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风景画(绘一幅田园诗画)(1)

美丽的夕阳彝族乡 土春荣 摄

滇池风景画(绘一幅田园诗画)(2)

爱心暖心 李有龙 摄

滇池风景画(绘一幅田园诗画)(3)

下方古城村 李海波 摄

初秋,走进昆明市晋宁区夕阳彝族乡高粱地村委会赖家新村,青石板路整洁干净,新房子错落有致,村内植物绿意盎然……环境美了,生活好了,扑面而来的农村新风,得益于“七改三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坚持生态立区、环境优先的理念,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晋宁区将农村“改路、改房、改水、改电、改圈、改厕、改灶,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为主要内容的“七改三清”环境整治行动作为全区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完善村庄、垃圾和污水处理、公厕、村内道路、绿化亮化、文化体育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专项整治农村私搭乱建等行为,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目前,全区农村垃圾、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传统村落开始向现代农村新社区大步跨越;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展现在人们面前。

下方古城村的示范样本

昆阳街道下方古城村在全省推进“七改三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示范引领和标杆作用,被誉为“滇池南岸环境整治第一村”。

每一个来到这里参观的人都不禁惊叹:家家户户的庭院干净整洁,公共场所没有堆放杂物,村里的道路一尘不染,沟渠里的流水清澈见底,垃圾房和厕所没有臭味,道路广场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3011名村民和谐共处。

近年来,下方古城村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努力建设环境整治示范村: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实现农村垃圾全面收运、有效处理并长效保持,无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生活污水处理100%覆盖到常住居民,且稳定运行。农户及公共场所100%使用卫生厕所。公共环境整洁,公共空间和农户庭院周围,鲜花绿树环绕,坑塘河道消除黑臭水体并保持干净,无乱堆乱放。管理规范有序,已编制村庄规划并制定村庄整治方案,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形成长效机制,农房建设有管控,消除了私搭乱建,村规民约得到了全体村民的赞同和遵守。2013年,下方古城村被云南省政府授予“云南省环境教育基地”荣誉称号,同年,又被云南省政府命名为“云南省生态文明村”。

下方古城村紧邻滇池,地理位置特殊。针对近年来农村面源污染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照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要求,该村委会在环境方面加大对村庄、滇池面山、河道的绿化,村里还详细规划了村间道路硬化,改水改厕,文化娱乐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村庄美化、绿化、亮化等工程项目建设。有效改善了全村群众的人居环境,控制了滇池面源污染,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在此基础上,下方古城村又投资建设了文化广场、休闲凉亭、老年活动中心、图书室等公共活动场所,村内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较完善,让全村群众在家有和睦温馨的气氛,出门有整洁干净的环境,娱乐休闲有配套齐全的设施,充分享受到了农村发展带来的喜人变化和美好成果。如今,下方古城村正在积极申报全国环境治理示范村。

上蒜镇家家绿植户户流水

“只要把家门口收拾干净,不乱倒垃圾,就可以免费领3盆花!”51岁的郑桂芬高兴地指着家门口的几盆盆栽花说,由于卫生打扫得好,村里给她家发了米兰、茉莉、澳洲鹅掌3盆花、4个空花盆和1个喷水壶。

在“七改三清”工作中,为了调动村民在环境治理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蒜镇金砂村村委会对“门前三包”验收合格农户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达标的农户每户发放3盆常绿植物、4个花盆、1个喷水壶作为奖励。下石美村委会则对“门前三包”达标的农户采取发放扫把、铁铲和垃圾桶“三件套”作为鼓励,对于三包不合格的农户,村组干部采取上门做工作、劝导农户将门前“五堆”及卫生清理干净。

“目前,我们村委会已经对232户发放了绿植和花盆奖励,奖励面达到全村的70%,下一步我们要做到90%以上的农户都达标。”上蒜镇金砂村党总支副书记张文说。

上蒜镇副镇长赵玮表示,过去在农村,乱倒污水、乱堆放杂物、乱扔垃圾是常事,一些常年形成的习惯难以改变,通过集中整治后,村里变得整洁卫生,但是怎么建立长效机制成了各个村思考的重点。

现在金沙村委会实行三级包保责任制,即:“村三委”成员包保村民小组,主要负责包保村民小组内环境整治参与督促;村组干部包保自己的亲戚房前屋后没有乱堆乱放;以村小组为单位各选一个示范点,制定“门前三包”、庭院绿化责任制,以各种宣传方式进行宣传动员,让村民自觉融入环境整治中,对“门前三包”达标的农户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走进金砂村,家家门口有绿植、鲜花,户户房前流淌着清澈的溪水,“以前我们村里垃圾、水沟都发臭,每家每户门口都堆满了杂物,现在村子变得这么干净,自己心情也好起来了!”郑桂芬说,现在村里人已经开始习惯不乱扔垃圾,不将污水排放到沟里,见到路上的垃圾还会顺手捡起来。“村里的环境好了,受益的还是大家。”

在推进“七改三清”工作中,上蒜镇牛恋村创新工作形式,通过手机微信监督“曝光”取得了良好效果。每天早上7点30分后,上蒜镇牛恋村的两位村民代表就会挨家挨户检查,房前屋后有无杂物堆放、有无乱搭乱建、乱挂乱晒,有无白色垃圾、纸屑果皮,有无明显泥沙、积水……只要影响了村容村貌的现象,村民代表都会“取证”拍照,上传到村里和镇里的工作联系群进行通报。通过微信监督,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牛恋村就监督整改了600多件存在问题,不仅改变了村民的一些不良习惯,也让全村的环境卫生得到较大改观。

“金砂村、下石美村、牛恋村这些村委会村庄环境卫生整治的做法在全镇,乃至全区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村庄环境卫生得到了有效改善,全村形成了村庄环境卫生人人参与、人人爱护的氛围。”赵玮说。

双河乡农田风景美如画

绿油油的包谷地,清洁干净的田园,在双河彝族乡,放眼望去,满目苍翠,令人心旷神怡。

今年以来,双河乡开展了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为主要任务的“七改三清”工作,加大了对清洁田园的整治力度。

在双河乡的田间地头,看不到常用于农业生产的塑料袋、农药瓶、白色薄膜等废弃物,也没有秸秆等杂物堆放在田间,广阔的农田非常干净、清爽。

据双河乡副乡长范文波介绍,乡里除了做好辖区内农副产品农残检测、塑料薄膜使用和回收、田间地头环境卫生保洁达标及养殖户的卫生防疫安全外,重点加强了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双河乡是晋宁区的烟叶生产大乡,过去烟叶、玉米秸秆比较难处理,往往堆放在田间地头或村子道路边,或者直接燃烧,影响了村容村貌。不久前,该乡引进生物质烤烟炉进行试点并取得成功。

荒川村大荒川小组组长孔现培介绍,今年1月,荒川村委会成立了烤烟合作社,投资110万元建起了生物质颗粒燃料加工坊,用从农户手里收购来的烟草、玉米等秸秆,通过机器粉碎、高压后形成颗粒再以低价卖给农户,这些秸秆加工成的颗粒成为了生物质烤烟炉的燃料。

生物质烤烟炉以生物质能源为燃料,将烟秆、玉米秸、豆秸等粉碎,经烘干压缩成型做成燃料,全过程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使用方便,运行成本比燃油、燃气节约65%以上,比煤碳节约30%以上,节约烘烤用工90%以上。

孔现培说,与烧煤的常规密集烤房烘烤出的烟叶相比,生物质颗粒燃料烘烤出的烟叶不仅费用更低,烟叶品质也有所提升。以前烤烟污染环境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烟农,今年,引进生物质烤烟炉后,不仅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还为烟农节省了不少时间和成本。

乡村整洁了,漂亮了,双河乡也有了新的发展思路。范文波说,双河乡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占全乡面积73.4%,乡里还有丰富的水源点,不少地方风景十分秀丽。此外,双河乡的秧佬鼓表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风情,在该乡的27个自然村中,每村多则3-4支鼓队,少则有1-2支。

“我们酝酿提议在双河彝族乡建一个森林公园,把生态农业和民族文化充分利用起来,树立起一个乡村旅游的品牌。”范文波说。

晋宁区各乡镇在开展“清洁田园”的探索过程中进行了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思想意识的转变,在一片片清洁田园的背后,是晋宁深化农村改革中各乡镇因地制宜进行创新的重要体现。

让水常清地常净村整洁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笔下美好的桃花源村,是千百年来人们追寻的梦想家园。如今,行走在晋宁区的各个村寨,人们会发现这样的“桃花源村”随处可见,各个乡村不同的村貌犹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今年,随着“创文”工作和“七改三清”环境整治行动在晋宁区的持续深入推进,各个村寨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建立健全城乡环境治理提升的工作机制和长效机制。

结合晋宁撤县设区后的发展定位及要求,着眼于当前和长远、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关系,晋宁区完成了行政村规划全覆盖。晋宁区发挥财政资金和扶持政策的作用,建立区、乡(镇、街道)、村、组四级资金配套制度,在“改”字上下功夫,从2014年起,累计投入1.1亿余元,加大了对村庄水、电、路、气、环卫、公厕等硬件设施的提升改造,补齐农村短板,实现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同时,晋宁区创新工作方式,推行“互联网 ”工作模式推进“七改三清”向纵深发展。“互联网 ”可直达村组,一方面及时了解村组工作开展情况;一方面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具体责任人督促开展整改,加强了村组干部间的协调配合,实现了农村“水常清、地常净、村整洁”。

通过“七改三清”工作的推进,晋宁区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全区行政村公路通达率、硬化率和自然村公路通达率及100户以上自然村公路硬化率均达100%,城乡行政村公交实现全覆盖;乡镇镇区自来水供水设施覆盖率100%,乡镇集镇自来水供水实现全覆盖;乡镇镇区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100%,大河、柴河、双龙和洛武河四座水库三个重点水源保护区的水质达到保护目标;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固定宽带和4G高速移动通信网建设加快推进,农村通电率和1户1表改造率100%;禽类规模养殖比重达92%,畜类规模养殖比重达49%,禽类规模养殖粪便资源化利用率达98%;全面完成乡镇所在地公厕改造工作、落实“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区处理”的机制,有偿保洁的自然村覆盖率、村庄保洁制度覆盖率均达100%;昆阳街道、晋城镇城区实现天然气管道覆盖,天然气管网正逐渐向有条件的区域延伸……

如今,晋宁已成功创建为云南省生态文明县,二街、六街2个镇创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昆阳街道、晋城镇、上蒜镇、夕阳乡、双河乡5个乡(镇、街道)创建成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全区129个行政村全部被命名为市级生态村。

游走在晋宁乡村之间,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这里的环境并不比城里差,产业发展,生活美好,农民的幸福感、自豪感不断攀升。(记者 张雁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