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治骨折最好的大夫(大降82人工关节价格)(1)

大连治骨折最好的大夫(大降82人工关节价格)(2)

人工关节有巨大的降价空间。

全国范围内高值耗材集采的第二枪在骨科打响。

昨天,在天津开标的骨科集采中,髋关节的平均价格从3.5万降至7000元,膝关节从3.2万降至5000元,平均降幅82%。

本次集采预计明年3月份左右落地实施,首年意向采购量共54万套,采购周期为2年。降价后,预计可节约160亿元费用,进一步挤压高值医用耗材价格“水分”,惠及更多百姓。

那些忍痛等着降价的病人

对于等待手术的患者而言,这将为他们节省一笔不小的费用。

一位江苏三甲医院的骨科医生已经发现,近期很多患者都在等降价,手术量减少了。“以前一周至少七八台,现在几周才两三台。”

李雪(化名)就是等着降价的那一个。今年26岁的她患上股骨头坏死已经五年,不能下蹲、不能分腿、双腿沉重、如厕困难,多走几步路腿就疼的厉害,生活不能自理。但是因为高额的手术费,以及心理上的障碍,她一直没有做关节置换手术。

李雪下定决心,等国采落地,就去做这个迟到了5年的手术。她期待着这场手术能改变她的生活。

在李雪所在的近500人的关节置换患者群里,这段时间,人工关节国采是群里热议的话题。

对这些股骨头坏死的病人群体而言,集采从来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政策,它带来的大降价,实实在在的体现在收费账单的数字上。

集采前,江苏徐州的一位患者,2020年6月在北京一家三甲医院做了双侧髋关节置换手术,用的是材质最好的全陶进口关节假体,单侧材料费约6万元,双侧共12万元,手术费4752元。报销前,从住院到出院一共花了157217元。

这是集采前的普遍行情:髋关节的平均价格在3到4万,最贵的进口产品价格维持在6~8万,双侧关节的材料费更是高达12~16万。

在江苏的邻省安徽,一年前率先试点骨科关节集采。2020年12月1日,集采价格落地安徽医院。在安徽关节置换手术量最大的安徽省立医院,主要有两家外企的进口髋关节假体中标。其中,德国林克骨科生产的进口髋关节假体,从43000余元降到9000多元。

今年3月,一位本地患者在安徽省立医院做了单侧髋关节置换手术,用上了这款林克的全陶进口关节假体,材料费9366元,手术费5833元,总费用23257元。

另一位在2020年1月手术的患者,则没赶上集采的红利。同样一台单侧髋关节置换手术,他花了43933元的材料费,5423的手术费,总费用高达59628元。

本次国家集采髋关节的平均价格从3.5万降至7000元,膝关节从3.2万降至5000元,平均82%的降幅,和此前安徽等地集采的降幅相当。这也意味着,一台单侧髋关节置换手术在医保报销前,平均能省下了近3万元,双侧更能省下近6万余元。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价格招采室主任蒋昌松说:“目前的人工关节,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的,都是定额报销。比如说1万元以内报80%,假如一套关节5万元,他只报1万元的80%,剩下的42000元都是需要患者自费的。今天的集采之后,几万元的关节就会进入到千元时代,患者的自费负担大幅降低。”

“支架自由”到“关节自由”

此次是国家层面第二次组织的高值医用耗材集采,首次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针对的是心脏支架。2020年11月9日,第一批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公布,10个产品中选,支架价格从均价1.3万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降幅超90%。

截至今年8月,全国医疗机构共使用中选支架110万个,相较集采前去年同期数量增长了54%。据北京市测算,接受支架植入的患者平均个人负担下降1万元。同时,很多原本用不起支架、用不起铬合金支架的群众也用上了“质优价宜”的铬合金支架。

这也是为什么在冠状动脉支架之后,骨科成为了第二个医保局“开刀”的领域。

知名医药领域观察人士、风云药谈撰稿人张廷杰告诉记者:原因在于骨科人工关节和心脏支架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全国用量大、价格高、高毛利,同时已经在该领域有充分竞争,并产生出国内较大型综合性公司,国产产品有一定的占有率。

《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19版)》显示,2018年我国高值医用耗材细分领域中,血管介入领域和骨科植入领域市场规模最大,占比分别为37.2%和25%。

事实上,通过查询数据也确实印证了上述观点。根据中国医师协会的数据,在2018 年,在骨科领域,中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达到了439324台,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249259台,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11200台。

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医务科主任刘言宏表示,髋、膝关节作为人体的负重关节,是退行性老化最多的关节,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人髋、膝关节置换需求将不断增多。

老年人膝关节疾病严重时,会“走一步、疼一步”,而髋关节骨折更是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这是一种在老年人群体中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死亡率非常高。导致他们死亡的,不是骨折本身,而是各种并发症。“骨折后只能卧床,长期卧床又容易导致肺栓塞、压疮等并发症,有时候骨头没长好,人先没了。”

面对这种髋部骨折的老年人,业内的基本共识是:尽快手术,让他们站起来或坐起来做康复,由此大大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此时,髋、膝关节置换成为优选治疗方案。

在美国,每年有110万例接受髋关节手术和130万例接受膝关节手术的患者,而在中国,两种关节手术加起来,每年大概有70-80万例,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在中国人口四倍于美国的情况下,关节手术量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

价格机制被不断“正骨”

“行业正面临着一轮一轮的洗牌。”一位从业十年的骨科耗材领域资深人士向阳(化名)表示。他关注到,不久前刚开标的河南等十二省联盟采购,接骨板、髓内钉等骨科创伤类耗材平均降价88.65%。“竞争惨烈,有些报价就像论斤卖一样。”

人工关节为何有如此巨大的降价空间?

向阳介绍,骨科医用耗材一直是高毛利行业,单就其中的人工关节来看,最终卖给医院的价格中,生产厂家一般出厂价只占20%—40%,剩余80%到60%归属流通环节,由经销商操作。

“经销商会直接对接医院,这60%到80%他不可能都拿到,除了各种税费、人力开支,还有大家都懂的‘客情’要投入。”向阳说。

首批集采支架落地后,还遇到一个的难题,就是配送。当集采跨入到人工关节时代,供应链的问题将更加复杂。

某三甲医院骨科关节组主治医生介绍,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属于四级手术,比较复杂性,一般由副高及以上级别医生主刀,此外还需要一两位医生协助,一般要三级医院才能开展。

这位医生介绍,科室内常用的几个人工关节品牌,厂家都会派人“跟台”,“跟台的人要带关节置换手术相配套的器械,而且他对产品使用的流程、步骤更熟悉,手术中可以调试、指导。”

在本次集采规则中,特别明确了企业报价需包含“伴随服务”价格,且要与关节产品相区别,单独列出。具体而言,“伴随服务”包括协助组装工具、进行必要的工具使用指导、对医疗机构进行工具操作培训等。医疗机构可选择是否需要企业提供伴随服务,并按相应的价格支付。

因此,不久后,等关节中标产品落地,新一轮的磨合考验也即将开始。

2019年发布的《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中,重点任务第一项即是“完善价格形成机制,降低高值医用耗材虚高价格”。

在一轮又一轮的集采中,价格机制被不断“正骨”。到了此轮人工关节集采,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的采购文件厚达380页,超过19万字,堪称高值医用耗材界的“国考考纲”。

此轮集采,共有49家企业“赶考”,中标结果“放榜”后,“落地”之时指日可待,改革在博弈中走向纵深。

综合新华社、八点健闻、健康界、澎湃新闻报道

来源: 武汉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