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宁馨儿之馨正当作(甹只)100、谲者,善钻缝也,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章太炎阅读答案:章太炎说文解字笔记摘?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章太炎阅读答案:章太炎说文解字笔记摘

章太炎阅读答案:章太炎说文解字笔记摘

100、宁馨儿之馨正当作(甹只)

100、谲者,善钻缝也。

101、拘,今亦读勾,出票勾人是也。

101、纠正者,因曲,非绞转不可,故作纠。

102、世,古世字同大(舌上作舌头)。《左传》“世叔”或作“大叔”,“大子”或作“世子”。

102、谓,今对人代作事曰“难谓你”,谓,报也。人有事而我评论之曰谓,言其相当也。训勤者,效力之意,报效。“甚无谓也”者,“其无当也”,有否定意。今曰无谓者,但有“不要急”意。

102、“昭兹来许”,乃所字之假借。何许、几许亦言所也。所者,犹苏州人言场地也。古时间、空间皆作所。

102、讎,相对曰讎。俗语“对头”即讎,此盖专指仇讎言也。

103、背书曰讽,有声曰诵,审意味曰读。

103、《史记》“言不雅驯”,驯乃训之借。雅训者,典则也;言不雅训者,言不典则也。

104、皮,剥取兽革也。故凡从皮者皆有分析意。

104、古论语字恐只作侖。侖,理也。汉人凡取决(杀)亦曰论(理也)。

104、佯狂之佯当作昜;昜狂,实不狂也。

104、《说文》无志字,即识字也。盖古识、志、意三字通用。

105、凡从乃声皆有厚意。

105、胥,醉蟹也。胥吏之胥当作壻。

105、谐和之谐当作諴。

105、说,悦也。悦,《说文》无。

105、凡从(上氏下口)声皆有会合意。

106、諓,巧言也。盖所谓巧言者未必尽坏也。一曰谑也。

106、胆大者不思。

107、拜赐曰谢,不可解,然古已通用,如《礼记》“从而谢焉”。引申为榭(台榭),可单作䠶(经典借用谢。射箭处曰射。榭乃俗字)。“故庠序亦作豫;射堂曰序,故榭可径作䠶。”

107、谚,往古传言,非俗语也。

107、譥,寻常用嘂、叫,痛呼曰譥。

108、谖,诈也。训忘只作萱(萱,忘忧草)。

108、譊,“恚呼也”,即怒呼也。

108、詑,欺也。今江南有“跳詑子”语。

109、诬,加也。古无架字,架即加也,架谓凭空构架,如鸟类架巢然。加、假通,谓假话也。

109、诪,说谎曰诪张,说大话亦然,落拓不羁亦然。或作侏张,即《论语》“朱张”。今俗云诌诳(诌即诪之俗字)。

109、祝福曰祝,祝人祸曰詶曰诅。

109、誃,离别之离《说文》无。离乃离黄鸟也。离别当作誃。

110、詯,打唉也,胃出气也。

111、譀,说假话也。

111、诞,大话。

111、䜋,兵溃字当作䜋(为引申义),然用溃(溃,決也)字亦可通。

112、(言㐬),梦言也。梦言与说谎近。

113、让,责让。谦让当作攘。

114、侦探当作贞,“贞,卜问也” (《说文》)。

114、诋,与诃皆责问也,非骂也。

115、谰,抵谰(赖)。

115、声破曰嘶,今曰沙。

115、诔,纠责也。杀戮之诛,汉人往往作殊。殊,断也。汉律:煞头曰殊死,与诛死同。后用法律杀人曰诛,寻常杀人曰殊。戮与诛同。“诛求无厌”乃纠责义。《汉书》“罪殊死”,绞曰死,斩首曰殊死。引申为殊死。

116、讨,训治,亦训乱;讨乱者,治也。今人索物曰讨,即诛求之意,如讨账是也。引申为讨饭之讨,无诛求意。

116、累列生时之行迹读之以作诔,与今时行状同,惟诔有韵,行状无韵。

116、謑诟,无耻也。

116、讳,“孔子曰:我讳之久矣”,讳非训忌,乃厌也。

116、该,军中约(约束)也。今云“应该”与法律上云“该管管”皆有约束意,云“该督抚”、“该县”等,不通也。

117、章、商古通,故有章丘(商丘)也。

117、童,男有辠者。儿童当作僮。引申上无草木曰童山(如僮无冠)。夫人自称曰小童,小童,小妾也。

118、妾,女有辠者,汉有官婢是也。引申为妻妾,不聘者也。

119、古无纸,故用版。肄业即肄版也,事业当作(“聿”下少一横)。

119、武则天造十三字。非尽造也,用古字耳。

119、汉高祖骂人三语曰“腐儒”、“竖儒”(与侏儒近)、“鲰生”(服虔注:“短小人”),腐非腐败字,实即㾈字,短小人,(即“仆儒”)。

119、太仆=御。驸马=仆。古无轻唇,故驸音仆。《汉书·张敞传》“拊马”即驸马。

119、古人于人之短小、庸愚、卑贱者皆同一轻视。

120、奉,捧俗。既已从二手,又加一手,不通。

120、奂,徐文长所造甩字即奂字,纵施有摇意,故引申为调奂。

120、麒麟长颈而举也。古注似误,京房云:身长丈二曰举颈也。

122、與,党與也。施與之與当作与。

122、兴,起。高興之興当作嬹。

123、釁,以血涂之者,恐其有缝也。引申为构衅,亦有缝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