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从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发布以来,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一直倡导在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提高其有效性时采用过程方法可见,过程方法是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所提出的一个基本管理方法或管理工具过程方法的管理对象是过程,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质量管理体系深度分析?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质量管理体系深度分析(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识别和分析)

质量管理体系深度分析

众所周知,从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发布以来,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一直倡导在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提高其有效性时采用过程方法。可见,过程方法是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所提出的一个基本管理方法或管理工具。过程方法的管理对象是过程。

一、什么是过程

按照GB/T19000-2016标准上的定义,过程是利用输入实现预期结果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一个过程的输入通常是其他过程的输出,而一个过程的输出又通常是其他过程的输入。

从定义的字面上很难理解过程是什么,我们换个角度来看,组织在生产经营中过程是客观存在的,如出版社所涉及到的过程有采编过程、编辑过程、印刷过程、发行过程、评报过程、人员管理过程、资源管理过程、体系管理过程等;再如制造业企业所涉及到的过程有战略策划过程、体系改进过程、市场开发过程、合同管理过程、产品设计开发过程、设计更改过程、制造过程、采购过程、外包过程、物流管理过程、安装服务过程、生产设备管理过程、工装管理过程、计量设备管理过程、人员管理过程等,同时还不限于上述这些过程。可见,所谓过程就是组织的业务工作。

二、过程识别

通常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分为三种,一是运行过程(顾客导向过程),二是管理过程,三是支持过程。运行过程是指其输入和输出均与外部顾客有关的过程。运行过程可实现组织增值,它需要管理过程和支持过程的支持。过程与过程之间的衔接、监控、支持等过程称之为管理过程。支持过程是支持运行过程功能的过程。

过程识别时,应以运行过程(顾客导向过程)为主线,如制造业组织应考虑从市场开发(顾客要求)到售后服务并获得顾客满意全过程中组织的业务工作,常见的有:市场开发、合同管理、产品实现策划、产品设计开发、制造过程设计开发、更改控制、采购管理、产品生产、产品交付、售后服务、顾客满意等过程。再识别支持过程,常见的有:文件管理、记录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管理、工作环境管理、计量设备管理、知识管理等,最后识别管理过程,常见的有:沟通管理、目标和绩效管理、改进管理、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

三、单一过程要素

GB/T19001-2016标准0.3.1条款给出如下图的单一过程要素:

可见,单一过程的要素有输入源、输入、活动、输出、输出接收方以及控制和检查点,如采购过程,其输入源可能是生产部门、输入是采购需求、活动是采购、输出是到厂的物料、输出接收方可能是生产部门。

GB/T19001-2016标准4.4.1条款则提出了比上图要素更多的要求,经整理后共有9个要素,借用龟形图的表述思路则形成如下图:

还是以采购过程为例,除前述5个要素外,还包括采购过程职责划分、采购过程所使用资源需求、采购流程(或程序)、采购过程的绩效(或测量项目)以及采购过程的风险和机遇以及应对措施的应用方面等要素。这里着重说明,过程绩效(或测量项目)是指该过程实现其目标的效果和效率,其是通过绩效指标来体现的。采购过程的绩效可能是入厂检验合格率与产品及时到货率等,这些绩效指标是根据组织的管理基础和所确定的过程目标来决定的。

四、过程分析的输出

其实,不论采用何种过程分析方法,过程分析的结果应是程序文件或作业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