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

最近,有个正在减肥过程中的小伙伴问小编。他说他最近正在努力减肥,他在过程中按照营养搭配的方式保证了基本热量摄入,但却还是很容易感觉饿。

他很好奇,在满足了基本热量补充的情况下,饿的感觉是怎样产生的?

今天小编就用几分钟时间,带大家了解下,从身体激素分泌的角度来说,已经摄入基本热量后,饥饿感到底是怎么来的?

减肥过程中,人内心充满了对奖励机制的渴望。

很多时候,对于处于减肥过程中的朋友来说,内心的心理机制大多是不够快乐的。

因为,科学的减肥方式,通常都倡导用合理又富有营养的饮食结构与一定量的运动来完成减肥的过程。

减肥运动释放多巴胺(多巴胺与内啡肽的区别决定了运动对减肥的重要性)(1)

而很多肥胖的朋友通常都是热爱美食的吃货,所以,减肥的过程对很多人来说都是痛苦的,而不是快乐的。

小编在这里也可以下一个很重要的定论,那些口感口味好,可以被称作美食的食物,通常都很难避免高热量、高脂肪甚至高胆固醇。

所以,在缺乏快乐感与满足感的减肥过程结束后,大部分人还是会开启自己忍耐已久的味蕾,重新开始美食之旅。这也是大部分人减肥总是失败的原因。

所以,我们下面就花几分钟了解下,构成人类大脑中的这套奖励与满足机制是怎样运作的?

几种内分泌激素成就人类大脑的奖励机制

人类的大脑是十分神奇的,它自带一套有自我激励性质的奖励机制。而这套奖励机制由多巴胺、内啡肽、血清素、催产素共同作用下构成。

减肥运动释放多巴胺(多巴胺与内啡肽的区别决定了运动对减肥的重要性)(2)

  • 让你产生快感与容易上瘾的多巴胺

其实,让人类产生兴奋、激动甚至上瘾的情绪与欲望的直接原因是大脑分泌的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

当某件事能给我们带来快乐时,就会激励和促使我们下次还想再经历,从而形成一项多巴胺回路,成瘾的机制也与此类似。

减肥运动释放多巴胺(多巴胺与内啡肽的区别决定了运动对减肥的重要性)(3)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这种脑内分泌物和人的情欲、感觉有关,它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

当多巴胺水平偏低时,人就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当多巴胺的水平更低时,就会容易陷入抑郁情绪。

但形成怎样的多巴胺回路,就完全取决于我们平时养成的习惯了。打个比方说,有人对运动上瘾,这就会形成持续运动产生多巴胺的回路。

而很多肥胖的小伙伴都会有一种习惯,就是碰到不喜欢吃的,就不会觉得饿,而碰到喜欢吃的还很容易吃多,这正是因为很多肥胖的小伙伴对美食已经上瘾,同样也已经形成相应的多巴胺回路。

可以说这是大部分减肥过程中的人,明明已经吃下了补充能量的食物,却还是会感觉饿的根本原因。当然,这也是很多人减肥之后又会反弹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里小编也可以顺便带大家回想下,人类大部分成瘾的行为对我们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比如,赌博成瘾,酗酒成瘾,药物成瘾等等,大多属于弊大于利的行为。

所以,只是靠多巴胺带来的快感,人是无法真正实现快乐减肥的。那么,怎样能够让减肥过程不那么容易感觉饿,减肥后又不易反弹呢?我们下面可以看看内啡肽和血清素。

  • 需要一定的付出才能得到回报的内啡肽与血清素

内啡肽是由大脑垂体分泌的一种大分子肽类物质。内啡肽属于“先苦后甜”型物质,一般当人的身体经历疼痛后会产生,所谓生于苦痛又能止痛。

减肥运动释放多巴胺(多巴胺与内啡肽的区别决定了运动对减肥的重要性)(4)

运动后会产生内啡肽,剧烈运动后体内的“内啡肽”水平会升至安静时的8倍。“内啡肽”是由人的脑垂体腺分泌释放的一种激素,具有很好的镇痛作用,与吗啡类似,但作用强度比吗啡强约200倍。

有研究认为,中等偏上强度的运动,比如游泳、跑步、登山、骑车、健身等,运动30分钟以上才能刺激内啡肽的分泌。

但内啡肽的产生机制决定了,它和多巴胺最大的不同是,它不会让一个人形成成瘾机制。但它产生后,所带来的愉悦时间持续更长。

而血清素的产生机制与内啡肽类似,有研究证明经常运动的人头脑思路会更容易保持清晰状态。这也是身体带给有持续运动习惯的朋友们的一种奖赏。

总之,多巴胺为我们提供快感,但这种快感很容易被满足,而且容易成瘾的同时,来的快去的也快。

而小伙伴们真的希望减肥成功又不反弹的话,那让自己养成持续规律的运动的习惯,身体会产生更多的内啡肽与血清素奖励给我们。既帮助我们获得身心健康,又防止了减肥出现反弹,这是真正两全其美的选择。

我是健身驿站站长,欢迎评论区留言探讨,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