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猫被谁收购了(和黄白猫资不抵债遭)(1)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周子荑)最近日化行业新鲜事真是不少,这厢名臣股份刚刚上会通过而张灯结彩,那厢老牌日化企业上海白猫集团(以下简称“白猫集团”)却挂牌出售其占有的上海和黄白猫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黄白猫”)20%股份惹争议。10月9日,记者从上海联交所官网获悉,白猫集团挂牌出售和黄白猫20%股份,出售价格为2.85亿元,挂牌期满日期为2017年11月3日。

和黄白猫是上海白猫集团和李嘉诚旗下黄系公司组建的合资公司,而白猫集团近两年貌似已“销声匿迹”,鲜有声音,如今主动出售合资公司中的占股必有内情,和黄白猫业绩想必已惨不忍睹,那和黄和猫能否顺利找到接盘侠引来一片猜忌。

少有创新 和黄白猫已资不抵债

资料显示,和黄白猫的成立日期是1993年10月份,注册资本约为1.6亿元,经营范围包括香皂肥皂洗衣粉、洗发护发等各种日用品。在股权结构方面,和黄白猫最大的股东是香港日用化工产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日化”),占股62%,白猫集团占股20%,紧随其后,占股最少的和记黄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记黄埔”)占股18%。

而白猫集团的前身是创建于1948年的上海永新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老牌的日化企业,除占有和黄白猫20%的股份外,还全资控股上海美加净日化有限公司、上海新双鹿电器有限公司、上海永星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其中美加净日化公司是白猫集团的主体企业。

长期以来,白猫集团对和黄白猫期望甚高,称之为国内同行业中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实力领先、生产设备先进、享有相当市场信誉度的知名企业之一,而如今却将其出售,其业绩想必已不堪入目。

确实,数据显示,和黄白猫2015年的营业利润为2152万元,2016年则为-314万元,此外,大量的负债已导致公司净资产为负,资不抵债,数据显示,公司2015年的负债金额为10.4亿元,净资产为-2.7亿元,2016年的负债为15.47亿元,净资产为-2.49亿元。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8月底,公司负债金额为14.1亿元,资产总额为11.2亿元,净资产为-2.89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近两年日化行业保持合理的增速,从2009年至2014年,年复合增长率达9.8%,伴随着消费升级,日化行业的需求量和需求价格都有升级的趋势,宏观环境本身较好那被“卖身”的问题就出在和黄白猫企业自身经营方面,企业内部发展没有跟上市场节奏和消费者的需求变化。

对此,优亿美采购服务平台创始人白云虎对中国商报记者介绍说,白猫集团作为老牌的日化企业,曾经有很强的地位,但近几年产品老化、缺乏创新,没能跟上日化行业发展的步伐,目前,其市场份额在被蚕食,经营利润的空间也被压缩。

而白猫集团的几个控股公司中只有美加净业绩较好,支撑起整个白猫集团。白云虎表示,对很多年轻的消费者,美加净产品有其独特的效果,很多新生代妈妈都选择这个牌子,而白玉、留兰香等品牌目前经营效果不理想。

处境尴尬 和黄白猫很难找到接盘侠

被白猫集团作为“烫手山芋”出售的和黄和猫能否顺利找到接盘侠呢?上文已描述到,和黄白猫最初建立时的注册资本为1.6亿元,目前仍背有14亿元的负债,资不抵债,而挂牌的价格为2.85亿元,高于注册资本,这是一个划算的买卖吗?

业内人士分析,既然评估机构对和黄白猫的评估值为2.85亿元自有一定道理,何况判断一个标的资产是否有价值主要看未来经营方面能带来多大改观,如果能顺利上市,想必股票的溢价也会远高于负债的额度。

那和黄和猫未来的经营潜力究竟有多大呢?白云虎表示,从资产属性来看,和黄白猫本身是个有潜力的资产,一方面,它作为上海品牌,从根本上被赋予了更多的品牌化和时尚感,另一方面,它作为老牌的企业有自身强大的品牌根基,如果新的接盘侠能把品牌重新包装,重新定位,重新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未来发展的潜力还是很大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接盘侠究竟会是谁呢?资料显示,和黄白猫的另外两大股东仍享有优先购买权。那它们是否会履行这一权利呢?

白云虎透露,对于和记黄埔,其是否会接盘取决于其在政策上是否向日化行业倾斜,但目前来看,它逐渐香地产、连锁等行业倾斜,大日化并非其未来关注的重点,接盘和黄白猫的可能性不大。而对于控股股东香港日化,它作为大股东虽有一定的责任,但和黄白猫近几年业绩一直不好,它要想出手恐怕不会等到现在,如此看来,它接盘的可能性也很小。

“最有可能充当接盘侠的是这几年刚发展起来的本土化妆品企业,例如怡亚通和金王,这两家企业几年来都不停并购化妆品行业的上下游企业,打造化妆品全产业链,可能会有并购需求,此外,上海尚美集团也正在从化妆品向护理用品业务扩张。”白云虎如是说。

这就使和黄白猫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业内人士分析,和黄白猫的另外两个股东多年来没有动作,想必其收购的信心并不大,而作为外来企业,收购白猫集团只占股并出售的和黄白猫20%的股权也并不能搅动“一池寒碧”,买卖并不划算。如今看来,除非香港日化肯将手中大数股权一并转让给外来接盘侠,使外来方作为大股东重新执掌方有一线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