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有话对你说,各位小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子曰语文诗词小讲堂,我是小木姐姐。今后小木姐姐将和大家一起起认识中国古代24位杰出的诗人们,了解他们有趣的小故事,阅读他们的传世佳作,并且理解其中重要的知识点。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诗人王之涣。

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简介(盛唐网红诗人王之涣)(1)

王之涣诗名,不但后世万分景仰,他在世时,便已是当红诗人了。“旗亭画壁”的故事就说明了当时人们对王之涣的崇拜。故事是这样开始的:唐朝开元年间,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都是诗坛最炙手可热的当红明星,谁也不比谁差。有一日,天气冷下着小雪,三位诗人来到旗亭,小有名气的歌妓正在演奏时下最流行的歌曲。一向对诗歌颇自负的王昌龄,这时开口说:“我们三人一直谁也不输谁,谁也不服谁。到底哪个人最好?不如今天我们就好好比拼一下,看她们所吟唱的诗是谁写的,谁最多,谁就是第一名,你们意下如何?”高适和王之涣对自己充满信心,便一口答应。话音没落,就有一位歌妓打着节拍唱着:“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唱的是王昌龄的诗句。没多久另外一位歌唱着:“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这一句是高适的诗句。不久又上来一位唱道:“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又是我的!”又是王昌龄的诗句。王之涣自以为得名很久了,不料接连落空,心里不是滋味,赶忙站起来他指着其中最年轻俊美的,说:“一会儿最当红的歌妓一定会唱我的诗歌”高适和王昌龄都点了点头,王之涣继续说:“看,她所唱的,一定是我的诗歌。”过了一阵,终於轮到那位他们等待的人了,她轻展歌喉,声如黄莺,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正是王之焕的诗。就连当时最当红的歌妓都唱着他作的诗,可见王之涣诗歌的盛名。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王之涣,深入地了解一下他吧~

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简介(盛唐网红诗人王之涣)(2)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王之涣性格豪放不羁,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善作五言诗,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凉州在唐朝时期是西北的边防之地,北御突厥,南防吐蕃,可见凉州是一个典型的兵家必争之地。王之涣不仅是一位有才情的诗人,还非常的忧国忧民。虽然居住在繁华的城市中,依然为边塞的将士牵肠挂肚,于是就在他辞官居家之时,写下这首《凉州词》。下面小木姐姐先为大家朗读一遍: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小朋友们如果经常读诗的话,就会发现唐朝有许多首《凉州词》,其实是因为盛唐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争相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有《凉州词》,且多为边塞诗。

王之涣诗中的凉州是什么样的景象呢?我们来看诗歌前半部分: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孤城就是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仞,为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万仞山换算过来比今日的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得多呢,显然这里万仞山是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山势高耸。

所以这两句诗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黄河的源头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不见踪影,戍边的要塞孤零零地耸立在万仞高山之上。

就在山川的雄阔苍凉,戍守者处境的孤危的情景之下,忽而一转,引入羌笛悠悠之声: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在分析诗歌时我们要关注诗句中包含的意象,也就是某一被诗人寄托了情感的事物。羌笛是古羌族的乐器。杨柳在这里指的是《折杨柳》曲,这首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代表了唐代极为流行的一种赠别之风。因“柳”与“留”谐音,所以“折柳”是古诗词中人们寄托相思之苦的经典意象, “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中又有言外之意,其中“春风”暗喻皇帝的关照,在这句诗里的意思便指皇帝不关心玉门关外将士处境艰险孤寂,得不到皇帝的恩惠。

整首诗表现边塞将士生活凄苦还得不到皇帝的关怀,处境艰险,但王之涣却将边塞壮观雄浑的景象描写得层次分明,更显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远在塞外的孤寂以及思乡的凄苦,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

今天的子曰诗词小讲堂,小木姐姐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课程,请一定要分享给身边的人让他们一起来听呀!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大家关注“子曰语文在线小班课”微信公众号,海量免费课程、资料等你拿!小朋友们,我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