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1861爆料:

昨晚去后黄,看见停车位都拉上警戒线,

不能停车,到处打扫的干干净净,一了解才知:

3月21日,也就是今天,

中欧城市论坛嘉宾将到后黄参观考察。

那么中欧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是什么呢?

先科普一发~

新闻链接

3月20日上午,2017中欧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在莆田悦华酒店正式开幕会议主题为“合作、创新、实践”,旨在通过政策与经验交流,展示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结对成果经验,促进务实合作项目对接,推动中欧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此次论坛由欧盟驻华代表团提供特别支持主办单位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以下称城市中心)欧方联合主办单位为欧洲城市联盟、欧洲城市联合计划、中国欧盟商会承办单位为莆田市人民政府。论坛内容丰富,本届论坛包括主论坛和分论坛等特色边会活动。主论坛包括开幕式、中国国际城市发展联盟启动仪式、签约仪式等主题环节,按照中欧合作模式与机制、中欧优势互补与创新实践、城市投融资机制创新、绿色低碳城市发展实践、中欧特色小镇发展实践、城市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六个主题开展对话。(来源:莆田新闻)

@某女子:有拍电视的来后黄了,戏台搭建起来正在做戏,然后还有踩高翘表演之类的好多好多啊,要来的快点哦

第一轮中欧区域合作城市 中欧城市论坛嘉宾来考察(1)

第一轮中欧区域合作城市 中欧城市论坛嘉宾来考察(2)

莆田后黄真是又要出名了~

第一轮中欧区域合作城市 中欧城市论坛嘉宾来考察(3)

顺便12580君再为大家附上一篇美文~

来自@萍子..的后黄深度游~

(以下游记由惠友“萍子..”提供)

了解后黄,一个用文化打造的美丽乡村~

■ ■ ■■

第一轮中欧区域合作城市 中欧城市论坛嘉宾来考察(4)

春暖花开,给自己一个假,跟着暖暖的春风,去西天尾后黄古村落“寻花问柳”。春分时节,雨霁初晴,春水潮生,明媚春光,不可辜负。

后黄,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村庄,一个有着厚重历史故事的村庄。值得你一走!

第一轮中欧区域合作城市 中欧城市论坛嘉宾来考察(5)

后黄的古民落,朴素干净,在幽静古拙的村道见不着纸屑和乱叶,空气清新宜人,自有一种纯朴的乡村气息。厚重拙朴的民居,红砖白墙,一檐一瓦,一石一砖,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凝聚着先人工匠们的智慧和汗水。

后黄村古民居,是侨乡文化的活化石。素有“荔城华侨第一村”的美誉,村中的古民居特色风格随处处可见,不仅具有莆田传统风格,也有南洋风格的古建筑。老宅楼顶的白色雕栏、檐前的雕花,有西洋式的点缀,更有地道的莆阳味儿。

第一轮中欧区域合作城市 中欧城市论坛嘉宾来考察(6)

莆仙戏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每逢节日,乡村便会请来戏班子来村里演戏,形成乡村的一种传统习俗。

记得儿时村里演戏的戏台,都是用木头木板临时搭建的,用篷布,彩色帘布装饰即成。而眼前的戏台,是新建固定的戏台,如一座庄严华丽的殿宇建筑坐落在后黄村桃源社宫庙对面,斜檐翘脊,彩绘精美,庄严古韵。

第一轮中欧区域合作城市 中欧城市论坛嘉宾来考察(7)

桃源社,雕梁画栋的600年建筑。始建于明朝的桃源社内供着全村的菩萨,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了。桃源社外观看起来很新,辉煌庄严,应是近年来村民在原建筑上重新粉饰雕饰过,房梁屋柱的雕刻、彩绘亦十分精美。门口立着两块古旧沧桑的石鼓,浮雕形象生动,足见雕刻者的精心。

第一轮中欧区域合作城市 中欧城市论坛嘉宾来考察(8)

四眼井。村里有一口“四口井”是现在莆田唯一的一口四眼井,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古井幽深,源源不断,养育了村民二百多年。如今此井依然在使用,虽然家家户户都安上了自来水。也许是因为井水清甜清凉,也许是因为对古井的深情。

第一轮中欧区域合作城市 中欧城市论坛嘉宾来考察(9)

黄氏祠堂——后黄家风家训展示馆。路过黄氏祠堂,刚好没有开放,围墙双门深锁,从门缝里探得一些景光。

莆阳家规家训馆集中展示莆田有代表性的《陈俊卿家训》、《九牧林氏族范》、《黄氏六谕五戒》、《蔡襄论忠孝》等53个姓氏的家规家训以及家族名贤勤廉为民、仁慈大爱等事迹,涵盖立德、立言、立行等多方面内容。

第一轮中欧区域合作城市 中欧城市论坛嘉宾来考察(10)

用千年积淀下来的优良家规家风熏陶、教育和影响村民、党员干部,弘扬清风正气。

民俗馆。一座古朴的古民居建筑,馆里收藏着许多乡村旧式劳作工具、生活用具,以及古意的旧物件。如果带孩子来民俗馆参观,了解认识过那些农村旧物,那可是一堂非常有意义的直观常识课、莆田历史课。

第一轮中欧区域合作城市 中欧城市论坛嘉宾来考察(11)

拥有两百多年历史的清代古碉楼是村里的标志性建筑,12米高的四层建筑,空架结构,红砖砌成的墙,墙面没有装饰,且层层都有瞭望孔,若登上四楼顶眺望,后黄生态古村一览无余。

第一轮中欧区域合作城市 中欧城市论坛嘉宾来考察(12)

龙华堂。一座古色古香,纯中国式四合院式的古老建筑,曾是一座书院。四方的院子,两个一大一小的外围门,红色六角砖铺就的地板,古色素净,这颜色是一种熟悉的旧时记忆。被风雨洗礼侵蚀过的木质格子红门,有些腐蚀,有些泛白,有点繁华落尽后的素净沉静之感。

第一轮中欧区域合作城市 中欧城市论坛嘉宾来考察(13)

曾经的龙华书院如今成了莆田荔城区第一个居家养老场所——龙华堂,村里的老人常聚在一起吹拉弹唱、下棋作画。虽为老人协会,可一入院,依稀能感觉到古院那股浓郁的书香味。

第一轮中欧区域合作城市 中欧城市论坛嘉宾来考察(14)

春分时节至,桃花初灼灼。微风徐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后有古民居,青青田野作为背景,怎么看都是一幅自然清新的美丽乡村风景画。

第一轮中欧区域合作城市 中欧城市论坛嘉宾来考察(15)

这里的古民居大多是旧时的建筑,一直保持原始的风貌特点,保留莆阳古民居的古朴,就算新建的民房,亦是遵循村里美丽乡村规划而进行设计建造,同古建筑群风格一致。如此才不突兀,更协调自然。

第一轮中欧区域合作城市 中欧城市论坛嘉宾来考察(16)

后黄的人工湖,春水初生,岸边翠柳垂丝,细草繁花。欣欣荣荣,春意盎然。临一湖静水,倚一棵红千层,望远山飘黛,湖风拂柳,心儿飘飘,多好!

后黄不仅古建筑古物这些传统的景点,还有采摘活动,可以享受乡村田园风光,呼吸新鲜空气,体验动手劳作的乐趣。

第一轮中欧区域合作城市 中欧城市论坛嘉宾来考察(17)

绿色大气的南洋楼,鲜亮耀眼,是后黄村里一道别样的风景线。它的风格有别村里古朴特色的古民居建筑风格,它是小洋楼别墅式风格,斜幅面的楼顶,洋气大方。位置与人工湖毗邻,楼前有一个宽敞的大广场,可用于村里老人广场舞、节日庆典、晚会或展览活动。

第一轮中欧区域合作城市 中欧城市论坛嘉宾来考察(18)

美食:在后黄村里,有路边的海蛎饼,春卷等小吃,有烧烤棚供大家烧烤,还有野炊的一条龙桌子餐具,灶台等可租用。还有一家租用古民居房子的『蔡园子』美食店,店里环境古韵雅致,颇有创意,据说菜也不错。

后黄简介

莆田西天尾镇后黄村,一个美丽整洁的古村落。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浓厚的人文底蕴,是一个用文化打造的美丽乡村,也是一个自然生态村。

主要景点:特色古民居、民俗文化馆、四眼井、桃源社、戏台、南北古碉楼、龙华堂、祠堂、人工湖、南洋楼、采摘蔬果园等。

自驾路线:莆田市政府—荔涵大道—西天尾—八七一二部队大门右拐—后黄村

公交路线:23路、202路(三山部队站下车)

作者:萍子..

藏在民间的才女,热爱美景、热爱生活、热爱分享…善于拍摄、善用文字诗绘风景,美妙至极!

你在后黄吗?

快来爆料现场盛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