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宣团队(小明同学)无授权禁止转载

清朝初年,有一位非常重要的政治人物,并不是哪位皇帝或官员,而是一位女性,就是孝庄太后。因为顺治和康熙两代皇帝都是年幼登基,并且当时清朝是刚刚立足于中原,还是朝政未稳定的非常时期。扶助幼帝,安定朝野上下,不能不归功于孝庄太后。​

孝庄太后和多尔衮史实(清朝孝庄太后为何要下嫁多尔衮)(1)

孝庄太后姓博尔济吉特氏,出生于蒙古科尔沁草原,她的父亲是一个大部落的首领。这时努尔哈赤领导的后金(清朝前身)与明王朝争夺对蒙古草原各部落的控制权,鼓励后金贵族与蒙古贵族联姻,并且亲自为儿子皇太极挑选了寨桑的妹妹为妻。

这位博尔济吉特氏命运不佳,因多年不孕受到皇太极的冷落。有一次,皇太极在路过寨桑部落时,无意中发现了寨桑十三岁的女儿相貌极佳,当时游牧民族没有严格的通婚限制,他不顾自己身为女儿姑父的事实,马上派人送去聘礼。

孝庄太后和多尔衮史实(清朝孝庄太后为何要下嫁多尔衮)(2)

在明朝天启五年,小博尔济吉特氏正式以妾的身份嫁给了皇太极。不久,皇太极夫人病逝,她就被扶为正室。明朝崇祯九年,皇太极称帝,年号由天聪改为崇德,博尔济吉特氏被封为庄妃。

但在崇德八年,皇太极突然去世,而且留下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就是皇位继承人到底是谁。满族与汉族习俗不同,皇位继承人,兄弟和皇子均可继承,因此一时间皇位争夺非常激烈。皇太极有兄弟16人,又有11个儿子。在皇子中,长子豪格最有可能坐上皇位,因为本身是长子,又颇受皇太极宠信,还经常与大臣一同参与处理国家政务,在朝中呼声很高。而在兄弟当中,最有实力的当属睿亲王多尔衮,他甚至比长子豪格的势力更大。多尔衮手中握有正白、镶白两个旗,同时还争取到了正黄和镶黄两旗的支持。

孝庄太后和多尔衮史实(清朝孝庄太后为何要下嫁多尔衮)(3)

但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最有实力的多尔衮并没有继承皇位,转而扶立皇太极年仅六岁的幼子福临为帝,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多尔衮也当上了摄政王。多尔衮之所以立福临为帝,恐怕与福临的母亲庄妃有很大关系。多尔衮和庄妃从小在宫中一起长大,两人年纪仅相差一岁,而且从小相处融洽。顺治帝即位后,庄妃就晋升为孝庄太后。顺治六年,多尔衮又给自己加了“皇父”这个头衔,自称“皇父摄政王”,死后,顺治帝尊其为成宗义皇帝。这种种令人费解的行为,不禁让人觉得如果给这些事做个合理解释,那就是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

孝庄太后和多尔衮史实(清朝孝庄太后为何要下嫁多尔衮)(4)

明末遗臣张煌言闻知此事,专门写出了《建州宫词》,其中三首就是专门记载这件事的,讥笑满清朝廷关系混乱。但在当时,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确实是稳定满清朝政的最好办法,何况兄死弟娶是游牧民族的风俗,也不足为奇。据传,随着清朝统治者汉化程度日渐加深,此事因为违背中原礼俗而被耻笑,后来乾隆皇帝下令销毁了有关此事的所有官方材料,从此人们对此事都绝口不提,没人敢说了。清末宣统年间,内阁储藏室档案的大库围墙倒塌,大臣刘启瑞奉命整理档案室,无意间发现了一个被遗忘的档案,可能是忘记销毁了,上面记载道“既得顺治时太后下嫁皇父摄政王,遂以闻于朝”。

后来孝庄太后又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逐渐成为了清朝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顺治、康熙两朝,她都居于幕后,为皇帝出谋划策。在孝庄太后去世之后,令人不解的是,她并未与皇太极葬在一起,而是安葬在了清东陵。野史里说,因为孝庄皇后下嫁给多尔衮,已不是皇太极的皇后了,所以她没有资格入葬昭陵,也无颜与皇太极合葬。

孝庄太后和多尔衮史实(清朝孝庄太后为何要下嫁多尔衮)(5)

孝庄太后,这位经历三朝的女子绝非平凡的池中之物,史料中的蛛丝马迹并不足以评定其传奇一生,她的婚姻状况到底如何,千百年来,终究仍是一个不解之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