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饺子有多种不同的名字。汤中牢丸、交子、饺儿、饺饵、角子、角儿、扁食、蒸饽饽。1959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唐代初期墓葬中出土的饺子则形如月牙,长约5厘米,中宽1.5厘米,饺子皮为小麦面粉所制。

吃饺子不蘸酱油意义(你家饺子是蘸酱油吃还是蘸醋吃)(1)

吃饺子不蘸酱油意义(你家饺子是蘸酱油吃还是蘸醋吃)(2)

一、历史上的饺子

《梦粱录》所记南宋朝廷皇帝寿宴“凡御宴至第三盏方进下酒咸鼓,双下驼峰角子”,元代宫廷食书《饮膳正要》卷一《聚珍异撰》记载有“水晶角儿、撇列角儿、莳萝角儿”,这里的“饺儿”、“角子”指的都是饺子。

清人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类》也说“北方俗语,凡饵之属,水饺、锅贴之属,统统称为扁食,盖始于明时也。”徐珂还说道:“饽饽,饼饵之属。北人读如波波,不读作勃字之本音也。中有馅。”饽饽是北方满族人对面食制品的总称。有蒸饽饽、炸饽饽之别,而用水煮的饺子则称之为煮饽饽。

清光绪二十八年重印《顺天府志》“岁时民俗”摘引自刘若愚《酌中志》“正月初一日,五更时分起床,焚香,放纸炮,将门门或木杠于院中地上抛掷三下,名日`跌千金'。饮椒柏酒,吃水点心,即扁食也。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是日互相拜。”这些都是中国新年吃饺子的历史记载。

吃饺子不蘸酱油意义(你家饺子是蘸酱油吃还是蘸醋吃)(3)

二、各地民俗生活中的饺子

数到珍馐是食羊,西瓠饺子辣酸汤。今朝供客添佳味,烙饼加摊韭菜黄。这是天津地区的民俗歌谣,饺子作为首要的美食,被记录在其中。

夏令去,秋季过,年节又要奉婆婆,快包煮悖悖。皮儿薄,馅儿多,婆婆吃了笑呵呵,媳妇好费张罗。清人李光庭记录下来的这首民谣,更是把清代民间媳妇用饺子孝敬婆婆的故事真实地记录了下来。

吃饺子不蘸酱油意义(你家饺子是蘸酱油吃还是蘸醋吃)(4)

不仅是日常生活中,中国人吃饺子吃出了土习惯。大年三十,各种节令,都要吃饺子。“大年三十吃饺子——没有外人”。年三十夜煮饺子也有讲究。山东民间烧火用的柴草,要选用豆秸杆或芝麻秸杆,因为豆秸杆在燃烧时会发出“嚼嚼啪啪”的声音,比较符合过年“响亮响亮,人财两旺”的口彩,寓有火越烧越旺,来年的日子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之义。煮饺子,不能用铁铲乱搅动,要顺着一个方向,贴着锅沿推动,形成圆形,与摆放饺子之义相同。这些都是通过饺子寓意了美好的新年心愿。民国二十五年《重修正阳县志》也记载到:“正月元旦,……酿肉裹面食之,曰`水饺',亦曰`馄饨'。”可见,年节吃饺子的习俗由来已久。

吃饺子不蘸酱油意义(你家饺子是蘸酱油吃还是蘸醋吃)(5)

三、事死如事生的饺子

丧葬古称凶礼,是人生礼仪中十分隆重的大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相信灵魂不死的观念,总希望己故的亲属在另一个世界中得到幸福和安宁。办理丧葬的时候,尤其在饮食方面,更是诚信诚恐,生怕有不周的地方,这就产生了给死者上供等风俗。供品有肉、菜、馒头、花模、酒、茶、水果等,当然,其中也少不了美味的饺子。

吃饺子不蘸酱油意义(你家饺子是蘸酱油吃还是蘸醋吃)(6)

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民间,人死之后要过“七”,,也叫“烧七”。从死者去世之日起,每七天就要举行一次焚香烧化纸钱、祭祀的礼仪。在山西的东南地区,从一七至七七,所供的祭祀食品是有明显区别:“一七馍馍二七糕,三七齐勒四火烧,五七芥菜饺子不可少,六七、七七死者挑。“

不仅是金榜题名要吃状元饺,出门做生意要吃元宝饺,供奉先人也要献上芥菜饺,中国人吃饺子,吃出了一个上千年的文化情结。

吃饺子不蘸酱油意义(你家饺子是蘸酱油吃还是蘸醋吃)(7)

四、饺子该蘸酱油还是蘸醋吃?

饺子馅料多样,蔬菜,水果,牛羊肉,猪肉,应有尽有,饺子皮可以是大麦麦粉,也可以是混杂了青菜汁的皮尔,有的还有艾草等其他颜色的植物色素混入。造型也可以是月牙形,元宝形,兔子,刺猬形,总之,中国人在做饺子的艺术方面,真当是天才。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南北地方差异大,吃饺子,到底该蘸酱油吃还是蘸醋吃呢?小编一直很好奇。在我的老家重庆,我们吃饺子是蘸酱油吃,最好还有点葱花和油辣子,馅料最好是韭菜猪肉馅,那个香味四溢,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有时候,我真不知道饺子蘸着醋,有什么好吃的。。。酸唧唧的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