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对舒适和“回归大自然”的要求,真皮制品备受人们青睐,同时也对皮革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皮革轻、薄、软,有丝绸感,真皮感强,染色牢固并具有防水、防污、耐光、耐洗等特性。而要赋予皮革产品上述的质量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又取决于制革加工过程中所用的化工材料,所以选择适宜的皮革软化剂对提高皮革质量、缩短生产周期、简化工艺起着重要的作用。

皮革软化护理剂哪个品牌的好(皮革软化剂工艺起着重要的作用)(1)

皮革软化剂工艺起着重要的作用

国内外皮革化学品生产概况国外生产皮革化学品历史悠久,如德国的巴斯夫公司建立于1865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生产皮革化学品的公司众多,其中以德国巴斯夫、拜耳、赫司特、亨克尔、波美公司;美国的罗姆哈斯公司,英国的霍森公司,法国的库尔曼公司,荷兰的斯塔尔公司以及在我国青岛新成立的德瑞公司最为有名。这些国外的皮化公司生产基础好,技术水平高,产品品种多,产量大,性能优异,质量稳定,各国的制革厂都乐意使用他们的产品。相比之下我国的皮革化工工业发展较晚,起点低。60年代以前,我国的皮革化工基本处于空白情况,仅有硫酸化蓖麻油、揩光浆等少量品种生产;70年代在轻工系统中出现了以北京皮革化工厂、上海皮革化工厂为代表的二十多家化工企业;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皮革工业的重心逐渐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的皮革化工工业也随之得到迅猛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现在全国已有200多家皮化厂在生产各种皮革化学品,1992年总产量已达5万t,产值接近3亿元,利税约6000万元,1995年总产量达12万t,2010年体系规模相对完善。

就目前我国皮革化学品的发展水平来看,仍与国外有较大差距,突出地表现在产品品种少,配套性差,质量低且稳定性差,产品更新慢,研制周期长。我国目前生产的皮化产品中有40%以上属于10年前的产品,绝大多数产品是低、中档产品,仅有少数产品性能接近国外2000年代后期水平。

从皮化工业的发展来看,主要存在两个制约因素:①是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太多,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较少,某些专用皮革化学品仍属空白;②是皮革化工企业的规模化程度低。绝大多数皮革化工厂生产设备陈旧落后,多数为1000L以下的反应釜,设备容量小,生产效率低。而国外生产企业大部分为10t以上的反应釜,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由于国内生产企业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因而在新产品的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投入不足,影响到企业发展的后劲。

皮革化学品一般可以分为鞣剂、加脂剂、涂饰剂、专用助剂、专用染料五类,皮革软化剂是很有发展前景的一类精细化工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