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想要排便,第一时间上厕所是正确的做法。因为人体每天都要获取食物,经过消化之后产生的代谢废物会转变成粪便排泄出来,规律良好的排便是健康的标志。但有的人因为个人习惯或者工作原因没有时间,因此没有及时上厕所,而是经常憋大便。憋回去的大便究竟到哪里去了呢?下面来展开分析。

为什么大便可以憋回去(憋回去的大便都到哪里去了)(1)

许多人经常憋大便,原本感觉想要排便,但忍着不去上厕所,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现这感觉消失了,觉得憋回去的大便好像被身体重新吸收,不知道有什么去处。

实际上,憋回去的大便依然在肠道累积,并不会转移到其他地方,等待下一次的便意产生,在上厕所时这些粪便就会排放出来。但经常憋大便会给身体带来影响,需要纠正不良习惯。

憋大便有哪些危害?

1、肠道重新吸收粪便中有害物质

有的人没有去了解憋大便的危害,而经常有这种行为确实会伤害身体,容易让肠道重新吸收粪便中的有害物质,从而影响肠道健康。

想要保护消化系统,除了饮食恰当,还要有健康的排便习惯养成,便意产生之后第一时间上厕所,通过这种方式让产生的代谢废物排泄掉。粪便中也含有部分有害成分,如果反复憋着大便,肠道黏膜把有害物质重新吸收,健康会受到影响。

为什么大便可以憋回去(憋回去的大便都到哪里去了)(2)

2、加重便秘

便秘加重是许多人憋大便会有的不良后果,因为想要让肠道有动力,正常蠕动养成规律良好排便习惯可以提供帮助。

但如果有便秘产生却憋大便,这种规律排便的条件反射被打破,后续排便变得紊乱,有的人就会连续几天都无法正常上厕所。加上在憋大便之后粪便中的部分水分被身体重新吸收,变得干燥,因此才会便秘顽固,而长时间便秘会增加痔疮的患病率。

为什么大便可以憋回去(憋回去的大便都到哪里去了)(3)

3、用力排便刺激心脏

心脏作为重要的器官,想要保护心脏,规律排便也有必要。许多人经常憋大便,后续引发了便秘,排便难度增加

每次上厕所都要很用力,排便会消耗许多时间,在用力排便的过程中腹部压力增加,会间接影响血压变化,而在血压波动的过程中血管承受较大压力,会直接刺激心脏。有的人原本有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在这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会引发急性心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