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虞伐虢的典故(春秋故事十九假道伐虢)(1)

如果没有假道伐虢这个成语,估计没几个人知道虢国的存在,就算有这个成语,大家也是把他当一个不起眼的小国。而事实上虢国可不小。

史载,虢国历史在公元前九世纪至公元前七世纪,延续了三百年的时间。这一时期,虢国国君世代为周天子的卿士(就是治国大臣),他们曾替周天子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征伐权可不是一般国家能拥有的),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屏藩周室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虢国和晋国一直都关系不好,晋国当年内战时,虢公仗着有征伐权一直都是帮助大宗的讨伐小宗。后来小宗晋献公这一族还是赢了,所以晋献公深恨虢国,再加上晋国要扩张就得吞并旁边的小国,但是虢国总是救援虞国,两国还结成军事同盟,晋献公一直很想拔出这两个眼中钉。

后来机会终于来了,虢国和虞国都是昏君当家,晋献公就跃跃欲试了。

公元前658年,晋国大夫荀息向晋献公出主意,让他拿宝马和宝玉去贿赂虞国国君,向他借道去打虢国。晋献公抚摸这宝马万般不舍。

荀息说:“这些东西其实我们就当是寄放在虞国,等我们灭了虢国再回头把虞国也灭了,宝物不就拿回来了?”晋献公摇了摇头说:“只要虞国有宫之奇在,这个计谋就不会成功。”荀息说:“不用担心,虞公和宫之奇从小玩到大,宫之奇讲的话他从来都不听的。”晋献公雄才大略,岂能真的放不下几样东西呢,就让荀息带着宝物去见虞公。

假虞伐虢的典故(春秋故事十九假道伐虢)(2)

荀息献上礼物,对虞公说:“冀国残暴无道,无故入侵虞国,我们为您去讨伐他,现在虢国也无道,总是无故骚扰我国南部边境,敢请贵国借条路,让我们去向虢国问罪。

事情果然如荀息所料,虞公果然不听宫之奇的话,他觉得失去虢国但是却能结交晋国,更好。因此他不但答应借道给晋国,而且还请求为晋国当先锋去攻打虢国(遇到这么一个猪队友,虢国可真倒霉啊)!于是两国联军攻陷了虢国一个重要的城市——下阳。很让人意外的是,虢国并不担心,老家都被抄了,国君还在南方打戎人!

又过了三年,公元前655年,晋国再次跟虞国借道去打虢国。宫之奇说:“虢国是我们的屏障,如果虢国灭亡了,虞国必定跟着灭亡。晋国狼子野心,您已经借道给他们一次了,岂能再有第二次!谚语说‘没了嘴唇,牙齿就会寒冷(成语唇亡齿寒的来历)’,这说的就是虢国和虞国啊。”虞公说:“我和晋国国君都姓姬,我们是兄弟之国,晋国怎么会害我呢?”宫之奇说:“虢国国君也是姓姬啊,虢国也是您兄弟之国啊。况且晋国几年前不是把自己国内的公子都杀光了吗?他们有的和晋国国君是同一个爷爷,有的甚至是他的亲兄弟!您和晋国国君的关系,比他们还近吗?他连至亲的人、无罪的人都难下得了手,更何况您这种远房亲戚呢?”

虞公说:“我敬重神灵啊,每次的祭品都既丰盛又干净,神灵会保佑我的。”宫之奇说:“神灵在意的是德行,不是祭品。如果晋国灭了我们,再拿丰盛的食物当祭品进献给神灵,难道神灵会不要吗?”虞公不听,还是坚持借道给晋国。宫之奇只好带着他的族人离开虞国,逃亡去了,离开时说:“虞国等不到举行腊月的祭祀了就要灭亡了,就在这一次,晋国不用再次出兵了。”

十二月时,晋国攻下上阳,灭亡了虢国,虢公逃到周天子的都城去了。晋军在回国的时候借口行军太累,要在虞国休息几天,然后就趁机把虞国灭了。

这两个公爵之国就这样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只留下两个成语:假道伐虢和唇亡齿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