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耕节龙抬头:

农村称的龙抬头节亦即每年的农历2月初2,农事上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传统的民间节日。

龙是指天干地支28星宿中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所以人们就把它称为“龙抬头”。

实际上龙为虚化之物,人们都没有见过龙到底长啥样,于是有了各种想象。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龙是鳞中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潜渊。这样,在人们的脑海里,龙是 凶 猛之物,可主 宰 自然,福佑人的财及身体健康。

图片:春耕春种示意图

龙抬头接财水放到什么时候(春耕龙抬头三把灰)(1)

龙抬头接财水放到什么时候(春耕龙抬头三把灰)(2)

每年的春季来临之后,随着气温回升,万物逐渐复苏。各地的雨水就慢慢地多了起来,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

为了祈求一年的丰收和身体健康,人们就在龙角星从地平线上升起的这一天(约农历的2月初2)开始对龙进行祭祀。除了吃,住,行有一定的讲究外,还开展相应的娱乐活动来祭 龙 祭 社。

春耕龙抬头节的民间传说:

民间龙抬头节的来源传说有3个版本:亦即小龙贪玩迫雨说,伏義春耕说,龙王释放说。

小龙贪玩说讲的是古时汉中久旱无雨,玉帝应民意命东海龙王之子降雨。小龙贪玩误入内河。激怒喷青悬崖降水,并与之较量惨败无赖被逼降雨。因时为农历二月初二而得名龙抬头。

伏羲氏乃三皇五帝中的地皇,每年要在农历二月初二这天重农桑务,让女娲皇娘送饭,必御驾亲自耕田。后来黄帝,炎帝及尧舜禹等人纷纷效法。至周武王时已作国策固化机制,命百官耕种土地以示平民勤劳耕种。

图片: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龙抬头接财水放到什么时候(春耕龙抬头三把灰)(3)

龙抬头接财水放到什么时候(春耕龙抬头三把灰)(4)

龙王释放说中讲的二月二龙抬头,发生的时间则是在大唐女皇陛下废唐立周后。因世象违离了玉 帝 旨意,令龙王三年不降雨而致天下土地严重干涸枯渴。

天旱致民饿殍遍野,龙王为惨状动情偷降大雨引玉帝发怒而将龙王压于山下。为谢龙王降雨恩情,在黎民百姓共同求情下于农历二月二日释放归海。

俗话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可见水分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是多么的重要,是农业增产丰收的物质基础。

从龙抬头的这3个起源故事来看,核心问题都是水的问题。只是在那些科技落后的年代,人们没有更好更有效的措施来解决或左右降雨问题,便虚化了龙的故事。

春耕节龙抬头中的有关民间习俗:

现在人们科技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对自然界中的有些自然现象也有了科学解释,所以对龙抬头节中的有关民间习俗逐渐淡化。但是在清江鹤孩提时代,春耕节龙抬头却是很隆重的时间节点。

图片:剃喜头和剃龙头

龙抬头接财水放到什么时候(春耕龙抬头三把灰)(5)

龙抬头接财水放到什么时候(春耕龙抬头三把灰)(6)

农村要在这一天开展很多有意思的祭祀活动来祭龙 祭 社,以保一年农作物增产增收(实际证明是不行的哈)。

一是“三把灰”必须撒。

就是用农村灶火螳里的柴火灰在门前,院坝,水井边三个地点各撒一把灰。

门前的灰要撒在大门口,寓意拦门避灾(自然灾害),福佑五谷丰登。院坝的灰要撒成园形轨迹,农村叫围仓或打灰圈,寓意阳光明媚,辐射充足(不缺阳光)。实际上是日照时数之义。水井边的灰要围井一周地撒,称为引龙回。寓意水井不干涸(估计以前的水井经常干涸),种庄稼不缺水,一年可风调雨顺。

二是采龙气剃龙头求好运:

采龙气就是在农历二月初二这天卯时起床(这个时间节点最吉顺),出门向东100米深吸5口气,代表“财福运喜安”5个字5个方面的寓意。不用细说,你知道是什么意思。这就是“采龙气”。

图片:烙的春饼

龙抬头接财水放到什么时候(春耕龙抬头三把灰)(7)

龙抬头接财水放到什么时候(春耕龙抬头三把灰)(8)

剃龙头主要说的是男同胞们的事。因为人们一年到头(特别是男同胞)都很忙没有时间理发,到了年末岁初要过节日,不能油头垢后。于是一般就在上一年的最后一个月要理一次发,保持妆容焕新,祈福一年好运。

如果腊月不理发,那么在农村正月里是不可以理发的。据发是男同胞在正月理发,育的水秧(过去水稻育种都是在水田里育秧苗,没有水稻旱育早发一说),易生青苔和浮漂,干扰水稻秧苗生长(易发苗床病害)。若影响大的话,恐不保大田移栽基本苗。

见于这些原因,所以男同胞们若不在腊月理发,就要拖到翌年的农抬头这天来理发。

从年龄上来说,小仔男娃在龙抬头这天理发唤着“剃喜头”。只有从事农业种植的男同胞们或所有成年男丁理发才称为“剃龙头”。

三是家家户户都要做烙饼炒虫击梁活动。

这个烙饼又叫春饼。是用葱蒜与糯米面粉揉混而烙成的糯米大饼。

饼亦即龙鳞,吃春饼又叫“撕龙鳞”或“撕龙皮”。预示一年风调雨顺,阳光辐射充足,一家和睦团圆相处。

图片:炒虫的豆类

龙抬头接财水放到什么时候(春耕龙抬头三把灰)(9)

龙抬头接财水放到什么时候(春耕龙抬头三把灰)(10)

不过,有的农村不吃春饼,而是改吃猪头肉。吃的方式不是炒而是炖。至于是何讲究,无从考证。

而炒虫也是农村在龙抬头节要做的事。所谓炒虫就是将自家的玉米,豌豆,黄豆,胡豆,四季豆,峨眉豆等混在一起放在炉上炒熟。炒得愈黄(不糊为宜)愈好。那么来年的庄稼地里就会没虫害或少虫害(实际上是不现实的)。

真正的原因是过了春耕节和惊蛰,各种昆虫害虫慢慢出蛰开始危害活动。有些昆虫害虫不但危害农作物,而且还危害人的身体健康。为了驱避各类虫害,所以要“炒虫”。

春耕节击梁就是用木棍或竹竿敲击房梁,以惊走蛇蝎等物对人的毒害,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的地方以击案桌,或击火炕沿,锅台,或击门墩(又叫门斗)以代替击梁。其意思和内容大体一致。

所以农村在春耕节就有了击梁的民谣:二月二敲梁头,大仓满嗱小仓流。二月二击案桌,打的粮食没处搁。二月二击锅台,满地圆宝滚出来。二月二击门墩,坐起不做也生金。

图片:灶台与火炕

龙抬头接财水放到什么时候(春耕龙抬头三把灰)(11)

龙抬头接财水放到什么时候(春耕龙抬头三把灰)(12)

四是湖畔河边娱乐祭 龙 祭 社:

将家中煮熟的米饭肉团做成圆子,焚香,把点燃的蜡烛插在用萝卜挖成的小油灯上,放在湖水(河水)中,为龙 照 路,同时把圆子撒入水中,以祭 龙。

有的地方还要在有土地庙的地方开展娱乐活动,以祭 社(一说是庆祝土地公公生日)。以祈龙 神 土地兴云化雨,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五是包龙耳吃龙须面:

包龙耳一说是包饺子一说是包馄饨。吃龙耳又叫吃龙眼吃龙珠。

龙须即农村的面条,吃龙须亦即吃面条。龙须面因此而得名。

寓意祈龙行云布雨,广洒甘霖,佑人健康,祛除百病。

结束语:说了这么多,关于农村春耕节习俗,其实是人们在科技不发达年代面对各类自然灾害的噬略,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规避或控制各种风险。于是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丰收的愿景,它仅仅只是农业生产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已。

图片:吃龙须面

龙抬头接财水放到什么时候(春耕龙抬头三把灰)(13)

龙抬头接财水放到什么时候(春耕龙抬头三把灰)(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