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演义以及民间传说中的历史人物的形象往往与正史会夸大很多,读完《三国志》中的关羽传后,答主觉得罗贯中对关二爷的描写,无论其武力还是性格都放大的刚刚好~当然,与真实的关羽也有一些不同的。还是老样子,结合《三国志》中的表述,一起了解一下正史中记载的关羽生平故事,以便我们以后和小伙伴更好的吹流弊~

三国志中关羽的特点(三国志正史之威震华夏的关羽)(1)

1:刘关张的情谊

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虽无桃园三结义,但是刘关张三人绝对是真正的手足情谊,三人睡觉必睡在一张床上,即使大庭广众之下,关张二人也会整天侍立在刘备身后。面对困难更是同心协力,不避艰险,三人确实是刘备创业团队的原始骨干力量,因此后面五虎将关羽居首也很正常,毕竟资历在这呢。

2.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起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万众之中取上将首级,三国演义中将原因归功于赤兔马快,颜良没有防备,某种意义上将关羽的武力值淡去了很多!,试想两军正面交战之时,颜良怎么可能没有防备!即使没有防备,一个将军身边的卫队士兵也不是吃干饭的呀,关羽还能淡定下马,然后从容的斩其首还嘛~何况后面还跟着一句“绍诸将莫能当者”!袁绍和曹操估计都看傻了,其他将领可能就跟诸侯作壁上观项羽巨鹿破釜沉舟打败章邯一样,莫敢仰视~二十四史中有此记载的武将也没几个,何况对面是袁绍手底下战功赫赫的大将颜良,可见关羽武艺之高,无怪后来被尊为“武圣”!

3.忠义无双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曹操对关羽确实没得说,正史中虽然没有过五关斩六将,但是二人这种英雄相惜的感情,还是很打动读史者的。曹操到底也是有宽广胸襟的雄主,明知这一放走再见就是敌人,但还是放了!关羽其忠义更令人感动,曹操这样的待遇,比跟着刘皇叔东奔西跑好太多了,但他还是选择回去追随这个穷的叮当响的刘老板,放弃了高官厚禄,优厚待遇,且终生没有一丝嫌弃!电视剧《新三国》曹操评价关羽有段话说得非常好:”财富不能动其心,爵禄不能动其志,生死不能阻其行,对于这样的人,别说我曹操了,天奈其何?“忠肝义胆,勇武传魂可以说是关羽的真实写照,后人感动于此,所以民间又称此举叫做“千里走单骑”!

4.一点虚荣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听到马超来降,就写了一封书给诸葛亮问其才能如何,诸葛亮说马超确实文武双全,能跟翼德比,但比不过你美髯公呀~关羽一看就开心了,被天下人都认可的诸葛丞相这样夸,赶紧传书给各路宾客看看,有点小小的虚荣,但是从这段话来讲,答主认为并没有传说中的看不起马超的感觉,毕竟谁不爱听两句赞美呢~

三国志中关羽的特点(三国志正史之威震华夏的关羽)(2)

5.刮骨疗毒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刮骨疗毒不是华佗动的手术,也不是当下中剑后立马就刮的,每逢阴天,疼痛难忍,因此刮骨去毒。当时也没有和马良下棋,而是和诸将饮酒吃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病要早治,除非你是关羽不怕疼~

6.水淹七军

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

水淹七军,借用天时地利的经典打法。关羽一战威震华夏,斩庞德,俘于禁,吓得曹老板想徙许都以避其锋芒~同时这个故事也教育我们天文地理真的很重要~

7.刚愎自用

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将军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己。自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成怀惧不安。于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

大胜之后,往往容易飘~“虎女焉能嫁犬子”这句话通过新三国现在广为流传,无论是不是关羽亲口说的,但是关羽辱骂东吴使者,不许婚。就此破了诸葛亮“隆中对”时候的东结孙权的外交政策,某种意义上也成了东吴后面背后捅刀子的导火索~而且在糜芳不救时候,不赶紧让他来救,反而威胁他后面要找他算账!直接导致糜芳投靠东吴,实在是不理智。从这里可以看出其刚愎自用的性格,以及缺乏战略眼光,不能忍一时之忿。因此出征在外,后方被卖,这种局势也就谁也无法挽救了。

8.兵心瓦解

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曹操又再派徐晃来助曹仁,弹尽粮绝之时,吕蒙还把荆州兵将士的妻子们俘虏了,类似于韩信四面楚歌的套路,应该是不断的让兵士家属来说“你们赶紧投降,我们还是安全的”这种话,瓦解了军心~后来败走麦城,英雄迟暮,与关平一起被杀于临沮。

三国志中关羽的特点(三国志正史之威震华夏的关羽)(3)

9.评价

曹操说他: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

程昱评价: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之敌也, 权必资之以御我。

吕蒙评价可以说很全面:①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凌人。②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③且羽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今羽所以未便东向者,以至尊圣明,蒙等尚存也。

蔡东藩:赤胆忠心誓报刘,越江讨贼死方休;东吴不念东风惠,万古江潮咽恨流。

毛主席评价他:关云长大体上是不懂统一战线的,这个人并不高明,对待同盟军搞关门主义,不讲政策。

10.总结

读历史,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正如上面的不同人物的评价~忠肝义胆的是他,刮骨疗毒,威震华夏的是他,但刚愎自用的也是他~真实的关羽,是忠勇无双的五虎将之首,但也是一个有时会骄傲自大的人。在战术层面上,他是威震华夏,镇守一方的大将,但是战略层面上,他确实犯了以后世来看不可弥补的错误,导致蜀汉丢掉了荆襄九郡,从此再难去进军中原,是蜀汉罪人,但其功过后人评价不一,毕竟当事人谁也不能站在上帝视角。同时也不影响后世封建统治者,及各朝皇帝都以关羽为忠义的化身成为教育忠君爱国信念的典型,民间更是尊为“关公”世代传颂,暂时就聊到这里,答主还是看的较少,希望大家能对正史中的关羽资料留言再多补充一些,不胜感激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