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文章《回忆一下还没卸货的那个怀胎十月》聊过怀孕阶段的事儿,那么今天来说一说生娃,我是剖腹产,小城市产科床位非常紧张,当时还没有很好的生娃环境,一床难求,顺产待产的妈妈都睡在走廊上的临时病床上,产科的医生护士特别忙碌,生完娃的妈妈才会和孩子一起转到病房里。

生娃后有何感想(朴实记录生娃过程)(1)

【开开心心去住院】

生娃前,我很少生病,更别提住院了,对我来说进入住院部的一切都很新鲜。被推进手术室之前怀着兴奋、期待的心情做完了前置检查,换上宽大的手术服裹在棉被里,被护工一路推进手术准备间,感觉自己是一只待宰的羔羊。

【紧紧张张打麻药】

打麻药是真的疼,麻醉师让我侧过身将身体弓起来,我真的尽力了,但是他说我弓的程度不够,麻药针推不进去!我顶着个大肚子叫我如何弓成一个球呢……打完没过多久医生时不时点点你身体的各个部位,问你有没有知觉,得知我已经完全没感觉了之后给我盖上了被子,表示我已经被麻醉OK,于是跟我聊天,问我工作是不是经常伏案不运动,这腰僵硬得很,劝我趁着年轻多多锻炼……半麻的感觉很奇特,虽然意识清醒但是下半身根本没有感觉,当时真觉得自己是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生娃后有何感想(朴实记录生娃过程)(2)

【迷迷糊糊生了娃】

主刀医生一边跟大家闲聊,一边划开我的肚子,当然我是看不到的,就感觉他的动作是一层一层拨开我的肚皮,不多久,医生开始安排人负责按我的腹部上面,一个压一个拉,跟我说准备好了哈,连续按压了两三次,娃就被抱出来了,哇哇哭,护士把孩子抱到我面前说是个男孩儿,我这四五百度的近视看起来模糊不清,安耐不住心中的狂喜:卸货了卸货了!!!但是眼前这脏兮兮皱巴巴的娃是我生的么……

【哭哭唧唧想出院】

回到病房后,还没有出奶,医生告诫我们不要过早喝荤汤,出院前饮食清淡的就行。出生的第一晚娃很安静,让我们晚上好好地睡了一觉,第二天要换房,从三人间换到双人间,隔壁床位可以包下来让家属陪,其实就是个独立病房了。剖腹产术后十二个小时不到我就自己下地走到新的单人间里,人家还以为我是顺产的产妇。这天晚上娃开始生理性哭闹,可能因为没有在妈妈肚子里安逸,睡一会儿哭一会儿,大人们都被搞得精疲力尽,我这个新晋妈妈根本没法儿完全入睡,几乎前一秒眼睛突然一睁后一秒娃刚好开始吭吭唧唧,仿佛有心灵感应一般,我很后悔没有让月嫂阿姨直接来医院解救我们全家……

生娃后有何感想(朴实记录生娃过程)(3)

接下来三天在医院里,主要是给娃做基本检查,然后给我挂缩宫水、消炎水、检查刀口和恶露情况,有人说医生护士过来按肚子排恶露很疼,我想说生理上的疼痛我都能忍受,但是无法忍受自己的不知所措。我在医院一直没有怎么出奶,每到夜晚病房里此起彼伏的哭闹声,护士会过来说实在不行冲一些奶粉安抚一下,但是我全心全意想要母乳喂养,所以一直坚持亲喂。待产包中备了一小罐奶粉,万般无奈之下同意家属打开冲了一些,如何冲泡奶粉还是跟护士现学的。一开始真的不知道我到底喂饱他了没,这时候一定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要听周围人乱七八糟的你一言我一语,作为家属请特别注意不要有以下言论:

“哎呀,孩子是不是没吃饱啊”

“怎么又哭了呀,刚才妈妈根本没喂多少吧?”

“别强喂了,不然喂点奶粉吧!”

“他为什么老是哭个不停?”

“喝点鲫鱼汤吧,下奶,这医生瞎说,喝粥怎么可能有奶呢”

“隔壁床的娃也没这么闹啊,人家吃奶吃得多香”

所有这些话的意思在当时看来都在指向一件事:都怪你没奶!

刚生完娃的每个妈妈,听到类似这样的话,都会非常非常火冒三丈,非常非常委屈,非常非常难受。

这一切都需要磨合,需要时间。所以切忌讨论妈妈有奶没奶,就算没奶也不要出各种土方法,出馊主意,可以学习科学追奶,最亲近的人应该给与妈妈更多的是坚定支持,而不是怀疑、猜忌和不信任以及不管不问。

生娃后有何感想(朴实记录生娃过程)(4)

【奶来了!但是堵成了石头!】

回家后终于等来了救星,月嫂阿姨经验丰富,是朋友圈中口碑特别好的阿姨。回家的当天晚上,奶来了!真是猝不及防,突然胸口就变成了两块硬石头,涨得疼,第一次听说还有堵奶这回事儿,比没奶还要折腾人!月嫂阿姨说娃是最厉害的疏通利器,利用娃吮吸的劲儿能解决大块的淤堵,等娃吃饱了,她帮我手动疏通小奶结,还让我赶紧买一个集奶器,黄金初乳不能丢!大半夜两三点,阿姨一边帮我疏通一边让我抓紧时间睡觉休息,这样一直持续了好几天之后喂奶终于顺畅了,后续她还教会了我利用集奶器巧妙储奶,告诉我如何计算宝宝是不是吃饱了,吃了几次奶阵,帮我制定储奶计划建立奶量信心,教我喂奶不累的正确姿势等,特别感谢她!

【关于母乳喂养】

月子期间我买了28天的月子餐, 说实话并不好吃,但是胜在营养全面,配上时令蔬菜和新鲜肉类,觉得好吃的就多吃点,不喜欢的少吃点也无妨,阿姨把我在医院没用完的奶粉掺和到面粉里做了馒头当早饭和夜宵,也算没有浪费那百来块钱,后来就永远告别了奶粉,一直母乳喂到一岁零一个月。母乳喂养最重要的是信心和耐心,在家喂奶时,推荐神器:集奶器,便宜又好用,自行淘宝搜索即可。

生娃后有何感想(朴实记录生娃过程)(5)

在家休产假的四个月中,通过不懈努力,从三四十毫升慢慢发展成一百多毫升一袋,为了后期恢复工作做准备,我在上班之前就已经存好了两抽屉的冰冻奶,供需平衡之后,我也成为了背奶妈妈,在办公室用电动仪器泵奶,每回都200ml往上跑,建议用小袋分装,这样解冻起来方便,也好搭配奶量。

生娃后有何感想(朴实记录生娃过程)(6)

【关于产后情绪变化】

常看到母婴群里的妈妈有这样那样的委屈,想要坚持母乳喂养,就要忍得住吃奶的劲,每一天都在左右两边交替喂养中周而复始,有时候娃奶睡了想让宝宝挪回到小床又怕弄醒了哄不住。其实不管选择哪种喂奶姿势,时间长了腰都是受不了的,常常在喂养中忘记支撑好自己的腰,一个姿势顶半天等结束了才发现整个人已经僵硬了,几轮下来浑身酸疼不已。月子里出汗特别过瘾,一身衣服可以秒湿,刚开始喂奶的时候钻心疼,磨破了再来,好不容易磨合好了娃又开始长牙了,那酸爽……总有人叫你要像猪一样吃,牛一样的产奶,每天只关心你奶量够不够,连自己也认为自己是个行走的奶瓶,看到娃的眼神听到娃的声音就莫名开始胸疼颤抖。

如果你也刚好正在经历以上这些,希望妈妈们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最重要,宝宝照顾最最重要,希望你能有一个靠谱的队友,不然就去找医生的帮助,排遣负面情绪,能够挺住的都是英雄妈妈!

生娃后有何感想(朴实记录生娃过程)(7)

【自我学习】

坐月子期间通过一些公众号自学带娃,是她们的知识一点一点给我建立了育儿信心,切忌养新生儿不要照搬某些种草平台内容,同一个问题/物品多看一些角度/解释,明辨假科普真带货。

(以下推荐纯分享无广告,都是大V人家也不需要我这个小芝麻来打广告)

权威医疗类科普号:

公众号:drpei,最喜欢裴医生的文章,简单明了,问题讲得清清楚楚,特别适合传统育儿经验辟谣。

公众号:怡禾健康、怡禾科普、卓正医疗、可友问医无忧、张思莱医师

实用APP:

用药助手app、默沙东诊疗助手(大众版)

育儿生活类:

夏天的陈小舒、妈咪OK、萌芽研究所BUD、宝宝营养辅食、盒妈来了、丹妈读童书、毛爸聊玩具

当然,不仅要自己学,还要将好文章时刻分享到家庭群,让大家信息共享,全家人共同进步,这样就不会因为观念的问题,惹得全家意见不合。怀孕那会儿怎么没有一个人告诉我原来生娃并不是最难的,生下来之后才是九九八十一难的开始,第一难是喂奶、第二难是屎尿屁、第三难是黄疸、第四难是离乳、第五难是……希望每个妈妈在孕期就开始学习如何科学育儿,远离土方子,拒绝迷信,在育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