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整个珠三角地区,城市更新铺天盖地,深圳是城市更新最早的实验场,有着成熟的的政策体系、管理体系和实操体系。

东莞紧邻深圳,是继深圳之后又一个城市更新的热点城市,自2016年起开始进入了深度实践期,在深圳的经验之上,结合自身的特点,做了一些优化和提升,条件要求会更多一些。

惠州也是紧邻深圳的城市,但城市更新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个当然与惠州的城市特点、发展思路以及市场热度有着必然的联系,有了深圳、东莞的前车之鉴,惠州的城市更新体系的建立也显得容易许多,在吸取了深莞的优点之外,惠州也结合自身的特色进行了改进,要求更为严格。

今天,我们主要是针对深圳、东莞、惠州三个城市在城市更新项目的前期工作内容、城市更新基本门槛和相关条件要求,进行系统梳理和对比分析,以立项前的前期工作为核心,需要分析哪些条件,以及有什么具体的要求,这篇文将会做详细描述。

深圳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在哪里公示(更新门槛要求深圳)(1)

1.前期工作内容

首先,在前期工作的开展上,步骤略有差异。

深圳,前期工作(到立项前)的开展主要包括项目拓展、申报主体确认、意愿征集、其它立项申报材料准备。

项目拓展是开发主体自行研判要不要拿这个项目,如果确定要拿的话,就先要成为申报主体,按照相关流程规定进行确认。然后申报主体按照政策相关要求,进行项目立项材料准备。

个别区在立项前有一些主管部门审查事项,如龙岗区要先进行范围划定,再如坪山区会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均是更新主管部门对项目是否符合更新条件进行初步把关,避免申报主体无效和反复工作,对政府和市场主体来说是双保障。

东莞,前期工作主要包括项目拓展、标图入库、前期服务商入选和前期工作开展(单一主体挂牌招商项目)。

项目拓展主要是开发主体自行研判,确定要不要拿项目?如果确定拿的话,那就要先从前期服务商做起,按照相关流程确认为前期服务商,之后以前期服务商的身份进行标图入库、单元划定方案编制、核查和确认不动产权益、征询不动产权益人的意愿、拟定拆迁补偿方案、确认政府(集体)综合收益、编报挂牌招商方案等前期工作。

深圳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在哪里公示(更新门槛要求深圳)(2)

惠州,目前市层面的“三旧”改造实施办法尚未正式出台,惠阳区层面出台了城市更新实施办法,我们主要借鉴的是惠阳区相关办法进行对比研究。

深圳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在哪里公示(更新门槛要求深圳)(3)

前期工作主要包括更新单元计划可行性分析报告编制、更新单元实施方案编制,由镇人民政府公开招标选取前期服务商进行前期工作。当然前期也是需要开发主体进行项目拓展研判的,确定拿这个项目,那就需要竞选为前期服务商之后,开展上述的前期工作。

更新单元计划可行性分析报告主要包括标图入库、单元划定、规划评估、现状调查、更新意愿、拆迁补偿、利益共享、实施方案等内容的必要性结论和建议。

这个分析报告是计划审查的核心。

2.更新门槛要求

项目拓展阶段是城市更新的第一步,至关重要。只有对项目所在城市的城市更新政策非常熟悉,才能找到优质的项目,避免入坑。

那么一般在做项目选择时,需要看哪些条件呢?

1、东莞和惠州先看能不能入库?深圳有一些硬性指标要求。

东莞和惠州要先做标图入库,判断项目是否符合标图入库条件,是衡量一个项目能否进入改造门槛的基本要求,而深圳无标图建库环节,但有一些类似的硬性要求。

标图入库的条件,基本上沿用省的标准,由三个条件,一是土地利用规划为建设用地,二是土地利用现状(二调 最新)为建设用地,三是2009年12月31年建成(核对2009年影像图),上盖物基底面积占入库单元地块面积比例达30%以上。同时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即可入库。还有一些特殊情形,就不在赘述,可自行查看相关政策。

惠州除了符合标图建库的条件外,还有建筑年限的要求,这一条跟深圳的要求差不多。深圳不强调标图建库,但有建筑年限的要求和合法用地指标要求。

建筑年限方面,惠州和深圳的要求一致,旧住宅区20年,旧工业区、旧商业区15年,同时旧工业区可以适度放宽要求。东莞除了标图建库里的要求外,没有特殊要求。具体要求可见下表:

深圳

东莞

惠州

旧住宅区20年;

旧商业区、旧工业区15年(未满15年,但是因规划统筹或者社会公共利益需要的,可以纳入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单元计划)

2009年12月31日之前已建成

旧住宅区20年;

旧工业区、旧商业区15年(因产业发展、规划统筹和公共利益需要等原因,存在特殊项目可放松建成时限。)

深圳的合法用地指标要求一般为60%,坪山中心区特定区域要求为50%,重点更新单元最低为30%。合法用地这块需要解释一下,合法用地主要包括:合法国有土地、城中村用地(包含非农)、旧屋村用地、纳入房地产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用地、经处理的历史遗留违法用地,这些土地当中,除了旧屋村外,都是有证的土地,旧屋村是要经过一定的程序进行认定的,所以也可以认为是合法的。其余基本为违法建筑。

东莞和惠州在权属这块只是强调产权清晰,但并未有指标量化要求。

2、改造范围有规模大小的最低要求

深圳和惠州在改造范围规模上,门槛相对较低,分别为1公顷、3公顷。

东莞在工改项目上没有最低门槛要求,但在居商类、产城类改造上,要求较高,最小150亩(10公顷),同时鼓励做大,像大型改造片区或者头雁计划,都是比较大规模的改造项目。

深圳

东莞

惠州

(1)拆除范围的用地面积应当大于1公顷;

(2)重点更新单元,特区外30公顷,特区内15公顷

(1)更新单元面积原则上不小于150亩,不超过500亩。

市区(莞城、东城、南城、万江街道)、石龙镇范围内的更新单元面积可适当降低。政府主导改造、传统产业类改造(即“工改工”)、公益性改造及其他市政府特别批准的更新单元不受面积限制。

(2)大型改造片区,面积不宜超过1500亩。(3)头雁计划项目,产业类单元、产城融合类单元一般应为1000亩以上, 镇街改造核心区范围的要在500亩以上。

单项改造用地范围原则上不宜小于3公项

3、都有需位于专项规划的改造区域内的空间要求

在这点上,三个城市基本一致,体现了城市更新从专项规划到单元规划的传导和统筹作用。更新专项规划层面,会确定哪些区域需要改造,改造总量、时序等内容,单元规划在专项规划的引导下有序进行。

深圳和惠州所有项目均要求在改造范围内,东莞居商类项目必须在,而工改项目放得比较宽,可以不受区域限制。

除此之外,深圳还有不在城中村综合整治分区这个特殊要求,如果项目在拆除重建区,但在城中村综合整治分区内,也是不能进行改造的。

深圳

东莞

惠州

(1)应位于各区城市更新五年专项规划确定的拆除重建类空间范围内,允许误差浮动10%。

(2)城中村应位于城中村总体规划划定的综合整治分区外。

更新单元原则上应位于专规确定的更新改造区域内。

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正,但超出更新改造区域部分占单元总面积比例不得大于10%。

更新为工业(不含新型产业用地和产业转型升级基地)或仓储用途的不受该比例限制。

应位于“三旧改造”专项规划改造范围内

4、不要核心规划、管控要素有较大冲突

主要是指不要在城市总体规划的禁止建设区域、不要与城市四线管控有冲突,这些属于底线管控,如果项目与其冲突太大,则基本无可行性,这一点,三个城市是一致的。

5、都要满足权利人同意改造的意愿比例要求

三个城市在更新意愿比例上都有一定的要求,惠州和深圳的要求基本一致,东莞的要求相对较高。

深圳

东莞

惠州

(1)用地为单一地块的,应当经全体共同共有人或者产权份额3/4以上的按份共有人同意,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应当经专有部分面积占比3/4以上的物业权利人且占总人数3/4以上的物业权利人同意,其中旧住宅区所在地块应当经专有部分面积占比95%以上且占总人数95%以上的物业权利人同意;

(2)用地包含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地块的,每一地块物业权利人更新意愿应当符合前项规定,且物业权利人同意更新的面积不少于总用地面积的80%

权益土地面积合计占比和人数合计占比均达90%以上的不动产权益人书面同意

(1)用地为单一地块的,应当经全体共同共有人或产权份额3/4以上的按份共有人同意;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应当经专有部分面积占比3/4以上的物业权利人且占总人数3/4以上的物业权利人同意;

旧住宅区所在地块应当经专有部分面积占比95%以上且总人数95%以上的物业权利人同意。

(2)用地包含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地块的,每一地块物业权利人更新意愿应当符合前项规定。

(3)用地为旧村庄的,应当经村集体大会表决同意进行城市更新,且同意人数占村集体人数95%以上。(惠阳区城市更新实施办法)

结语:上面的一些条件基本上是门槛要求,但是在实际的项目拓展中,对于标图入库、规模、空间要求、核心规划条件这些内容是很好判断的,但是更新意愿情况,需要做了深度的调查摸底工作才可以得出的,如果要初步判断项目的可行性,这一个条件可以先不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