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天赋异禀,

才思敏捷的诗圣杜甫,

七岁便能“作诗咏凤凰”。

作为一个十分勤奋的读书人,

他曾在诗歌中,

提到过许多关于读书的“秘诀”。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读书日读书破万卷)(1)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杜甫,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

走入那个书香四溢的世界,

一同品杜诗,闻诗香~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读书日读书破万卷)(2)

饱读诗书的杜甫,自称“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七岁开始写诗,十四五岁开始“出游翰墨场”。年少时所写的诗文就已渐露头角,获得不少洛阳名士的赞赏,说他无异于班固、杨雄再生。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读书日读书破万卷)(3)

杜甫勤学,却也有自负的时候,他曾骄傲地说:“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认为自己的词赋能和西汉名家杨雄匹敌,诗篇可以与三国才子曹植相近。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读书日读书破万卷)(4)

又写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当时的他也才二十多岁,这不仅是他对自己创作才能的肯定,也是在提倡大家博览群书。

只有书读多了,写起文章来,方可下笔敏捷,得心应手,有如神助一般。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读书日读书破万卷)(5)

杜甫曾写过一个柏学士,这位柏学士将茅屋搭建在险峻的碧山之中,隐居于此,一心要读万卷书。

柏学士到底有多爱读书呢?杜甫这样形容他:“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古人将冬天分为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这三个月,故称“三冬”。柏学士用足了“三冬”,即用了全部的时间来读书。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读书日读书破万卷)(6)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读书日读书破万卷)(7)

杜甫对其称赞不已,写下了两句很励志的诗:“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意为自古以来荣华富贵必定是从勤苦中得到,有识之士都应如柏学士一样博览群书,做真正的学问,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读书日读书破万卷)(8)

安史之乱时,杜甫流落四川成都,寄居草堂,在一次观锦江“水如海势”、波涛汹涌之时,面对如大海般汹涌的江水,触景生情。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读书日读书破万卷)(9)

故发出:“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感慨。关于读书,杜甫平生一直沉迷于寻觅美好的诗句,以至于诗句达不到惊人的地步,就决不罢休。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读书日读书破万卷)(10)

他对待诗词文学一丝不苟的创作精神,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读书日读书破万卷)(11)

杜甫晚年时,居住在简陋的茅屋里,此时的他年迈行动不便,基本要靠拐杖出行:“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但贫困并不能影响他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生活的诗意描写,不然又怎会看到蓬草编成的门后,那一抹拂晓时分的烟霞呢?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读书日读书破万卷)(12)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读书日读书破万卷)(13)

“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虽然杜甫年纪大了,力气稀少,以至于经过老树都要歇一歇。但只要有一点精力,都会尽量读书,实在困了才闭眼休息。

杜甫的一生,可以说是与书为伴的一生。即使生活再困顿,也依旧书不离手,日日勤读...

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不妨在杜诗中,细细寻觅,

在生活中,慢慢感知。

你想要的答案,便有迹可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