是讲究用八仙桌上八大碗。过去有钱人讲究金鸡、银鱼、铜肘、玉卵、扣肉,没钱人要用鸡、鱼、肉、丸子,前三种食材至少各有两种做法,包括炸鸡、炸鱼、炸肉。讲究吃的人还有不同吃法,相传有一匪首叫陈洪德,一次聚会有道菜叫金鸡排玉卵,把丸子填进鸡腹腔内,吃的时候,用筷子轻轻压鸡肚子,丸子即可从鸡屁股滚出。陈洪德怕刚从寿光抢到手的小老婆不会吃给他丢脸,便在门外对着小老婆做了个手势小老婆心领神会,立马知晓。八大碗以八个大碗盛装菜肴为主。分别采取炒、溜、炖、煮、烩、炸、烧、靠、笃、氽等技法制作,味道可口,有丰衣足食的寓意,形成独特的风格。

老北京八大扣碗菜 老菜扣碗八大碗(1)

席上,有的上四个平盘、八个海碗,寓意“四平八稳”、“平安吉祥”之意;有的上八个平盘,八个海碗。20世纪80年代之前,八大碗真称得上是人间美味,一年里也吃不到几次,要么过年,要么在婚宴上才能吃到,很多人可能数年吃不到一次。

“八大碗” 神话故事有多个版本,择两段与之分享。 相传八仙过海惹怒龙王,久战难胜,劳累疲惫,退踞海滩稍憩,颇觉腹中空空,饥饿难忍,便分头寻食充饥,哪知一眼望去的海滩薄地,荒无人烟。除曹国舅一人未回其余个个扫兴而归。

曹国舅一人不辞劳苦,腾云驾雾,行至内地,一股奇香扑鼻,不觉垂诞三尺,立即寻香进入凡间一庄上,乔装农家村夫在庄主宅院窥视,只见四方桌上八人围座、猜拳行令、畅怀痛饮、诱人的菜肴一个接一个地上。国舅寻思道:我原乃朝廷国舅,宫廷菜肴我享用得发腻,农家菜肴我未曾见过,何不先让我大饱口福,忽想众仙友腹空我不可独享,继而采带了七样菜肴,又想起仙姑不食荤,所以又为其独带了—素菜—青菜豆腐,计八大碗并留言:国舅为众仙借菜八碗,日后定当图报。

八仙狼吞虎咽更觉奇香无比,酒足饭饱之后精神倍增,再战龙王大获全胜。

以后人们为讨吉庆改方桌为八仙桌、坐八客、食八菜(八冷碟、八大碗菜)。

相传很久以前,在一个穷乡僻壤地、山明水秀的地方住着一户善良人家,在门前搭了个凉棚方便行人,过往客商行经该地均驻足歇息。他们发现这户人家做的家常菜非常香,争相购买品尝,吃完更是赞不绝口。好事者让其干脆开一家饭馆,由于没有特制餐具,他们就用自家大海碗盛会菜。一天,一位赶考的举子在该地吃完饭后发现店铺没有名字,想到刚才吃过的香喷喷的八道菜就随手写下了“八大碗”几个字赠给店家作店名。后来,那个举子金榜题名,“吃了八大碗有好运气”便由此传开。该家饭馆不光菜做的好吃,并且为人朴实、厚道,做生意薄利多销,常得客人称许,名气越来越大且代代相传,长久不衰。(郭学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