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方停车、倒车入库,有驾驶证的人都知道怎么操作,但是一艘几十万吨的轮船怎样准确迅速停靠在港口指定泊位?相信大多数的人都无法准确回答。“大型轮船不能依靠自身停泊,要保持‘怠速’后,改由拖轮‘顶’‘拖’完成靠泊。”今年55岁的拖轮船长薛正贵称,在石湖港区,拖轮能够帮助大型船舶进出港口,协助大船靠离泊、拖带、港区水域掉头、移泊等。就让我们近距离感受拖轮船长是如何“接送”海上巨型货轮。

护航舰为货轮保驾护航(护航使者他们这样)(1)

▲薛正贵驾驶着“泉港拖1”拖轮

薛正贵从业已有30余年,并于2009年到泉州太平洋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开始负责石湖港区的拖轮工作,担任拖轮“泉港拖1”船长。“泉港拖1”是泉州港口拖轮1号的简称,是一艘全回转消拖两用拖轮。根据石湖码头调度安排,当天要协助一艘巴拿马籍的货轮“帕迪恩”靠泊,需要由两艘拖轮共同完成靠泊作业,薛正贵也要参与其中。

护航舰为货轮保驾护航(护航使者他们这样)(2)

▲两艘拖轮共同为“非洲之星”船舶拖带

15时35分

货轮“帕迪恩”由小坠航道驶入石湖港口,两艘拖轮一前一后向货轮驶去。大约行驶3—5公里后,接近货轮,拖轮则立马调转方向,改为与货轮同向平行行驶,拖轮从右舷慢慢靠近货轮。此时货轮上的水手抛下撇缆到拖轮上,由拖轮上的水手将其系上拖缆,并迅速带到船艏甲板和艉楼甲板的缆桩上。

护航舰为货轮保驾护航(护航使者他们这样)(3)

▲拖轮的水手将缆绳与绞缆机相连

护航舰为货轮保驾护航(护航使者他们这样)(4)

▲薛正贵与引航员进行高频通话

通过对讲机,薛正贵重复着引航员发出的指令以表示动作完成,一顶一拖,在与大船船头另一艘拖轮的密切配合下,船长162米的“巨无霸”集装箱外轮成功停靠到石湖3#泊位,整个过程不到1小时。

护航舰为货轮保驾护航(护航使者他们这样)(5)

▲巴拿马籍游轮有162米长

16时44分

拖轮作业完成后,薛正贵驾驶着拖轮停靠在石湖0#泊位。此时他并没有闲着,而是接着填写并整理当天的航海日志。随后,他召集全船船员包括轮机员、机工以及水手到船舱内部部署下一次的工作。

护航舰为货轮保驾护航(护航使者他们这样)(6)

▲填写并整理当天的航海日志

护航舰为货轮保驾护航(护航使者他们这样)(7)

▲船长和船员、轮机员、机工、水手开会

拖轮上的空间非常有限,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拖轮班组既要在这里工作,还要在这里短暂的生活。“因为疫情防控和工作需要,拖轮班组成员尽量不离港不离船。我们的工作3到5天轮一个班, 24小时在船上随时待命。”薛正贵介绍道。也就是说,每次协助完任务后,拖轮可以停靠 0#工作泊位,尽管离岸这么近,但疫情常态化期间,船员尽量少上岸。

17时36分

船员已经在拖轮上的“厨房”做好饭菜,但薛正贵依然忙碌着,他爬下楼梯到船舱底部的机房内,刚打开机房的大门,就听见了巨大的轰鸣声,墙壁上的温度计显示40摄氏度,此时轮机员刚好在进行机械设备检查,薛正贵向轮机员了解机械设备运转情况后,绕着机房走了一圈并进行常规检查。根据石湖港调度中心的安排,当天晚上至第二天凌晨,还有2艘大型船舶需要拖轮协助靠泊和离岸。

护航舰为货轮保驾护航(护航使者他们这样)(8)

▲船长到机舱内部与轮机员检查设备

“石湖港区是泉州第一大港,港口的发展水平也代表一个地区的经济。随着近年来石狮内、外贸的稳步发展,石湖港正全力提升泉州港中心港区战略地位和能级。”薛正贵表示,每个岗位都需要有人,作为众多港口工作者中的一员,只有坚守岗位,齐心协力,守护石湖港安全作业,才能为港口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记者 李荣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