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依托“万亩大坝”资源优势,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强力实施特色农特产品和新型农业,以“支部 合作社 农户”“支部 企业 农户”等多种模式,分别在九个行政村规划辣椒、草石蚕、蔬菜、茶叶基地,确保实现一村一品、一寨一业,户户有产业支撑的目标,发展辣椒12000亩、草石蚕10000亩、大蒜3000亩、蔬菜1000亩,引进黑木耳、豆腐干特色加工企业,同时发展林下养鸡、花卉种植、精品水果等产业,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发展产业助农增收的致富新路子,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牯牛降选祁门还是石台?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牯牛降选祁门还是石台(务川地牯牛变成)

牯牛降选祁门还是石台

近两年来,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依托“万亩大坝”资源优势,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强力实施特色农特产品和新型农业,以“支部 合作社 农户”“支部 企业 农户”等多种模式,分别在九个行政村规划辣椒、草石蚕、蔬菜、茶叶基地,确保实现一村一品、一寨一业,户户有产业支撑的目标,发展辣椒12000亩、草石蚕10000亩、大蒜3000亩、蔬菜1000亩,引进黑木耳、豆腐干特色加工企业,同时发展林下养鸡、花卉种植、精品水果等产业,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发展产业助农增收的致富新路子。

秀丽的黄都河穿境而过,黄都镇凭借符合绿色农产品基地的良好原生态环境,孕育着10000亩高经济蔬菜——草石蚕。草石蚕又名地牯牛、土人参等,因形状酷似蚕而得名。《本草纲目》记载其“既可为菜为药,又可充果”,风味独特,营养十分丰富,属食药两用蔬菜,具有很高的食用、药用和经济价值,其独特的外形、脆爽的口感、丰富的营养价值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3月9日,记者走进草石蚕基地,到处是一片热闹、忙碌的景象,村民们正在进行草石蚕育苗的工作。有村民一边忙手里的活一边说:“用大棚育苗,能早投产,增加产量,而且耐病。”还有一个村民热情洋溢地说:“我去年种植了2亩,收入9000元,今年打算种植5亩。”

务川东升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草石蚕产业开发和加工,营销经理胡万娟介绍,草石蚕亩产平均在3750斤左右,按一斤2块钱计算,农民一亩地就可以收入6000—7000元,因为这么好的收益,去年零星种植两三亩的农户们今年纷纷要求扩大种植面积,除了专业合作社和支部基地外,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今年就有7户。

产量上去了,销路怎么样呢?胡万娟告诉记者,草石蚕食品市场现尚处在发展初期,市场空间大,竞争小,前景广阔。现在公司生产的草石蚕酱腌菜、干果、保健茶等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北、上、广、深的餐饮、休闲娱乐场所都有草石蚕的身影。同时,通过网购和物流渠道,草石蚕也逐渐为全国人民所熟悉和接受,公司一年的销售额基本能达到2000万左右。(来源:遵义日报 记者:李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