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一聊“鹰眼狼顾”的司马懿。司马懿做为三国时曹魏集团的重臣,被看做是“智圣”诸葛亮毕生的宿命之敌,而其坚韧隐忍的作风使得他逐步获得了曹魏集团的绝对控制权,并最终成为了西晋王朝建立的奠基人。

后世的人们依据司马懿这种坚韧隐忍的作风,再结合其最终篡夺曹魏政权的行为,于是给了他一个“鹰眼狼顾”的批语。意思就是说,这样的人天生就有像狼一样的本性,最终一定会反噬旧主。

那么,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吗?今天我们就从司马懿的历任官职来分析一下这位“鹰眼狼顾”的枭雄波澜起伏的一生。

司马懿曹操心腹大将(解析司马懿的一生)(1)


一、河内司马氏,名门之后的有为青年

司马懿,字仲达,其出生于河东名门司马氏家族,这可是有着正经传承的门阀世家。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司马懿的生活环境一定非常的优渥,自幼也一定接受了系统的门阀教育,由于其家族势力的影响,自然也使得司马懿具备了许多常人难以具备的优势。

当然有了高门望族的一系列加持,实际上司马懿本人也是相当不错的。在其青年时期,南阳太守杨俊素、尚书崔琰等人都曾经在公开场合称赞过司马懿的才华。

那么司马懿是如何走上官场的呢?是被曹操强行拽去的!

当时司马懿因为曹操是“宦官之后”,所以多次谢绝了曹操的征召,并且还一度躺在家中装病。但是一向重视人才的曹操对于“小有名气”的司马懿当然不会放过,后来司马懿眼看实在躲不过去了,终究只能自己认怂到丞相府任职。

从这个事情我们便可以看出,司马懿不愿意出仕“名声不好”之人,实际上是受门阀思想影响极深。

司马懿曹操心腹大将(解析司马懿的一生)(2)


二、初入官场,却是曹操的机要秘书

建安十三年,司马懿被曹操聘为文学掾,然后改任黄门侍郎。文学掾本是主管教育的官职,但是司马懿实际上所做的却是曹操身边的文书工作。而黄门侍郎这个官职在汉代是负责丞相府与天子之间沟通信息的专属官吏。那么如此看来,司马懿的早期任职实际上就是曹操的机要秘书,具体有以下几点我们需要注意:

一是仕途起点很高。初入官场,曹操便把司马懿留在了身边,并放在了一个比较关键的位置上,足见曹操对司马懿比较信任,而且是看重。毕竟一个机要秘书本身就是是很难干的差事,更何况是曹操的机要秘书?

二是找了一个大宗师当师傅。都说初入官场的引路人很重要,那么司马懿在这方面的运气真的是出奇的好。试想一下,他竟然能够在曹操身边从事秘书工作,他能够随时随地、耳濡目染的学习曹操身上的各种能力,内政、外交、军事、人事等等每一样曹操都是顶尖的,而司马懿自然也得到了顶尖的熏陶!这一点对于司马懿的人生太重要了!

三是了解了曹魏集团的诸多内部信息。司马懿负责丞相府与天子的沟通,也就是曹操和汉献帝的沟通。大家都知道曹操与汉献帝是什么关系,那么司马懿实际上就能够在传递消息过程中直接了解“相权”和“皇权”之间的博弈过程,这对于他了解曹魏集团的内部斗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司马懿曹操心腹大将(解析司马懿的一生)(3)


三、历练成熟,在政务处理和谋划议事层面崭露头角

接下来司马懿连续担任了丞相府议郞、丞相东曹属、丞相主薄等一系列官职。其中,议郞可以参与丞相府的议事决策,这说明司马懿逐渐开始在丞相府具有了话语权,能够参政议政。而东曹属管的是人事,也就是丞相府的人事处处长;丞相主薄则是管钱粮,也就是丞相府的财政局长。这下厉害了,丞相府的人事权和财政权司马懿都曾经拥有过。

由此可见,司马懿进入官场之后上手很快,其能力水平一定得到了曹操的充分认可,否则不会让他主管人事和财政,也不会让他参与议事决策。看来司马懿天生就是混官场的料,不仅在一代奸雄曹操的身边站住了脚,而且从一个富有才华的青年逐步的成为了丞相府中极有分量的人物。


司马懿曹操心腹大将(解析司马懿的一生)(4)

四、从干臣到曹魏柱石,司马懿发生的第一次蜕变

人的一生一定会碰到一些关键节点,在这一时期往往会使人的事业发生质的飞跃。司马懿人生中的第一个关键节点是在建安二十四年。这一年,曹操做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决定,让司马懿担任太子中庶子,职责是辅佐曹丕。这一职务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是表示曹操对司马懿的信任。无论曹操有没有对曹丕说过: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总之此时的曹操对司马懿是非常信任的。不信任则不会让他去辅佐自己的儿子,而且是即将继承自己事业的儿子!将心比心,正常人会把一个自己不信任的人放在自己儿子身边,让他带坏自己的儿子吗?

二是曹操准备将司马懿培养成为曹魏臣子中新一代领军人物。让司马懿辅佐曹丕,那么曹丕上位之后必然重用司马懿,而两个人是在曹丕做为储君时期结下的交情,将会使得司马懿成为曹丕最为信任的大臣。如此一来,司马懿自然会成为曹魏新一代臣子当中的领军人物。

实际上,曹操的安排是非常正确的。在曹丕继位之后,司马懿随即担任丞相府长史;曹丕篡汉成为天子之后,司马懿又先后接任抚军大将军、假节,加给事中、录尚书事

此时的司马懿已经集文武大权于一身,军政一把抓,成为了天子身边名副其实的第二人。当然,此时的司马懿无论从威望还是人脉积累程度上都还远没有达到可以胜任这个职位的地步。之所以进行这样的人事安排,主要在于曹操新近去世,必须要有一个能力超群的强势人物来辅助曹丕稳定局面,震慑各方势力。

当司马懿帮助曹丕坐稳皇位之后,随即便被免去这一系列职务,改升任侍中、尚书右仆射。地位虽然尊贵,却基本没有了实权。

司马懿曹操心腹大将(解析司马懿的一生)(5)


五、投身军旅,成为曹魏屏障

曹丕去世之前,安排司马懿与陈群、曹真、曹休四人一同为辅政大臣。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曹操时代为曹魏留下的张辽、曹仁、徐晃、李典、夏侯惇等一线将领也纷纷去世,曹魏军中开始缺少能够独挡一面的帅才。而此时此刻,司马懿在魏明帝曹睿的支持下当仁不让开始坐镇一方,全面统领军务。

首先是任骠骑将军,驻扎宛城,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这一时期司马懿执掌曹魏边境三大军团中的荆州军团,麾下有十五万人的兵力,同时要抵挡东吴和西蜀的来犯。在此期间,就发生了诸葛亮一出祁山之时,上庸孟达意图投降西蜀的重大事件。正是司马懿不经请示临机处置,千里奔袭上庸斩杀孟达,才避免了曹魏关中军团腹背受敌,使诸葛亮一出祁山寸土未得。

其次是任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这一时期,司马懿才是正是投入对蜀作战,其对手便是大名鼎鼎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在此期间,司马懿采取稳守反击的策略先后两次与诸葛亮交手,结果是一负一平,略处下风。

其中第一次与诸葛亮交手,诸葛亮在率军撤回蜀中之前在木门道设下埋伏,乱箭射杀了曹魏名将张郃,这是司马懿非常惨痛的一次失败;而第二次,司马懿在五丈原坚守不出,最终将蜀汉丞相诸葛亮活活耗死在了瑟瑟的寒风之中,不过此役蜀军并没有遭受折损,所以只能算是一次平手。

我们可以看到,司马懿的这两次任职,分别担任曹魏荆州军团和关中军团的军事主官,在任上均是成功的阻挡了西蜀的北伐,其表现称得上是可圈可点,其声望开始逐渐渗透到军队之中。而更为重要的是,其任职期间在曹魏军中逐渐培植起了自己的势力,这就使得司马懿成为了横跨曹魏军政而炙手可热的人物!

而魏明帝曹睿及曹氏家族便是在这一时期真正开始猜忌提防司马懿了!

司马懿曹操心腹大将(解析司马懿的一生)(6)


六、宦海生涯的顶峰,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

魏明帝曹睿去世之后,这一时期的司马懿与曹爽共同执政。此时的司马懿已经成长为了那个我们所真正熟悉的“鹰眼狼顾”之人。在曹爽的步步紧逼之下,司马懿悍然发动高平陵之变,剿灭曹氏外戚势力。直到这一刻,司马懿终于登上了曹魏集团的权力顶峰。

此时的司马懿在朝中遍布党羽,而曹魏三大军团中的荆州军团、关中军团均受其控制,到后期他更是以平叛之名剿灭了以王凌为首的淮南军团一系,从而使得曹魏军政大权尽归司马氏一族所掌握。

当司马懿走到这一步的时候,回首往昔之时,只怕会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也许他会想起引领自己初入官场的老师曹操,如今的他已经和曹操站到了同一高度;而他也和曹操一样,直到去世也终究没有跨出最后的那一步……

司马懿曹操心腹大将(解析司马懿的一生)(7)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会对司马懿的一生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个“鹰眼狼顾”之人同样有着自己的成长历程,同样有着关键时刻展现自己大才本色的高光时刻,绝非简单耗死所有对手那么简单。只不过,上天终究是对司马懿要眷顾一些,给了他时间也给了他机会,让他最终超过了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一个个惊才绝世之人,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