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者走访社区(实践风采倾听基层探访)(1)

为探寻疫情管理期间的社区治理情况,实践团围绕居委标准化工作做研究,在郊区广富林街道对三个特点社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分别是绿地蔷薇九里社区、三湘四季社区、合景天悦社区,作为“弄管会”制度的横向对比案例。经前期准备和讨论分析,实践团准备了一系列采访问题,并对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进行了线下访谈。

在东华大学胡敏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在蔷薇社区采访了多位居委工作人员,通过一系列深入细致的访谈,其中一位受访者生动地讲述了疫情管控期间社区所遇到的各类情况,坦言在封控管理阶段居委会人手不足、压力过大的问题,更强调了疫情防控期间,基层工作的不易。另一位受访者,是有着十年协管员经验的王老师,实践团了解到居委会的晋升流程是协管员—社工—主任—书记。居委会工作中协管员是薪资最低的工作人员,王老师虽然工作经验丰厚,却一直没有晋升。

其中,实践团还了解到该社区在封控期间由于之前的物业辞职,并没有物业服务。居委会对社区的绿化、卫生清洁等基层工作全职包办,这也是疫情封控期间居委会任务量陡然增大的原因之一。实践团也由此思考,居委会工作人员的不足问题是否能在实践团即将探访的弄管会社区里得到改善,因为针对于区民自治制度,居民对于社区工作的参与积极性将会有显著提高,上述情况也许会有所改变。

社区工作者走访社区(实践风采倾听基层探访)(2)

(实践团在蔷薇九里社区居委会合照)

社区工作者走访社区(实践风采倾听基层探访)(3)

(居委会展示防控期间采用的代购票)

在三湘四季社区中,受访者同样提出了在封控管理阶段居委会人手不足,压力过大的问题,居委会昼夜不停地处理着各项突发事件和统筹管理好社区的方方面面。三湘四季社区是广富林街道区民人数最多的社区,多达一万一千人。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居委会工作人员连续几个月都是睡在办公室里。

此外,受访者尤其讲述了志愿工作者所做出的贡献,强调了内外团结的重要性,招募信息一经发表,许多党员干部、退伍军人和一些爱心志愿者,迅速自发地加入疫情管理工作中来。其中一位退伍军人,更是不辞辛苦地开私家车将有紧急情况的居民送往医院就诊,为社区居民送去了一份温暖,而自己却连续几个月睡在车里,不求回报。受访者坦言,如果没有这些志愿者,居委会也不会撑过这次难关。

社区工作者走访社区(实践风采倾听基层探访)(4)

(实践团访谈三湘四季社区负责人)

社区工作者走访社区(实践风采倾听基层探访)(5)

(实践团在三湘四季社区居委会合照)

而合景天悦社区是一个新生的社区,居委正处于筹备组阶段。这不禁和前面的两大社区有着鲜明对比,通过访谈得知,合景天悦社区没有很多的居民矛盾冲突,居民人口基数少,且年轻居民较多,更容易管理。对于社区工作人员疫情防控有着严格的培训,对于各类事务有着原则性的坚守,这样能更好地促进秩序的维护。

社区工作者走访社区(实践风采倾听基层探访)(6)

(实践团访谈三湘四季社区负责人)

社区工作者走访社区(实践风采倾听基层探访)(7)

(实践团在合景天悦社区居委会合照)

访谈过程中,当被问及居委会为什么要坚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他们的回答都是:“职责所在,既然做了这个事,就要坚持把它做好”。虽然不是无私奉献,但为之倾情付出。在疫情防控期间,居委会发挥了社区管理主心骨的作用,紧密依靠社区群众,共同探索社区治理的规范发展。同时居委会也起了社区协调和社区互助引导作用,一个良好的团队通力合作、攻坚克难才能帮助居委会度过这次难关,。这次上海疫情防控,对社区治理有得也有失。居委会从中完善了社区管理制度,丰富了工作经验,也让居民和居委会关系更加快速地融洽起来。疫情总会过去,但社区治理的路还很长。

——DHU赴上海实践团成员 杨梦婷

社区工作者走访社区(实践风采倾听基层探访)(8)

(访谈结束老师与队员交流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