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评论

HangYunPingLun

现代海事管理(信息技术与海事管理将擦出怎样的火花)(1)

图片来源:lovepik

未来,传统的航运业必将和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而航运业的发展离不开海事管理的发展,海事管理的信息化势在必行。

2019年,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于SISI国际港航发展论坛上发布《全球港航信息化发展报告(2019版)》。该报告作为全球首部关于港航信息化发展的报告,全面总结当前全球港航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成果和经验,探索未来行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由于水上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面广、信息量大,并且十分复杂,因此必须充分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来提高海事管理水平。《全球港航信息化发展报告(2019版)》以国家机关实施的海事管理及提供的海事公共服务为研究对象,对海事管理和公共服务中所使用的较为先进的信息技术展开探讨,为海事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技术攻克与升级是海事通信的未来方向

由于海上通信技术使用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如何将陆上成熟的通信技术合适地应用到海上以及如何发展革新海上通信技术成为了重要的任务。

为适应海上环境,海事卫星做出相应的技术攻克与升级,从而提高通信网络覆盖范围,提供稳定高速的通信服务。在技术层面,海事卫星通过VSAT与Ku波段结合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允许船舶在3G、4G和卫星网络中自由切换,同时也开启了5G网络在海事的应用,并针对E-mail通信推出了相应的网络安全服务。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通过对陆上的信息技术加以利用,并应用于海上通信服务,使信息技术与海事更加紧密得结合,使海上通信更加便捷、高效,使海上通信更加能够满足业界对现代航运运营需求的增长。

二、高速、互联、智能是海事导航的未来目标

现代海上导航定位主要有无线电导航定位、卫星导航定位和综合卫星导航定位。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要求有已知精确经纬度的岸台及其设备,作为测定船位的基础。卫星导航定位是全球覆盖的,摆脱了无线电定位岸台设置和控制范围的问题。综合卫星导航定位以卫星导航系统作为基础,利用电子计算机将卫星接收机、多普勒声呐、陀螺罗经和无线电定位系统联结起来。

目前,海事导航功能的发展与变革集中在采用Ka波段使数据能以两倍射频功率向用户传输;将无线电导航系统与全球卫星导航结合;自动更新导航数据;通过AR显示标记物的动态信息;推出物联网(IoT)新服务。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的专家表示,海事导航功能拓展加快了数据传输速度,推出了更多附加服务,为海上船舶提供了精确的定位服务并提高海上航行安全。

三、数字化技术支持是海事防控监管的未来重点

现今,应急监管是海事的重要任务。应急监管中主要包括区内搜寻和救助。目前应急服务的发展方向主要有几点:使海员可以在遇险后使用卫星功能发送求救信息;用海事高频基站设备对全区内河流域覆盖实现语音录制和现场还原等功能;使用应急响应服务并结合3D技术实现船舶重建和场景模拟。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搜救效率,使事故损失最小化。

随着全球硫排放限额进一步降低,互联网和航运业进一步融合,给海事环保监管提出了新问题和新挑战。《全球港航信息化发展报告(2019版)》中发现,目前船舶污染防控主要分为动力监测、排放废气监测、燃料检测三方面。通过利用可视化软件对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为船舶污染防控提供解决方案。

四、智慧法院和证书电子化是海事服务的未来趋势

海事法律服务是高端航运服务,海事政法服务信息系统的发展与革新对国际航运中心的确立有很大的作用。智慧法院的相关工作主要为办案系统、诉讼环境、司法管理三方面的智能化。《全球港航信息化发展报告(2019版)》中表示,这些智能系统运用科技,使得当事人可以高效地参与司法活动。

现下,许多船级社不但签发电子证书并以多证合一的方式来简化程序和证书数量,还利用区块链技术提高电子证书的真实性和安全性。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随着航运的不断发展,各种证书文件越来越繁多和复杂,证书管理耗费的人力物力也越来越高。而证书电子化的发展,使得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它既能降低因证书管理造成的行政成本,也能弥补传统纸质证书在港口国检查中送达不及时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更便捷地识别伪造证书。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 航运信息研究所

作者:彭宜蔷 黄子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