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映的国产片,被忽视的一部难得的优秀影片。生动写实,贴近改革新潮的时期的生活。轻松、幽默的方式来表达那一代人的梦想。

钢的琴电影创作背景(钢的琴黑色喜剧折射一个父亲的梦想)(1)

《钢的琴》海报

20世纪90年代初,东北辽宁鞍山某钢铁厂,正在被国企改革的浪潮冲击,导致由王千源饰演的陈桂林等工人全都下岗。陈桂林同由秦海璐饰演的淑娴组建了一直乐队,专门做婚丧嫁娶、给新开门店吹拉弹唱,生活艰辛,勉强维持。陈桂林妻子小菊不满生活现状,早早转投卖假药的商人。这次回来接走女儿小元,小元在钢琴方面很有天赋,在培训班上经常弹到三更半夜,被老师投诉并劝退,小元要求,谁给她钢琴就跟谁走。陈桂林为了得到小元的抚养权,开始四处像前工友们借钱,其实他的这些下岗工友目前现状都差不多,王抗美做了学校的保安后被开除,木工二姐夫拉不下脸面成无业游民,焊工大刘从事杀猪,胖头整日麻将赌博,快手放弃偷盗开配锁行,季哥倒卖国家财产,只有淑娴肯借钱与他,但无济于事。然后他又说服他们一起到学校偷钢琴,结果被抓。一次偶然翻看到俄语版的钢琴制作书籍,有了个大胆的想法,自己做钢琴。亲自去说服留过俄的工程师汪工来帮忙设计图纸,又开始游说各个前工友一起做钢琴。各位工友各怀心事前来帮忙,中途中断几次,有因为烟囱爆破,有因为胖头女儿被欺负,有因为淑娴找老王,有女儿最终判给前妻,有因为陈父去世,有因为季哥被警察带走。但又都没放弃,最后完成了“钢”琴。

《钢的琴》剧照

影片所呈现的都是90年代一个个小人物的生活状态,非常写实,在国企改革浪潮中,不愿离去,舍不得他们青春,舍不得工厂,舍不得那比年龄还大的烟囱,他们极力去呼吁,将工厂改造公园,将烟囱设计成长颈鹿,火箭模型,这都只是下岗工人的一厢情愿,随着爆炸声,巨大的烟囱轰然倒下,人们的心跟着破灭。那一代人的信念是我们这代人所没有,他们对赖以生存的地方有着深厚的情感,久久不愿离去。

钢的琴电影创作背景(钢的琴黑色喜剧折射一个父亲的梦想)(2)

《钢的琴》剧照

以陈桂林为主线,作为一个父亲,为了获得女儿抚养权,请来老工友们帮忙,完成制造“钢”琴。过程中忽略与女儿的关心,一心只想造“钢”琴。而结果,法院将女儿判给了前妻,作为一个父亲,还是坚持造“钢”琴,作为最后的礼物赠与女儿。

钢的琴电影创作背景(钢的琴黑色喜剧折射一个父亲的梦想)(3)

《钢的琴》剧照

折射出一个父亲为了得到女儿,为了女儿的梦想,有了信念做一架“钢”琴,可是为了女儿,却又失去了女儿,对一个父亲打击是巨大的,父亲对女儿的爱,是比那需要行车才能抬得动的“钢”琴所能比的,但最终未能如愿以偿。也许导演正是用这样的方式来预示着陈桂林会失去女儿。用钢材去做钢琴,即使做好了,它能够跟木钢琴弹的声一样吗?它的重量已经不适合搬运了,或许这架“钢”琴还是属于废弃淘汰的钢铁厂,期间一直为制造“钢”琴,也缺少与女儿的交流,忽视了女儿的关系,最终还是失去了女儿。

钢的琴电影创作背景(钢的琴黑色喜剧折射一个父亲的梦想)(4)

《钢的琴》剧照

影片用黑色调来描述一个下岗工人的潦倒生活,黑色幽默、歌舞穿插,下岗工人对老工厂的怀旧的丰富,使影片极具同情色彩,对生活的无奈,却又不忘坚持信念。

钢的琴电影创作背景(钢的琴黑色喜剧折射一个父亲的梦想)(5)

《钢的琴》剧照

《钢的琴》内涵丰富,导演手法独特,每一个片段都有要表达的东西,值得观看几遍,经得起时间的沉淀。

钢的琴电影创作背景(钢的琴黑色喜剧折射一个父亲的梦想)(6)

《钢的琴》剧照

陈桂林做为一个父亲是否合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