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湖南的崛起,离不开一批仁人志士的前赴后继。正如岳麓书院的那副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一、人才鼎盛

近代湖南人才的兴盛,为国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钱钟书说“中国只有三个半人:两广算一个人,湖南算一个人,江浙算一个人,山东算半个人”由此可见湖南在近代的突出地位。

为何湖南近代出这么多名人(盘点8位伟人生平功绩)(1)

曾国藩说“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胡林翼说“霹雳手段方显菩萨心肠”。

左宗棠说“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杨度说“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谭嗣同说“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蔡锷说“誓与民国同生死,为四万万同胞争人格”。

黄兴说“名不必自我成,功不必自我立,其次亦功成而不居”。

宋教仁说“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

二、湘军三杰

近代湖南的崛起,更多的人首先想起的是湘军三杰,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

为何湖南近代出这么多名人(盘点8位伟人生平功绩)(2)

其实在他们之前,还有一个人不容忽视,他就是左宗棠的亲家、胡林翼的岳父、道光年间经世派领袖陶澍。

在陶澍的身边团结了一批经世致用的人才,如贺长龄、贺熙龄、魏源,湖南在近代逐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受陶澍经世思想的影响,湘军三杰脱颖而出,承担起了挽救苍生的重任,尤其是组建湘军平定太平天国之乱和主导洋务运动,为清政府续命50年,造就了晚清中兴局面。

为何湖南近代出这么多名人(盘点8位伟人生平功绩)(3)

三、维新变法

继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之后是谭嗣同为救中国而兴变法,为维新而流血。“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他的伟大不单单是敢于牺牲,而是在可以活命的情况下,主动赴死,愿意用自己的鲜血去唤醒沉睡的国民。他是鲁迅笔下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为何湖南近代出这么多名人(盘点8位伟人生平功绩)(4)

为进一步激发湖湘子弟的爱国人情,湖南才子杨度响应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呼唤,作《湖南少年歌》为其助威,通篇气势磅礴,慷慨激昂,对湖南的爱国青年产生了强烈的鼓舞作用。

五、民主共和

为了挽救中国,湖湘才俊一边进行自上而下的维新变法,一边探索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

黄兴与孙中山携手共进并称“孙黄”,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结束了清政府的统治,迎来了民主共和的新时代。为了复兴中华,他笃实无我,正如孙中山先生说的“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

为何湖南近代出这么多名人(盘点8位伟人生平功绩)(5)

革命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黄兴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王朝,奈何民主共和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为了保卫国体,宋教仁重组国民党,不幸被袁世凯亲信暗杀,若不是遇刺身亡,中国也许将早日迎来内阁制政体,可惜一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在遗憾中去世。“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政流血,公真第一人”宋教仁的一生是令人敬佩的一生。

为何湖南近代出这么多名人(盘点8位伟人生平功绩)(6)

蔡锷,那一年他考取了长沙时务学堂,那一年他还是一位“白帽青衫最年少”的少年,那一年他才15岁,为了实现“流血救民吾辈事,千秋肝胆自轮菌”的夙愿,他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为了救国,他谢绝了袁世凯的高官厚禄,为了护法他告别了红颜知己小凤仙,因为自古忠孝难两全“七尺之躯已许国,难再许卿”。他辗转日本回到云南,率先发起了护国运动,举起了讨袁大旗。“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为国为民他呕心沥血,去世时年仅43岁,可喜的是复辟帝制的袁世凯先他一步去世。

为何湖南近代出这么多名人(盘点8位伟人生平功绩)(7)

六、湖湘文化

近代湖南的崛起,离不开这些前赴后继的勇士,更离不开他们代表的湖湘文化。

什么是湖南文化,是务实致用,是敢为天下先,是忧国忧民,是功成身退,是敢于牺牲,是传承是创新,是复兴中华。

为何湖南近代出这么多名人(盘点8位伟人生平功绩)(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