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离乡贵,人离乡贱”,也是我们常常能听到的一句农村俗语,短短八个字,却能够让人深深体会到一种压抑的情绪。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物品如果离开了它原来的家乡产地,流通到了外面,价钱会变得很贵,因为物以稀为贵。

俗语屋大人少 俗语物离乡贵人离乡贱(1)

但是相反,人如果离开了家乡的话,反而会掉价,变成人见人欺的贱民。这是怎么说的呢?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是在旧时农村,交通远远没有今天这么发达。所以一个地区的人只能品尝到本地区的食物,而不能吃到其他地区的食物。

偶尔有朋友自远方来,带来几包外地的土特产,就会觉得特别新鲜。于是就有农民看准了这个商机,做起了长途贩运的生意,把家乡的土特产运出来。只要是能运进城市里,就能让喜欢尝鲜的城市人大快朵颐,无论价钱多高,他们都愿意付出。

俗语屋大人少 俗语物离乡贵人离乡贱(2)

这就是物离乡贵的由来,例如新疆的切糕,由十几种美食精制而成,不仅好看,而且味美。但是在过去,中国东部的人想吃新疆的切糕无疑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后来我们就看到大量的新疆人带着切糕来到东部贩卖,结果一下子就发了大财。

但是如果人离开了家乡,就不是增值,而是掉价了。一个人出门在外,打拼创业,无依无靠,处处受本地人排挤,欺负。如果扛不住的话,最后就会变成一个人见人厌的贱民,一事无成,当然也有创业成功者,但是为数不多。

为什么一个人到外地创业会如此艰难,一是离开了家乡,人脉关系没有了,需要重新建立。二是一个新地方的风土人情,你要重新了解,重新适应,这需要时间。

三是你的到来,有可能挤压本地人生存空间,在旧时农村市场本来就不大的情况下,你的出现肯定会引起本地人的反感,从而引起你和本地人之间的矛盾。电视剧《闯关东》中的朱开山,来到东北地区,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血,最后才能够站稳脚跟。一个外乡人跑到东北,在别人碗里抢食吃,这里面的难处,只有当事人自己才知道。

俗语屋大人少 俗语物离乡贵人离乡贱(3)

但就这句话而言现在已经不是很实用了,现在大多数上大学大学毕业以后都留在了外面,在外面置放安家。在外面有更好更大的发展机会,所以这句农村老话已经渐渐消失在大家的视野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