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质谱法是通过将试样转化为运动的气态离子并按质荷比大小进行分离记录的分析方法,所得结果即为质谱图。根据质谱图提供的信息,可以进行多种有机物及无机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复杂化合物的结构分析、样品中各种同位素的测定及固体表面结构和组成分析。

质谱法是利用带电粒子在磁场或电场中的运动规律,按其质荷比实现分离分析,测定离子质量及其强度分布。质谱法主要特点是:能同时提供有机样品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组成、经验式及分子结构信息;具有定性专属性强又能进行定量分析;灵敏度高;检测快速;能最有效地与各种色谱法在线联用,如GC-MS,HPLC-MS,等,成为分析复杂体系的有力手段。

质谱仪器按其用途可分为:同位素质谱仪、无机质谱仪、有机质谱仪等

质谱仪器原理

质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使所研究的混合物或单体形成离子,然后使形成离子按质荷比m/z进行分离。因此质谱仪器必须具备下述几个部分:进样装置、离子源、质量分析器、离子检测器。

质谱分析的一般流程

进行质谱分析的一般流程:通过合适的进样装置将样品引入并进行汽化,汽化偶的样品引入离子源进行离子化,然后离子经过适当的加速后进入质量分析器,按不同的质荷比进行分离,到达检测器,产生不同的信号进行分析。

质谱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1、质量数与质量范围 在质谱中,化合物分子或原子都是以离子形式记录的。若离子仅带一个正电荷,则对于低分辨质谱,离子的质荷比在数值上就等于它的质量数。如离子质荷比为28.006,则其质量数为28.

质谱仪的质量范围,是指仪器能测量的离子质荷比范围。若离子只带一个正电荷,则仪器可测范围实际上就是可测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范围。

2、分辨率 质谱仪的分辨率是分开两个相邻质量数离子的能力。其一般定义:对于两个相等强度的相邻峰,当两峰间峰谷不大于其峰高10%时,则认为两峰已经分开。

3、灵敏度 质谱仪的灵敏度有绝对灵敏度、相对灵敏度和分析灵敏度等几种表示方法。绝对灵敏度是指仪器可以检测到的最小样品量;相对灵敏度是指仪器可以同时检测的大组分和小组分含量之比。

4、质谱的表示方法 在质谱分析中,主要用条形图形式表示质谱数据。质谱图以质荷比为横坐标,相对丰度为纵坐标。相对丰度是把原始质谱图上最强的离子定为基峰,并规定其相对强度为100%,其它离子峰以此基峰的相对百分数表示。用表格形式表示质谱数据,称为质谱表。质谱表中有两项,一项是m/z,另一项是相对丰度。从质谱图上可以很直观观察到整个分子的质谱全貌,而质谱表则可以准确地给出精确的m/z值及相对丰度值,有助于进一步分析。

质谱解析方法(质谱法简介)(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