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2月23日,一男子从甘肃天水登上K228次列车后突发疾病,家属请求开车门和就近靠站停车未果。死者女儿说,父亲倒下时车门已关但车还没开,家属请求就近靠站停车,但列车长说没信号无法联系,列车到达宝鸡站后父亲已无生命体征,附近医院给出结论为心源性猝死。其提供的与列车长的通话录音显示,列车长认为乘务员已尽全力,当时自己联系了西安铁路局,被告知没有条件停车。

死者的表妹告诉南都记者,27日兰州铁路局联系上家属,家里人也正商量如何跟对方沟通。兰州铁路局新闻科贾科长表示,事件正在调查中。事件引发网民争议,有人认为火车停车需要调度,自有其规定;有人认为列车的医疗事件应急手段值得反思。据了解,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实施急救存在困境。

44岁司机心源病猝死(男子火车上突发心源性猝死)(1)

当事人生前照片。

医院结论为心源性猝死

死者的表妹告诉南都记者,死者一家一直疲于处理家中事宜,27日兰州铁路局联系上家属,家里人也正商量如何跟对方沟通。死者女儿姚欣(化名)曾向媒体表示,23日凌晨,“我们一家人上车(K228列车)后,列车车厢并没有开灯,所有人都是摸黑摆放行李,我父亲把行李放好后,坐下给我妈妈递了一个水杯,接着站起来就晕倒了。”

据姚欣反映,事发后,列车长张静(化名)赶到,了解情况后表示列车上没有随车的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只培训过简单的包扎跟基本的伤情处理,不掌握其他的急救措施。随后列车长返回10车厢取急救用品,“速效救心丸拿来的时候我父亲已经晕厥差不多一个小时了。”姚欣说道。

据了解,23日早晨宝鸡站相关工作人员与120医护人员在列车到达前就已在站台等候列车停靠,医护人员就地诊断结果显示当事人已无生命特征,附近医院给出结论为心源性猝死。事后,在死者女儿与列车长张静的电话录音中,张静说,当时火车没有停车条件,“申请了兰州局客调,西安局客调,兰州局当时说社堂站已经过了,我们紧接着给西安局打电话,西安局就是我前面给你说的,没有停车条件,我们在车上是全力以赴给你救治了。”

姚欣称,父亲没有心脏方面的疾病,上车前没有发现任何症状,这也是他第一次出现这样子的事情。

27日晚上,列车乘务单位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公司的兰州客运段有关负责人向中新网表示,据调查,2月23日2时07分,K228次旅客列车停靠在天水站,一名姚姓男性旅客在家人陪同下上车。列车启动后,乘务员获悉4号车厢一名旅客晕倒,立即向列车长报告。列车长迅速赶到该车厢,并在十分钟内找来速效救心丸,按家属要求给患病旅客服下,同时通过列车广播找到中山大学医学专业程姓学生等两人,对患者进行了抢救。救治过程中,患病旅客家属要求联系前方站停车治疗。列车长立即联系了铁路调度部门,考虑到此时列车正运行于秦岭山区,沿线车站不具备停站施救条件,铁路调度部门安排列车运行至宝鸡站停车组织施救。列车长随即通知宝鸡站提前做好抢救准备,同时继续组织车上各方力量进行全力抢救。4时43分,K228次列车到达宝鸡站,列车工作人员立即将患者移交120急救车的医护人员,医护人员确认患者已无生命体征。

公共场所心源性猝死高发

据媒体报道,2015年的一天,在三门峡开往郑州的G672次列车上,上演了一幕惊心动魄的生死大营救——一名男性乘客突发心肌梗死,顷刻间就可致命。幸运的是,我国著名心血管内科专家胡大一同样在列车上,并紧急地施以抢救,该名男性乘客幸免于难。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像该名男子那样幸运。2016年,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在北京地铁突发意识丧失去世,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突发心肌梗塞去世,他们病发时都没有得到及时的急救。据了解,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显示,每年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相当于每分钟约有1人发生心脏性猝死。

44岁司机心源病猝死(男子火车上突发心源性猝死)(2)

有统计显示,70%的猝死等急症发生于家中、公共场所等医院以外的地点,65%死于发病后15分钟内。如果第一目击者会急救技能且在4分钟内及时实施心肺复苏术,救活率可达到50%,而超过这一时间,每延迟1分钟,抢救成功率会下降7%至10%。由于交通状况等原因,急救车在4分钟内很难到达现场。心脏骤停是心源性猝死的直接原因,因此,心脏骤停患者救治有“黄金四分钟”的说法。

人人学会心肺复苏,公共场所配置AED(体外自动除颤仪)

正因为大部分的突发状况并不允许四分钟内保证一定有医护人员到达患者身边,因此,要达到最大的生存率,只能仰赖一般大众对心肺复苏术的熟稔,社区内可得的自动体外除颤仪。在机场、客机、赌场及医院里,结合上述二者可得到较高的救活率。

44岁司机心源病猝死(男子火车上突发心源性猝死)(3)

配置在深圳宝安机场的AED。

44岁司机心源病猝死(男子火车上突发心源性猝死)(4)

心肺复苏术常常听闻,但是自动体外除颤仪对于大众来说,认知度却不高。自动体外除颤仪,又称AED,是一种普通公众也可以掌握操作的“傻瓜式”医疗设备,能帮助心脏骤停、心室颤动的病人恢复。南都记者发现,只要把电极片贴在病人胸口,AED会自动分析病人的心电图,如果需要除颤就会自动充电电击除颤,如果是其他病状,AED也不会充电,全程都有语音提示。

44岁司机心源病猝死(男子火车上突发心源性猝死)(5)

据了解,台湾的轨道交通包括捷运、高铁、台欣,在各车站均设有AED设备。在日本的新干线上,AED设备的身影更是随处可见。目前国内生产AED的公司只有一家,该公司的业内人士李光阳告诉南都记者,包括进口的AED,中国目前已配备的AED设备数量估计在一万多台左右,分布在医院和其他公共场所。根据资料显示,每10万人配有AED的数量,美国为317台,日本为235台,而中国连1台都不到。“中国还是在起步阶段。”李光阳说。

事情正在起变化。2017年,深圳市卫生计生委表示已组织专家起草制定《深圳市“十三五”AED配置使用实施方案》,并设立财政专款,分年度公开招标采购5000台AED,逐步配置在深圳市各区有代表性的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同时,按1∶10的比例为属地培训5万名初级救护员。

采写:南都记者 苏海伦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