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节,可真的太难,太难,太难了!


疫情当前,春节档延后,窝在家。


除夕之夜,鼠年央视春晚,顶着疫情蔓延的压力,依然在不负众望中,准时为全球华人奉上一道除夕大餐。


虽然临时改为主会场直播、分会场录播的形式,三地同时共敲新年钟声的期待落空,但防治疫情的确迫在眉睫。意料之中。


可意料之外的,是鼠年春晚小品的不痛不痒、隔靴搔痒!


你的女王,也是我的女王


毋庸置疑,每年春晚最夺人眼球、最具话题性、最有笑料笑梗的,是极具通俗艺术魅力的相声、小品等语言类节目。


春晚三十余年,在这个全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晚会舞台上诞生了一代代“喜剧女王”。


从缅怀至今的赵丽蓉老师,到“白云大妈”宋丹丹,再到刁钻老太太蔡明。


在除夕夜,她们是全国观众心目中的搞笑女神,频出的金句流传新的整年。


还记得赵丽蓉老师吗?


这位操着唐山口音,慈祥可爱、风趣幽默老太太。


宋丹丹来春晚了吗 宋丹丹都不来了(1)


在《如此包装》(1995年)里,她踏上鼓点就是“Rap女王”,批评随意乱改传统评剧艺术的现代炒作。


在《打工奇遇》(1996年)里,她是挥笔写下“货真价实”四个大字儿的打工老年人,毫不客气地揭开不良商家的把戏。


在《妈妈的今天》里,她是能说能唱的解开生活乱麻的可爱母亲。


她独特的唐山话,抑扬顿挫、分不清声调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包袱”。再加上她以老年人的视角,对传统文化、流行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犀利态度与切实评点,正契合了大众文化勃兴中人们蠢蠢欲动的现代观念。


2000年,赵老师因病逝世。这位给亿万春晚观众带来笑语的“喜剧女王”在一片惋惜声中真正地谢幕了。


已登过21届春晚的赵本山,可谓是当之无愧的春晚“喜剧之王”。


他代表新时代的典型农民来了,一顶前进帽亮相在春晚舞台,质朴中透着那么一丝丝的狡黠,憨厚中流出那么一点点的倔强。


宋丹丹来春晚了吗 宋丹丹都不来了(2)


在赵本山的喜剧小品里,充满的是农村人对现代工业、城镇和知识分子的好奇、鄙夷与不屑的复杂感情。


《红高粱模特队》(1997)中从城里来的模特队教练,在赵本山眼里是“不能劳动”的十足懒汉。


“大忽悠”系列里略懂文化的范伟是被赵本山随意戏谑的老实人,就连出书的老伴儿也在《昨天今天明天》(1999)被他嘲弄与比拼。


戏谑、反讽、自我嘲弄,是本山大叔的“东北风”笑料催化剂。


如今,本山大叔也离开了春晚舞台。


就连他的搭档,也一一告别春晚舞台,从高秀敏、范伟、宋丹丹到小沈阳。


合作次数最多的宋丹丹,我们耳熟能详的“白云大妈”,也在鼠年除夕最后一次出席春晚舞台。


这一次,她不演,她唱。


宋丹丹来春晚了吗 宋丹丹都不来了(3)


临近春晚,宋丹丹接受央视新闻的采访时表示:“今年是最后一次上春晚,要把机会留给新人”。


宋丹丹,这位央视春晚舞台上的喜剧女王,也正式宣布告别春晚观众!


宋丹丹来春晚了吗 宋丹丹都不来了(4)


这些年,宋丹丹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喜剧形象。


《懒汉相亲》(1989年)是宋丹丹首次登临春晚舞台的作品,她的一句山东方言“俺叫魏淑芬,女,29岁,至今未婚”,让她一个傻里傻气、单纯质朴的农村女性形象深入人心。


小品中的关键道具“沙发、电视、三间大瓦房”,也及时地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渐趋追求的生活品质。


宋丹丹来春晚了吗 宋丹丹都不来了(5)


在《超生游击队》(1990年)中,她是进城农民工的超生媳妇。吐槽丈夫给孩子取的名儿:


“憋三天憋脸通红,起出个名字叫海南岛,这是人名啊?”

“老大没经验,老二呢,你给起个名叫吐鲁番。”

“老三更好嘞,起个少林寺。”

“老四还没生呢,你个歪名起好嘞,叫个啥兴安岭。”


宋丹丹来春晚了吗 宋丹丹都不来了(6)


身为黑土大叔的白云大妈,她金句频频:


“下蛋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欧耶!”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你太有才了!”


宋丹丹来春晚了吗 宋丹丹都不来了(7)


给中国观众带来无数欢声笑语的宋丹丹老师,可谓是当之无愧的“喜剧女王”。


面对媒体,她坦诚“到了该观风景不再是弄潮儿的年龄”。


她自知喜剧创作的不易,在综艺节目中也常鼓励新人刻苦训练、反复打磨剧作。


可这接力棒谁能接得住,是考验喜剧人的一道难题。


老一代喜剧人纷纷退隐江湖,就连前几年还在春晚与潘长江合作老伴儿的蔡明也不见踪影。


我们记得她在《追星族》中的首次亮相,那是1993年,年轻、活力、爱追时髦的小姑娘。


宋丹丹来春晚了吗 宋丹丹都不来了(8)


转眼就成了刁钻中透着点可爱,可爱中透着点自恋的老太太,道尽了老年生活的种种尴尬和希望。


宋丹丹来春晚了吗 宋丹丹都不来了(9)


前辈让位,新人就座。


麻花马丽和升级贾玲


似乎,接下接力棒的是“开心麻花”的马丽和自封为“女汉子”的贾玲。


马丽与沈腾,这对“开心麻花”话剧团队的灵魂人物和主要成员,数次登上春晚舞台。


凭借多年来在话剧舞台和电影银幕的的摸他滚打,“郝建”和“马主任”敏锐地嗅觉到喜剧小品针砭时弊的社会功能。


《扶不扶》(2014)戏谑社会中热议的老太太“讹人事件”,《投其所好》(2015)直面反腐倡廉议题,《占位子》(2019)中毫不客气地反讽互相攀比的学生家长。


鼠年的《走过场》,马丽在身怀六甲的情况下出演形式主义作风甚重的马主任。


宋丹丹来春晚了吗 宋丹丹都不来了(10)


“领导还没探望你,你怎么能好了呢?”

“肩带肘,肘带腕,腕带手,够”。


马丽虽然延续了她的标志性的夸张肢体动作和犀利语言,但稍显做作,对所抨击的部分政府官员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显得隔靴搔痒,不够力度。


又胖一圈的贾玲,今年带着她的团队张小斐和许君聪来了。


从相声起家的贾玲,是著名相声演员冯巩的得意门生。


她在2010年首登央视春晚,表演相声《大话捧逗》。随后几年的《啼笑皆非》《真假老师》都获得观众的阵阵笑声。


近年来,贾玲更是在各综艺节目中频频亮相,过足了综艺瘾。


可鼠年春晚,贾玲的表现就差强人意了。


宋丹丹来春晚了吗 宋丹丹都不来了(11)


在《婆婆妈妈》中,扮演婆婆的贾玲明显不够“老人味儿”,有种“倚胖卖胖”的感觉。


小品欲意表现家庭和睦的观念,却在一场硬要求下的争吵中化解。


且不说,引起戏剧高潮的动机生硬,化解矛盾的过程也无头无尾。几乎所有的包袱都集中在贾玲的刁钻上。


似乎,两位的“女王”宝座坐得不够稳。


新女王在南方?


的确,在历年春晚的小品中,南方语言甚至是具有南方地域特色的小品是少之又少。


浪漫爱情小品《喜欢你喜欢我》几乎全程都是四川话,着实让南方观众过了一把瘾。


谢娜扮演的大龄单身茶馆女老板,操着一口的南方话,与新演员肖战与鞠婧祎合作,算是过了一把春晚瘾。


“爱要勇敢说出来”的主题早已被蔡明和潘长江在《学车》中用过了。这一次不过是旧瓶装新酒而已。


宋丹丹来春晚了吗 宋丹丹都不来了(12)


出乎意料的是,这则小品却成为鼠年小品中热度最高的作品之一。


其重要原因仰赖于高颜值、高人气的肖战与鞠婧祎的上场。


借由古装网剧《陈情令》和东方卫视综艺节目《我们的歌》爆火的肖战,已然成为娱乐圈中的顶级流量小生。


同为四川人的国民美少女鞠婧炜,早在2014年,在SNH48总选举演唱会中脱引而出,参演了玄幻剧《九州天空城》、超级网剧《热血长安》和古装剧《芸汐传》《新白娘子传奇》等,积攒了不少宅男宅女等年轻粉丝。


从排练到登台,剧本虽然前后修改了40多遍,但呈现出一餐色香味俱全的喜剧菜肴可是太差强人意了。


喜剧小品多地域、多语言的尝试本没有错,但是如果不是靠笑料“包袱”和幽默语言,却靠人气和流量硬撑,怕不是可取的蹊径吧!


上海姑娘金靖在《机场姐妹花》的超夸张表演和笑起来眯成线的眼睛,让观众记住了这个“又丑又漂亮”的新喜剧演员。


《今夜百乐门》《演员请就位》《奇葩说(第六季)》《欢乐喜剧人》,非表演专业科班出身的金靖只能自己在实战中苦练喜剧表演功力。


但这一次,稍显用力过猛。


宋丹丹来春晚了吗 宋丹丹都不来了(13)


还记得陈佩斯与朱时茂这对黄金搭档的光辉岁月吗?


他们的无实物表演简直是教科书一般。尤其是,《吃面条》(1984年)中陈佩斯吸溜面条惟妙惟肖的样子,开创中国喜剧小品的先河。


宋丹丹来春晚了吗 宋丹丹都不来了(14)


没错,喜剧,是语言和肢体,在特定语境中的表达艺术。表演分寸的拿捏,是新喜剧演员练功的着力点。


喜剧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说,是在时代潮流中,对社会、对人生、对自我的调侃、戏谑与批判。


因为,喜剧小品它既仰赖于演员的表演技巧和人物魅力,也离不开观众的互动接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