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初中,我听过家长们反应最多就是,孩子跟在小学不一样了。成绩下滑、玩手机和不听话,是我听得最多的几个关键词。

低年级孩子家长如何陪伴孩子学习(父母该在家如何帮助孩子学习)(1)

作为老师,我不建议初中生听话,家庭教育的目的也不应该是听话,这个以后再说,本篇文章是《小学篇:父母在家如何辅导孩子功课》的姊妹篇,只谈如何提高孩子的成绩。

和小学不同,初中的家长更加焦虑,一方面要面临中考50%的普职分流,考不上普通高中就只能读中职,学技术,做工人;另一方面,孩子越来越不听话,学的知识他们又不懂,不能像小学那样辅导孩子功课,对孩子越发爱莫能助。

成绩下滑有原因

有很多父母把上初中的孩子成绩简单的归结为手机、不听话,其实是大错特错,这只是表象。小学成绩很好,初中下滑厉害的学生,最大因素是没有转变学习方式,初中的学习方式是以理解为主的,而小学则以记忆为主。

对于听话的孩子来说,小学基本都不会学得很差。但单纯听话,面对更难的初中知识拼记忆,似乎没有什么作用了,尤其是学习数理化这样的理科。

那为什么有部分学生没法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呢?是不知道吗,不是的,我起码给班上的学生不下3遍,他们的起色仍不大。

低年级孩子家长如何陪伴孩子学习(父母该在家如何帮助孩子学习)(2)

最大的原因是他们缺乏学习的动力,不自觉。理解式记忆最大的特点就是要主动,自己不懂能够主动去思考到底是哪里不懂。

老师讲什么记什么,这是很难学好数学和物理的,我们可以记住公式、定理,但不可能记住每道题的答案,数学和物理都需要去探索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孩子的自觉性是怎么消失的

有一次家访,一位杨妈妈给我分享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在小学的时候,她的孩子看到同学去练跆拳道,他觉得很帅,跟妈妈说也想去学习跆拳道。

杨妈妈觉得儿子学了跆拳道之后,可能会好勇斗狠,容易惹事,就没给他报名。

后来,上了初中之后,杨同学变宅了,尤其是疫情之后,就更加宅了,只要有手机,在家一个月都行。这个时候,杨妈妈提出要让孩子去报跆拳道的课,结果被杨同学拒绝了。

孩子想要成长的时候,不会等教育者准备好才开始,也许当教育者准备好后,受教育者那份想要成长的热火已经被扑灭。

低年级孩子家长如何陪伴孩子学习(父母该在家如何帮助孩子学习)(3)

既然不能打压,那一味纵容、溺爱就可以吗?

相比于喜欢干涉孩子的杨妈妈来说,阮妈妈对孩子可谓是百依百顺,尤其是想到自己在外面做生意,不能陪孩子。为了自身愧疚,对孩子在金钱、物质上疯狂弥补,一万六的高配置电脑,给初中的儿子说买就买。身上的名牌衣鞋、手机各类就更不用说了。

显然,这种教育方式也是不行的,这容易让小孩缺乏持久性,对困难低头,在学习上缺乏韧劲,因为他得到东西太简单了。

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

有一本书叫《正面管教》,提出要温和而友善的拒绝,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中庸,不偏不倚地教育孩子。但在实际的操作中,这几乎是一句废话,怎样才能算是不偏不倚呢,如何才能中庸呢?

对这个问题,日本阿德勒心理学研究大师岸见一郎说得要简单的多,“要有不管教的勇气,要能够平等而尊重的对待孩子,居高临下的评判。”

初中生,在身体上其实已经跟成年人差不多了,但在心理上还非常不成熟。这个时候,骗他们已经骗不到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方面孩子都比我们懂得多。

不论是上文中的杨妈妈,还是阮妈妈,在面临相似的问题时,都可以问自己一句:如果是对待10后的孩子,自己会不会这样对待孩子。既然为人父母,就是想要孩子成长,那就将他当成长大之后样子对待就可以了。

尊重孩子的一个前提就是能够让他们承担自然后果,父母不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强加因果。

父母过度焦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妈还经常说要让番茄(11个月打大的儿子)考清华北大呢?我和阿燕(夫人)都说我们两个人都是一个普通二本,番茄能考上一本就非常满意了。

低年级孩子家长如何陪伴孩子学习(父母该在家如何帮助孩子学习)(4)

如果放不下自己那颗望子成龙的高期望内心,那还不如自己去努力成为那条龙,那只凤。去追求自己的人生和梦想,不要把压力放到下一代身上,他们自有他们的使命。

对初中的教育,补习功课已经力不从心了,那父母就把精力放在扫清孩子学习障碍上吧,尽量做到帮忙而不添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