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国斌 中国驻法国斯特拉斯堡前总领事,驻法国留尼汪首任总领事,先后在外交部非洲司、办公厅、礼宾司、钓鱼台国宾馆、领事司任职,常驻非洲8年、法国11年,走访140余国家,随同国家领导人出访30余国。

著有《外交官说礼仪》《新编公务员外事礼仪》《礼赢天下》《亮出最好的自己》《足迹》《绿岛仙踪》《皇家赌城》等。

母爱是什么味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

有人说是一碗粥香,

有人说是一次家常,

有人说是一个眼神,

有人说是一抹烛光。

母亲催人泪下的祭文(行牵慈母心儿是家国人)(1)

作为一名外交官,母爱于我而言是多样的,儿时是一种期盼,长大工作出国又是一份骄傲和牵挂。虽然现在已经退休回国,但在母亲眼里,我永远都是她眼里不会照顾自己,永远长不大的“笨小子”。

母亲催人泪下的祭文(行牵慈母心儿是家国人)(2)

记得第一次出国前,我赶回老家去看母亲,她跟我讲:“出国走的路远,但是不管到了什么地方,你也是一个中国人,也是咱们家乡的人,也是山西人。”

那天走的时候,她在院里的北山墙根挖出来一些土,装到小瓶子里给我带上,告诉我:“到了吉布提以后,喝当地水的时候倒上点儿土,水土就服了,就会想到家乡,就会想到亲人,就会想到国家。”

只要是组织分配的事情,哪怕过年不回来,哪怕很长时间见不着面,母亲都毫无怨言。这种真诚的母爱始终鼓舞着我。

母亲催人泪下的祭文(行牵慈母心儿是家国人)(3)

当然,第一次到吉布提去工作,我走那么远的路,母亲也是有些担心的,在准备行装的时候,她怕我冷,一定要我多带几件厚衣服,包括她亲手织的两件毛衣。

我一再讲那是个热带国家,但是母亲说:“再热也有冷的时候,一定要带上这些衣服。”结果我的厚衣服塞了满满一箱子,去了以后好多东西都没有用上,但是每当思念母亲、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时候,看一看、摸一摸这一箱子的衣服,也让我内心平复了许多。

母爱的味道不仅仅是一杯家乡的热土、一件件暖衣的衣香,还有在那万里外时刻的惦念和生死面前的坚持与担当。

母亲催人泪下的祭文(行牵慈母心儿是家国人)(4)

记得1988年,我到中国驻喀麦隆大使馆工作,刚到那个地方不到半年,忽然接到了家里的电话,说母亲要做胰腺炎手术,非常危险,已经下了病危通知书。

我和大使紧急请假,也买了回国的机票,准备回来。等我以最快的速度拿到机票时,又接到了家里的电话,告诉我母亲已经醒了,而术后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一定要给我打个电话,告诉我她已经渡过危险期,没事儿了,并且坚决不让我回去。

我知道,母亲是怕影响到我的工作,她说我刚到大使馆不到半年就回来,对我影响不好,让我一心一意地工作,不要太过惦念。接到母亲的电话,我长吁一口气,母亲病情稳定的消息也让我悬着的心落了下来。

大使知道这个消息后也为我高兴,同时和我商量,如果可以坚持的话能否推迟一下回国,希望我这段时间可以留下来继续工作。由于当时使馆工作任务比较重,平时也确实比较忙,而且我也知道母亲的脾气性格,于是就推迟了回国探望母亲的时间,只是在工作之余想到母亲的病情,想到母亲的音容笑貌,还是会陷入深深的牵挂和惦念,辗转难眠。

母亲催人泪下的祭文(行牵慈母心儿是家国人)(5)

再回来已是一年多以后,这时母亲已经痊愈,但是看到母亲憔悴的脸庞、消瘦的身体,陪着母亲慢慢的回忆,听到医生和亲人朋友们细致的讲述,我胆颤心惊,后怕不已。

尤其是母亲生病和死神做斗争的那几个月,想象着母亲忍受着病魔的煎熬,渴望儿子的陪伴又不忍打扰儿子的纠结与痛苦,我心如刀绞,痛苦和自责化作苦涩的泪水悄悄地吞咽下去。

据说当时,这种病症手术的死亡率是90%以上,但是母亲硬是靠着身体好的底子,靠着对人生的一种从容的态度,还靠那种一定要见到儿子的执念,坚强地挺了过来。而那几个月我不在身边,母亲醒来以后虽然有亲人照顾,虽然有朋友相伴,但是儿子不在,总会感觉少了点什么。

那时候她想的不是自己,想的主要是我,想的是我的工作,想的是国家需要我,所以虽然思念,也没有让我回来,而是把这种思念化成了对我的叮嘱和希望,以及我对祖国的担当。

前几年退休回国后,虽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至少有时间偶尔回老家陪陪母亲了,母亲的年纪也越来越大,有些时候想事情也不是那么清晰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母亲开始变得唠叨了,每次一打电话,首先一句话“你在哪”,第二句话“你什么时候回来”。想想这么退休后还能时常被母亲惦记,还是很幸福的,我也尽量多留出时间赶回去。

母亲催人泪下的祭文(行牵慈母心儿是家国人)(6)

我与母亲

这几年母亲是很开心的,操心了一辈子,到了晚年终于能有儿子守在身边歇歇了,回忆回忆过去,唠唠家长里短,温馨又平淡。但是母亲的身体状况也随着时间推移慢慢走下坡路,记忆力不断衰退,有时候甚至不认识我这个儿子是谁了,但她的眼神中却一直诉说着我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令我终身难忘而倍感震撼的是,去年7月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母亲早早地起来,精神矍铄,肩披光荣老党员绶带,字正腔圆地唱起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笑得那么开心。母亲是把对党和祖国的热爱融到了骨子里。

母亲催人泪下的祭文(行牵慈母心儿是家国人)(7)

母亲身披“光荣在党50年”绶带

终究是抵不过岁月的追赶,2022年9月12日下午,母亲还是离我们而去了,哪怕一生也经过很多次生离死别,但母亲的离开,让我的心一下子就空了,感觉什么都没有了。曾经的我,哪怕往来于世界各地、天涯海角,始终觉得在这有一根隐形的线紧牵着我,让我心安。但是现在,这个世界上可以把我从最遥远的地方拉回来的那根无形的线,突然间断了……

母亲走了,我们无比悲痛。草木无语,山陵伤怀;哀乐挽歌,高天回响。母亲将回到大地温暖的怀抱,让她一生苦难和美丽的灵魂得到安息!而我也将继续秉承母亲的遗志,让她的精神于世长存。

祭母文

农历二〇二二年八月十七日,虔具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慈母之灵前,不胜悲切。吾母王富香,籍山西沁县人,生于公元一九三三年九月,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参加工作,一九五六年八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五二年十一月至一九七零年十二月先后担任县保险公司会计,粮食局统计员、人事干事、八里庄公社妇团秘书、县缝纫社支部书记、一九七一年一月至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任县妇联主任、县政府副县长;一九八三年十二月至一九八七年七月任县政协副主席,一九九零年九月退休。仙逝于二零二二年八月十七日,享年八十九岁。

天高海深,难及母恩,回望教诲,历历在心。母一生勤俭清贫,然教子劳神苦心。奈何天公留难,母年方三十有五,父竟仙逝而去,母子依偎,相守前行。母品德高远,亦望子成龙。待大儿成人成家,走上工作岗位,小儿读书小成,从业外交,母不期高堂尽孝,但求报效家国。尝身染重疾,不曾相告,生命有危,儿方知晓。捶胸顿足,归心似箭,未及启返,幸得母安。深埋思念,只送诲言:国家要事,不敢有耽。母一生鞠躬尽瘁,历仕人民公社,缝纫厂间,多经磨难,后仕襄垣。母子心牵,然难得团圆。除夕佳节,母子少见。夜半梦醒,难见母影,儿曾怨怼,嗔母不归。后知其因,母忧其民,小家难舍,大家尤甚。倾母之高尚品德,可泣亦可歌。

慈母一生,美德永存,简朴为本,身正公心,与人为善,严己宽人,积德积福,泽被后人。儿孙泣祭,教诲长存,善良为本,信义为真。思甜忆苦,共济同心。亲友相助,子孙相亲。哀号祭奠,悲痛难陈。儿承母志,精神长存。

母王富香永垂千古!

— END —

文字 | 张国斌 整理 | 郎亚娇

图片 | 张国斌、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