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汁市场细分的标准(大姨妈实现全面盈利毛利超30)(1)

日前,女性健康管理软件大姨妈发布了2017年《中国女性生理健康白皮书》。这是大姨妈APP连续四年针对女性健康领域发布白皮书。

同时,大姨妈创始人柴可宣布,“大姨吗”正式更名为“大姨妈”。据悉,此次改名一是为了便于用户搜索,二是因为母公司已经获得了“大姨妈”的商标。而且,柴可还宣布从2017年上半年开始,大姨妈已经实现全面盈利,全年营收规模将达到2.15亿元,毛利润将超过30%。

从工具切入,向女性健康上游拓展

这是“大姨妈”2012年上线以来首次正式公布运营数据,2016年受到融资困难质疑时,柴可曾公布称:“截止到2016年7月其广告与电商收入已达2015年全年收入的七倍有余。”

据柴可公布的数据,目前大姨妈App已有1.2亿用户,月活跃用户超5500万。柴可说,大姨妈对“活跃”的定义十分严苛。“如果用户只是打开看一下,对我们来讲,从商业变现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我们要求一定有用户记录行为,或者有单点操作的阅读行为才有价值。”

在用户不断增长的同时,大姨妈正在从经期管理软件逐步拓展到社区、电商、金融等领域。目前,“大姨妈”的营收主要包含广告和电商两块业务。

大姨妈所卖的广告是按照标签售卖的。举例来说,对于35岁想要冻卵的女性和22岁想要自然怀孕的女性,大姨妈给二者提供的服务是不一样的。这样,也导致收入增长和毛利很高——大姨妈的广告复购率是89%。“我们不做纯粹的点击和曝光,更多是帮助客户找到目标用户到底是谁、到底是谁在买你的产品、是因为你的哪一句宣传用语才作出购买决策等等。这里面,有一个裂变式的体系”。柴可说。

当然,大姨妈为了这个体系做了很多支撑性的工作。比如金融消费系统的白条、分期、保险和理财,不光帮助用户决定买什么,还让她们有能力支付和省钱。

电商方面,2015年初“大姨妈”就成立了电商子公司并上线了女性购物网站“美月购物”,做起了女性健康生活方式电商,主要销售卫生巾、情趣用品、以及个护类产品等。

柴可在媒体采访中曾表示,大姨妈花了8个月时间,自建了整个电商体系,包括供货商环节、中间商控制、物流议价、仓储等等。大姨妈还上线了周期购产品,其中最基础的就是每个月给用户快递当月卫生用品。上线第二天,周期购的订单数就达到了数万。

今年以来,大姨妈的电商整体收入是去年的3倍,但大姨妈总SKU数比去年少了2/3——以前有的洗发水、面膜现在都不卖了。这主要是因为大姨妈看到了女性生理的私护健康品类的增长,并将精力集中在这个事情上,包括医疗咨询服务、健康场景消费等。

早在去年9月,大姨妈当时就新增了“医生问诊”的板块,该项服务由春雨医生提供妇产科的医生资源,在问诊前可通过大姨吗App进行病症初选,创建问题后可以选择由系统指派医生或自己选择专家。同期“大姨妈”还增加了基于定位的相关健康服务,如女性专项体检、塑性、养生会所等服务。

如今的大姨妈,做的更多的是将平台上人群标签做进一步细分,围绕备孕、两性、经期和妇科疾病等方面的核心需求,根据用户不同的情况提供差异化的、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实现对于用户的精细化运营。

而这,也体现在白皮书的内容上,相比于以往经期、孕育方向的内容,本次白皮书更偏重于女性在私护健康领域的消费数据。柴可指出,在本次白皮书呈现的数据和趋势背后,大姨妈使用了一套三年前提出来的PTP金字塔数据系统。

不仅如此,大姨妈还在向智能医疗设备方向探索。其实从2013年起这家公司就表明出想做一款智能硬件的意图,至今已三年有余。在2016年11月的洛客大会上,柴可表示要推出一款智能家庭医疗设备。

该设备上集成了女性的孕酮、胆红素、葡萄糖、HPV、隐血等超过20个女性生殖和内分泌医疗诊断数据的监测,可以辅助3大类(生殖、内分泌、代谢疾病在内)200多种疾病的诊断,还可以辅助5大类500多种疾病的随诊、跟踪、和远程复查。

在内容和医生资源上,大姨妈已经跟丁香园、春雨有了合作。

大姨妈的上市目标是创业板,正常排队的话,预计在2020年前后实现。另外,大姨妈在贵州成立了分部。

大姨妈与美柚的路线分化

提及大姨妈,老对手美柚自然是绕不过去的,两者都是经期管理工具的领军企业。

经期管理工具在2012年开始出现,大姨妈和美柚几乎不分先后,在这个极度细分领域咬得很紧,难分上下。表面上看,两家公司此前的发展路径颇为相似,都是从工具起家,而后为了提高用户粘性和使用频次发展为聚合性女性社区,再将流量通过广告和电商路径变现。

美柚也是2015年开始做电商,其最早推出时尚社区电商柚子街,主营女装、美妆、个护、家居、母婴等品类。通过“工具 社区 电商”模式完成了整个商业闭环。

据美柚CEO陈方毅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第二季度美柚净利润超过1000万元,连续三个月实现净利润增长,月度增长率超过50%。营收来源由电商和广告构成,分别创造了一半的营收。

其中,广告业务单月收入已经超过1000万元,而电商业务月度GMV也已达到1亿元。由于美柚不是一个什么用户都有的媒体,而是一个纯女性的社区和媒体,所以在美妆、日化等领域成为一线品牌商投放的首选。

值得一提的是,美柚在去年宣布E轮融资时就表示已实现盈利,并宣布已拆除VIE架构,计划在国内上市。

如今,大姨妈与美柚的路线差异越来越大:美柚围绕泛女性经济越做越宽(除了女性经期管理,还卖起了箱包鞋靴、美装数码等),大姨妈则在工具的基础上不断向女性健康领域的上游拓展;美柚电商引入第三方,大姨妈电商自营。

美柚的电商产品有七八成来自天猫,它通过数据分析,把美柚用户的消费需求,对接到淘宝的交易系统和物流,赚取中间费。除了天猫,美柚还计划接入其他平台。

不同于美柚的做法,柴可说:“大姨吗要商业化必须有自己独特电商和电商服务。大姨吗的核心优势,不是供应链、EPR系统、物流,而是我们能给用户提供独特的服务价值。”

有关美柚和大姨吗的激烈竞争问题,在过去4年中已反复进入人们的视线,其激烈程度令人意外。

比如2014年4月,美柚成立一周年,两家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称,美柚已经在多核心数据上赶超大姨妈,成为行业之首。但随即关于美柚数据造假的消息被媒体曝光。有消息称,美柚从2013年第四季度开始联系第三方水军机构制造大量假数据,以提升各项指标,提高市场估值,吸引融资。大姨妈相关负责人当时表示,美柚数据造假是有组织、有预谋,以达到欺骗投资者融资的目的。

除双方各自都被爆各种未经证实的数字造假行为外,有关两边经营状况困难、裁员等负面消息也不时可以看到。在一个超细分市场中,能见到如此激烈的竞争场景,也是比较罕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