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考历史自主命题两年,从2021年元月份的适应性考试到2021年高考再到2022年的高考试题,可以说引起争议的试题真的不少。官方没有在权威的网站或者不权威的网站公布过这几份试题的答案,因此导致网络上流传着不同版本的答案。

简单举几个例子,谈谈我对这些命题的看法。

例题1:2021年湖南省历史适应性考试第1题:

据图1可知,西周

湖南省高考历史19题答案(高考历史命题是病态还是思维能力考查)(1)

图1 西周重要封国位置图

A.通过同姓封国来直接控制地方

B.由异姓封国负责抵御夷狄

C.异姓封国多是周朝征服的方国

D.利用同姓封国来监督宋国

本题答案有两个版本:C和D,据说官方答案是D。

本题很明显是考查高频知识点:分封制。命题者通过地图展现了两类诸侯国的分布情况,一种是同姓封国,一类是异姓封国。根据所学的知识,我们知道西周分封的有三类人: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所以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自然就是异姓封国了。在本题的选择中,大部分考生应该可以容易排除掉A和B,在C和D中进行选择。这时候问题就来了:C和D似乎都是有道理的。首先,西周本身是处于陕甘一带的周族,灭商后建立西周,并通过不断的征战,征服了其它地区,使西周的疆域得以扩大,因此其封国多是周朝在征服方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那么异姓封国多是周朝征服的方国也就没有问题。其次,同姓封国和异姓封国相互交错,其目的是利用同姓封国监督异姓封国,因此D选项中利用同姓封国来监督宋国也同样没有问题。

有所谓专家解释,C选项不能选,原因是同姓封国也都是周朝征服的方国。这种解释是说不通的。如果要这么解释,D选项也不对,曹、许、杞等异姓封国难道就不受同姓封国的监督吗?

所以,此题选项的设计本身就不科学,是个很失败的命题。

例题2:2021年湖南省高考历史第6题

图1再现了每年冬至节清宫例行的八旗官兵滑冰活动的场景。这一作品

湖南省高考历史19题答案(高考历史命题是病态还是思维能力考查)(2)

图1 《冰嬉图》(乾隆时期)

A.显示宫廷画的神韵意趣

B.透露清代军事训练松弛

C.体现民族间的民俗交融

D.反映清朝宫廷生活奢靡

本题答案也有两个版本:A和C,据说官方答案是C。

这个题从知识的角度来讲,命题者应该是想考查清朝时期的社会生活。用《冰嬉图》展示当时八旗官兵滑冰活动的场景,本身来说材料还是较为新鲜。考生在做这个题的时候,应该也比较容易排除B和D,但在A和C的选择上犯难。首先A选项,这幅画到底是不是宫廷画?从广义上来说以宫廷生活作为素材的绘画都属于宫廷画,本题中的《冰嬉图》在题干中明确说明了这是清宫例行的八旗官兵滑冰活动,属于宫廷画无疑,然后A选项后面的“神韵意趣”在图中有没有体现?这幅画是滑冰活动,当然应该能体现神韵意趣来。其次,C选项冬至节属于二十四节气,是传统农耕文明下的重要节气,滑冰属于满族传统的体育项目,将这种项目放在冬至节进行,有民俗交融的一面,所以C选项也可以选。

但这两个选项同样也都有问题。A选项中,宫廷画的特点更多的呈现出来的是雍容华贵、吉祥、富丽堂皇,而选项用“神韵意趣”来表达宫廷画的特点显然不合适;而C选项中的冬至节并非满族入主中原后才有的节日,他们在此之前就将冬至节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既然本来就是其重要节日,那又怎么谈得上是民族间的民俗交融呢?

因此,这个试题的命制同样属于相当失败的一个试题。

例题3:2022年湖南高考历史第1题

儒家起于鲁,传布于齐、晋、卫;墨家始于宋,传布于鲁、楚、秦;道家起源于南方,后在楚、齐、燕有不同分支;法家源于三晋,盛行于秦。这

A、促进了政治统一

B、维系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C、冲击了贵族政治

D、导致了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

本题的答案大家同样纠结于两个A和C。据说官方答案是C。

从知识的角度,这个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考生选A主要考虑的方向是百家争鸣不同的思想在不同的区域进行传播,有利于思想文化的传播、交流与融合,促进了文化的认同,从而促进政治统一。这种思考应该说没有毛病。而另一部分人选C,因为各种流派思想的兴起与传播,是士阶层崛起的体现,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形成百家争鸣局面。而这必然对原有的贵族统治产生冲击,推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逐步瓦解。这个思路也没有错误。

也许有专家解读的时候会搬出材料的原出处和材料原作者所要表达的来说明该题的正确选项是什么。但在高考的考场上,没有谁能够从自己的知识储备中或者书本中找到这些材料的出处,逻辑推理也进入死胡同,那么选哪个选项才对,就只能看天意靠运气了。

当高考客观性的选择题都得靠运气来得分,那么高考作为考查学生思维能力进行人才选拔的功能还有什么意义呢?

笔者在这里只稍举这几个例子。2021年湖南高考历史题和2022年的湖南高考历史题,这种有争议的题还有很多,其它省份的试题中也有个别试题存在争议的情况。这些试题是高考命题者故作高深制造难度的变态还是真正在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却希望这种靠运气得分的题还是不要出现在高考试卷当中为好。毕竟高考一个选择题就是3分,一套试卷中有三四个这样的题就是十分左右。这对于辛苦奋斗了十几年的高三学生而言不是运气好不好的问题,而是公不公平和高考本身的信度问题了!

湖南省高考历史19题答案(高考历史命题是病态还是思维能力考查)(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