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漠一

即将到来的十一国庆假期,最让人期待的电影,毫无疑问是《我和我的家乡》。

颇有呼应的是,去年的《我和我的祖国》,同时集齐了华语电影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批导演:陈凯歌、张一白、管虎、薛晓路、徐峥、宁浩、文牧野,涵盖了从第五代到新青年导演的作者序列,也让我们看到了华语电影在这些年来的发展图谱。

到了今年的《我和我的家乡》,依然延续了去年集体创作的路径,由张艺谋担当总监制,宁浩担任总导演,张一白担任总策划,导演层面,则是宁浩、徐峥、陈思诚、闫非&彭大魔、邓超&俞白眉分别执导五个故事。

一看这些导演,简直是喜剧天团的组合,相比起《我和我的祖国》这种注重历史的叙事,《我和我的家乡》则是以地理空间为界来展开故事,很适合发展不同地域性的喜剧。

邓超我和我的家乡广州见面会(看完我和我的家乡邓超这部分)(1)

不同于此前的单人执导一部短片,我们能看到这次的导演中有邓超&俞白眉、闫非&彭大魔这样的联合导演模式,之前作品的票房成绩,也都证明了他们在喜剧上的能力,比如邓超、俞白眉的《银河补习班》,又或者是闫非、彭大魔当年的《夏洛特烦恼》。

联合执导有自己的优势,比如邓超、俞白眉这样的老搭档,就会因为邓超的导演兼主演有更多不同。

除了合作上的共进退和互补之外,同时兼任幕前创作和幕后创作的邓超,拥有多重的创作者身份,这让他能够更无缝、更完整地传达创作的本意,甚至是造成某种叠加效应,为作品激发出更多的神来之笔时刻,《银河补习班》中,他饰演的父亲为孩子补习的那些励志又动人的场景,就是证明。

邓超我和我的家乡广州见面会(看完我和我的家乡邓超这部分)(2)

到目前为止,《我和我的家乡》已经发布了三个单元的预告,以地域为划分,呈现不同的家乡。

在宁浩执导的《北京好人》中,葛优继续饰演了张北京这个角色,整部预告片,除了大家印象中的那种「京味儿」之外,还有一种市民的烟火气。

邓超我和我的家乡广州见面会(看完我和我的家乡邓超这部分)(3)

而陈思诚执导的《天上掉下个UFO》里的贵州,则有种黑色幽默的既视感。

黄渤的表演充满了贵州人特有的那种韧劲儿。王宝强 刘昊然的搭配,村里出现UFO似真似假的谜团,也让人联想到「唐探」系列营造的那种悬疑喜剧的混合类型。

邓超我和我的家乡广州见面会(看完我和我的家乡邓超这部分)(4)

而昨天刚刚发布的,邓超和俞白眉联合执导的《回乡之路》单元预告,则在延续了二人最擅长的喜剧创作的同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最接「地气」的家乡。

这里的「地气」,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家乡的过去。家乡对于安土重迁的中国人来说,总是有着特殊的、厚重的意义。

邓超我和我的家乡广州见面会(看完我和我的家乡邓超这部分)(5)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也写过,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这里的「土」,指向泥土,一面是我们从农耕时代发展出来的经济与文化,一面也是赖以生存的土地和家乡,也牵涉到乡邻文化对中国人的意义。

我们通常只有在远离家乡的地域,以漂泊的游子身份,才会用一种怀恋的语气谈及它,并称之为「家乡」。或许也是因为这种怀念的情绪,家乡经常会被美化为一种理想、温暖、美好的港湾。但现实是,家乡并不一定那么美好,比如几十年前的老家,肯定相对现在而言是落后的、不那么现代化的。

邓超我和我的家乡广州见面会(看完我和我的家乡邓超这部分)(6)

关于这一点,每年春运回乡大潮时,城市青年不再适应家乡生态的讨论就是证明。换句话说,这其实是现在的我们,已经不太能适应家乡的过去。

诚实面对家乡,其实也就是诚实面对过去的自己,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而在《回乡之路》这个单元里,邓超和俞白眉则以一种充满诚意的回望姿态,去诚实面对了家乡最开始的、过去的样子。

邓超我和我的家乡广州见面会(看完我和我的家乡邓超这部分)(7)

《回乡之路》把故事背景放在了中国四大沙漠之一的毛乌素沙漠,一个黄沙漫天的不毛之地,这就跟我们想象中那种家乡的温暖熟悉很不一样,但又会勾起一种关于故乡「过去的样子」的感怀。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邓超和俞白眉,想要给大家展示的另一种家乡的样子。

邓超我和我的家乡广州见面会(看完我和我的家乡邓超这部分)(8)

邓超和俞白眉本来已经是很成熟的喜剧作者,有自己很完整的喜剧表达方式,撑起一部喜剧作品完全足够。

但这对他们来说不够,于是在《回乡之路》里,他们网罗了好些不同的喜剧创作者。

闫妮在里面饰演一个女老板,因为情景喜剧被大众熟知的她,有自己略为夸张化、注重即刻的喜剧表演节奏,这跟邓超以前在喜剧表演中那种沉浸性的表达方式很不同。王子文身上的那种古灵精怪,又是很邻家气息的喜剧路线,再加上贾玲的特别出演,有种女性群像的感觉。

邓超我和我的家乡广州见面会(看完我和我的家乡邓超这部分)(9)

而主演中的王源,以前几乎没怎么演过喜剧,这也很考验邓超调教演员的能力。

你可能从来没见王源这么接地气的样子,他在片中饰演的角色是小韩老师,但在预告片里,似乎临时充当了一下导游,说介绍词的时候看起来像个新手,某种程度上,跟他做喜剧演员的经历倒是构成了吻合,有了种戏里戏外呼应的喜剧效果。

邓超我和我的家乡广州见面会(看完我和我的家乡邓超这部分)(10)

你还能在演员中看到不少舞台、剧场出身的喜剧人,像是苗阜、岳云鹏这样的相声演员。

他们的喜剧路线也很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说可能会更注重抖包袱的节奏,又或者是很看重喜剧呈现里的互动。

邓超我和我的家乡广州见面会(看完我和我的家乡邓超这部分)(11)

吴京饰演的陕北老板,看起来让邓超的角色破费不少——

邓超我和我的家乡广州见面会(看完我和我的家乡邓超这部分)(12)

孙俪客串的空姐,对邓超的角色毕恭毕敬,又和她与邓超在银幕内外的关系构成了反差式的喜剧。

这么强大的演员阵容,再加上代乐乐、梁超、岳红这些实力派演员的特别出演,用粒粒皆星来形容《回乡之路》,真的一点不夸张。

邓超我和我的家乡广州见面会(看完我和我的家乡邓超这部分)(13)

不过表演的重头戏,肯定还是压在邓超身上。

他在片中,饰演的是一个叫做乔树林的陕北汉子,在看预告片之前,你很难想象到出身江西的他能演出陕北的粗犷,毕竟这两个地方的气质太不一样了。

为了演好乔树林,邓超花了很大的精力学方言,还专门增肥,开玩笑说「《回乡之路》也是增肥之旅」,就是想让自己由内到外都变成一个陕北人。

邓超我和我的家乡广州见面会(看完我和我的家乡邓超这部分)(14)

但饶有趣味的是,在预告片中,我们却看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乔树林。

一个是治沙时,扶着钻头的乔树林,晒得黝黑,手臂上的肌肉仿佛涂了油彩,脸上有种沟壑感,眼神中透出的粗砺,好像他就是从这片黄土里长出来的一样。

邓超我和我的家乡广州见面会(看完我和我的家乡邓超这部分)(15)

而在回乡路上的时候,乔树林又变成了带着墨镜,操着一口陕北普通话的乔老板。

他想要搞定闫妮饰演的角色,怎么看怎么像油腻的骗子,但也很让人好奇,他的这个「欺骗」背后的真正理由。

邓超我和我的家乡广州见面会(看完我和我的家乡邓超这部分)(16)

这也不仅让人想到邓超在增肥的时候说的,希望自己「身体里多一些当地的油水」的双关之意。

这两个乔树林之间的巨大差异,也让人很好奇真正的乔树林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他真的是一个骗子吗?

邓超我和我的家乡广州见面会(看完我和我的家乡邓超这部分)(17)

《回乡之路》讲「回乡」,但预告片却在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这片沙漠是个人人都想「走出去」的地方,并且走了就不要再回来了。

这种出去和回来的背后,透露了我们对家乡天然的、难以割舍的感情,甚至想要改变家乡的那种冲动和责任感。

邓超我和我的家乡广州见面会(看完我和我的家乡邓超这部分)(18)

要改变家乡,有很多种方式。有的人选择走出去,成熟以后再归乡,那也是一种改变。有的人则选择留在原地,用自己的成长陪伴家乡的成长。就像片中写到的毛乌素沙漠这样,现实中,是一代又一代的治沙英雄留在那里,让黄沙漫天的陕北改变了模样。

很早就出来打拼的邓超,也是漂泊多年的游子,身为江西人的他,当然不可能在这个陕北故事里实现地理意义上的回乡,但那种对故乡的感怀之情却是相通的,它可以跨越地理空间的限制,也可以穿透银幕,勾起故事内外的我们对故乡的情感。

邓超我和我的家乡广州见面会(看完我和我的家乡邓超这部分)(19)

这种乡土情怀,甚至在东西方的语境中也是相通的,玛格丽特·米切尔在《飘》里写到说,斯嘉丽的力量都来自故乡陶乐的红土。

在战争年代,家里的男人都去打仗,女人失去庇护的时候,斯嘉丽也是带领着女人们,在家乡的土地上种植棉花,才重新从土地里找到了继续走下去的力量。

邓超我和我的家乡广州见面会(看完我和我的家乡邓超这部分)(20)

《回乡之路》里这个治沙英雄的故事,就是我们与家乡的土地,相互从彼此身上获得力量的证明,也是邓超和俞白眉试图借由这样的回乡故事,传达的来自家乡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把沙漠变成绿洲,也足以改变一方水土一方人。

即将在今年10月1日上映的《我和我的家乡》,捕捉到的,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的家乡情结,看完这些预告片,很多人的第一感觉,应该都是「想家了」。就凭这一点,它很可能会成为这个档期里最受欢迎的作品。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回乡之路》虽然聚焦于陕北这个地理空间,却超出了时间的维度,不仅拍出了家乡的过去和现在,也用自己的「回乡之路」,诠释了「我和家乡」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就像是某种万有引力,看不见,却以强大的力量,始终召唤着每一个游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