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在说文解字中的位置(新说文解字第三季)(1)

时间从一横一竖间流淌,烙印在一撇一捺间留下,第二课堂开设《新说文解字》专栏。带你从一个汉字、一个动物一套文物领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新说文解字》第三季“动物”篇开播

龙在说文解字中的位置(新说文解字第三季)(2)

单字释义

拼音:lóng

部首:

笔顺:13534

笔画:5

基本字义:

  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
  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
  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
详细解释

今天要谈一谈中华文明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动物——龙。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在中华文化中享有独特的地位。“龙”在古时候被视为天子的象征,而现在我们也自称为龙的传人。

“龙”最早以文字形象出现是在甲骨文中。

龙在说文解字中的位置(新说文解字第三季)(3)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可以看出,“龙”是一个头上顶角、巨口长身,体态健壮有力的形象。通过咱们之前的文章,大家都知道商代人造字是很直观写实的,大多将动物造型直接转换为文字。

但“龙”作为想象中的动物,其文字是怎么造出来的呢?“龙”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呢?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一看

“龙”的雏形到底什么样!

最早的龙形象出现在查(chá)海遗址,在聚落遗址的中心,专家发现了一条距今8000年的用红褐色砾岩摆成的“堆塑龙”

这条龙长19.7米,宽1.8~2米,龙头、龙颈、龙体、龙鳞、龙爪、龙尾等摆放分明,石块排列有序。龙的前身宽大,石块较多、较厚,身体前部下方用石块堆砌出像足又像云雾的衬托物。由头、身体向尾部逐渐变薄、变少,尾部更加松散细小。头朝西南,尾向东北,昂首、张嘴、屈身、弓背,尾部若隐若现,给人一种腾云驾雾之感。经专家考证,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的形象。

龙在说文解字中的位置(新说文解字第三季)(4)

查海遗址中心的龙形堆石

而这条“华夏第一龙”已经具有了现在的龙的基本样貌。

但关于龙的雏形还有一种很古老的描写,与查海的“龙”不太一样。他就是出现在距今4500年的“新石器时代陶寺遗址”的陶寺彩绘龙盘

龙在说文解字中的位置(新说文解字第三季)(5)

陶寺彩绘龙盘

可以看出“龙”的形象被描绘在陶盘的内壁,呈现出盘蜷的状态,龙身粗大像蟒蛇一般,头却很小,嘴里好像叼着一根树枝,还有着巨大平坦的鳍。这个形象也许和蛇更为接近,但却也是早期龙形象的一种参考

关于中国龙雏形的说法有很多,有的人认为是源自蛇、鳄、巨蜥等动物,还有人主张是源自闪电等自然现象。

而在许慎的《说文解字》里对“龙"的解释是:“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通过这一句话,道出了龙形象多变的特点。有人说“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其实龙的形象也是如此。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龙身上出现越来越多其他动物的特征,其形象也跟着不同时期的艺术特点及政治需求逐渐变化。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模样。

龙在说文解字中的位置(新说文解字第三季)(6)

故宫 九龙壁 局部

关于“龙”形象的雏形,至今还没有准确的说法,不过按照造字原则来说,商代人可能真的看到了具有这种造型而现在却不称其为“龙”的动物了吧。

那小朋友们觉得龙的雏形源自于什么呢?欢迎留言。

END

龙在说文解字中的位置(新说文解字第三季)(7)

文字:果果老师

排版:雅子老师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