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喻老》有这样一个历史故事:楚庄王即位三年不理朝政,毫无作为。忠心的大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天下第七谁是英雄 一鸣惊人楚庄王(1)

楚庄王·图片来源于网络

右司马对楚庄王打谜语:有一只鸟栖息在南方的土丘,三年不曾展翅,不飞不鸣,大王知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呢?

楚庄王作为一国之君,不是易与之辈,岂是让人小瞧的?

他明显听懂了右司马的询问,也转着弯回应:三年不展翅,是在长羽翼,不飞不鸣,是在观察情况。虽然没有飞翔,一飞必定冲天;虽然没有鸣叫,一鸣必定惊人。

天下第七谁是英雄 一鸣惊人楚庄王(2)

图片来源于网络

果然,过了半年,楚庄王亲自理政,赏罚分明,知人善任,国家得到治理,声威大震。

这是比较早的关于“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文字记载,现在多用来形容平时没什么表现的人,一下子做出了惊人成绩。

《史记·楚世家》应该有借鉴《韩非子》部分内容,对楚庄王的事迹记述更为详实,表现其贤明果决的一面。

而有记录,真正说出“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却是齐威王。

天下第七谁是英雄 一鸣惊人楚庄王(3)

齐威王·图片来源于网络

齐威王即位之初与楚庄王极其相似,不理政事,贪图玩乐。淳于髡(kūn)就隐谏齐威王:“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不知此鸟何也”,王回应:“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齐威王后面做的事印证了他的回答,恩威并施,奋兵而出,齐国上下震俱,诸侯退让。

注意喽,该记录是在《史记·滑稽列传》,而非《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中,更像是为了凸显那些能言善辩,机敏聪慧之士。

有意思的来了~

楚庄王在位约为公元前613年-公元前591年,齐威王在位约为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0年,楚庄王较齐威王早了二百多年。

《韩非子》成书则应在公元前236年之前,因为这一年李斯到韩国劝降,韩非将《孤愤》《五蠹》等篇章出示给李斯观看。

天下第七谁是英雄 一鸣惊人楚庄王(4)

韩非·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时间线来说,齐威王的年代距离韩非更近,如果齐威王确有与淳于髡隐对的逸事,那《韩非子》为什么没有采用此事迹,却用更为久远的楚庄王呢?

或许只有韩非本人才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