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不知成龙,正如无人不看香港电影。

作为影响几代人的功夫巨星,成龙所代表的不仅是香港电影的峥嵘、功夫作品的璀璨,更是华语电影走向好莱坞的成功。

但这个世界却总有人夹杂偏见,站在道德制高点痛批着成龙作品的空洞、肤浅、形式主义,难以跟文艺佳作匹敌。

即便,2016年成龙拿下最高荣誉的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即便,2017年成龙交出业界好评的《英伦对决》答卷。

但关于过度娱乐化的叫嚣、关于吃老本的论调,却始终让这位华人骄傲承受着不白之冤。

成龙最巅峰的时候有几部经典之作(成龙被遗忘三十年的神作)(1)

事实真是如此吗?难道成龙作品都只是花拳绣腿的消遣?

其实并不然,在成龙演艺生涯中其实有很多兼具文艺腔调的佳作,其中有一部更是颇具好评,但这部一直以来却被大众忽略掉了。

影片正是1989年由成龙自编自导自演的《奇迹》

在影响上该作虽不似《醉拳》极具代表性,在票房上也不似《尖峰时刻》系列确立了其好莱坞声名;在表演上没达到《重案组》中的精湛,在传播上也没有《宝贝计划》的老少咸宜。

但就是这部看起来最不起眼、最不具风采、也最容易被遗忘的成龙电影,在让我们看到成龙在导演层面的掌控力、在改编上的推陈出新外。

更带给了我们无与伦比的感动与惊喜。

成龙最巅峰的时候有几部经典之作(成龙被遗忘三十年的神作)(2)

不可否认,这可能是成龙演艺生涯最被低估的佳作了。

抛开成龙在表演层面凭《警察故事3》、《重案组》蝉联金马影帝的无限荣光,纯粹就作品内核而言,该作绝对是最值得赞叹的。

也单凭这一部作品,关于成龙电影无思想的论调可以休矣。

《奇迹》其实不算纯原创,而是翻拍于1961年的弗兰克·卡普拉执导的《锦囊妙计》,影片当年在美国上映时颇受好评,但在当时国内却鲜有人知这部作品。

这种情况下,成龙兼任导演编剧对影片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

除了结构上的调整、脉络上的革新,在风格跟形式上影片也更为彰显当时之香港,诠释了香港小人物的悲喜底色。

成龙最巅峰的时候有几部经典之作(成龙被遗忘三十年的神作)(3)

至于影片情节其实也很简单,在勾勒《锦囊妙计》中关于巧合跟意外的设计同时,更体现出了成龙招牌式的喜剧幽默跟动作风格。

不过相较成龙其他作品,在这部影片中动作仅是点缀,关乎人情上的冷暖铺陈才是影片所聚焦的真正核心。

确实这种兼具文艺气质的作品,在以往成龙电影中并不多见。

虽《新宿事件》鲜有的站在时代维度,讲述了关于移民的生存现状跟黑帮罪恶幻灭,《英伦对决》也将亲情作为了核心,诠释了令人泪眼婆娑的父女情。

但就其整体看,两部作品仍是动作片的范畴,尤其《英伦对决》,父女情不过是影片围绕的基石,真正情感上的戏份根本少的可怜。

成龙最巅峰的时候有几部经典之作(成龙被遗忘三十年的神作)(4)

兼具文艺及人情,目前成龙作品也唯有《奇迹》做到了。

在影片中成龙完全舍弃依赖动作制造笑料的风格,而将重心点缀在亲情跟人文关怀的细节着墨。

一部动作片,最后却让你泪流满面。

影片在成龙自导自演的同时,更有梅艳芳、午马、周比利、张学友、草蜢乐队等联袂加盟,而凭借惊喜连连、令人动容的情节诠释。

影片在当年也一举拿下金马奖、金像奖的九项提名。

可惜在当年影片票房虽然夺冠,但由于投资巨大仍然亏损,这种情况在成龙生涯中真的少见,毕竟对当时“双周一成”的成龙而言,他几乎每部电影都能大赚。

成龙最巅峰的时候有几部经典之作(成龙被遗忘三十年的神作)(5)

即便亏损,成龙对《奇迹》的热爱只增不减。

在多次场合,成龙都提到《奇迹》是自己最爱、最得意的作品;这也足以看出这部作品在成龙心中分量。

庆幸的是,影片虽在票房上折戟,但在口碑上却收获了一致好评,在当年影片不仅让成龙得到金马、金像双料影帝提名。

更让《奇迹》迄今都保持着成龙在豆瓣评分最高的成绩。

四十余年的演绎生涯,诠释了数百部的经典,但《奇迹》这部名不见经传的文艺片却在影人评价上位居首位。

这足以看出该作对于成龙表演生涯的真正意义。

成龙最巅峰的时候有几部经典之作(成龙被遗忘三十年的神作)(6)

确实在以往成龙作品,鲜有主题贯穿人情核心。

但这次影片却利用成龙典型式的小人物经历,诠释了一场关乎人情悲喜的浓情闹剧,在影片中成龙饰演从乡下到香港找工作的郭振华,但初来乍到的他可谓是命运多舛。

而在经历了兜转被骗,波折横生的事情后。

一次偶然,他朝卖花老妇玫瑰夫人买了一朵花,一切危机却都能逢凶化吉,所以由此他跟卖花老妇才有了际遇,也为之后情节埋下了伏笔。

当然作为兼具娱乐属性的电影,影片中戏剧性冲突跟笑料制造也未有减少,尤其他其阴差阳错做了黑帮头子,并且莫名其妙的开始带着黑帮改邪归正的情节,更是颇具喜剧色彩。

成龙最巅峰的时候有几部经典之作(成龙被遗忘三十年的神作)(7)

然后郭振华带领黑帮转型开起了豪华夜总会。

并捧红了前来投奔的舞女杨露明,其中的杨露明便是由梅艳芳主演。所以在影片中我们除了能看到梅艳芳惊艳曼妙的表演,更能听到她那天籁般的演唱。

另外由于郭振华功夫很好,对待帮中兄弟也颇为义气,更让兄弟们纷纷折服,逐渐开始将其视为真正核心。

此外主线玫瑰夫人的故事也在继续,玫瑰夫人千辛万苦的供女儿读书,而她和大富翁的儿子相爱,当富翁来访她怕伪装贵妇被揭穿会影响女儿幸福。

情急之下病倒,振华和露明决定帮玫瑰夫人演一场戏。

成龙最巅峰的时候有几部经典之作(成龙被遗忘三十年的神作)(8)

可以说这是一场关乎人情冷暖的荒唐闹剧。

在筹备这场戏中当然会经历波折,也会有反派阻拦,但郭振华还是凭借真诚打动了对手,最后的成功更像是一场难以置信的奇迹发生。

而结局不仅让人感慨人性的美好、人情的温暖,更给予了我们可思考的空间。

当然除了主线上的惊喜,其他配角的诠释也颇具看点。

在影片中除了梅艳芳、午马、周比利等主演,一些大咖的客串也很惊艳,譬如影片开头客串了三位外来务工人员的草蜢乐队。

成龙最巅峰的时候有几部经典之作(成龙被遗忘三十年的神作)(9)

除此之外,众多熟悉的面孔也是络绎不绝。

其中在《僵尸先生》有过精彩表现的楼南光、许冠英跟王小凤都均有参与,尤其是在《僵尸先生》饰演女鬼的王小凤,虽然在《奇迹》中只是惊鸿一瞥,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外《奇迹》里,任达华、元彪均以不同的形式亮相,不过相对而言当时任达华还寂寂无闻,这也导致很少观众能注意到他。

当然来客串的最大腕当属歌神张学友,当时歌神饰演的也是个路人角色,另外再加上其本人偏路人的长相,也很容易被观众忽略掉了。

一出喜剧、大咖云集,带给我们欢笑感动的同时,更让我们不得不感叹那个时代的美好,但可惜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成龙最巅峰的时候有几部经典之作(成龙被遗忘三十年的神作)(10)

我不知道我们应如何缅怀,缅怀香港电影的无限峥嵘。

在长达百余年纵横捭阖的历史长河里,香港电影始终扮演着灯塔的角色,指导华语电影在雾霭中前行。

从上世纪二十年代,黎民伟《庄子试妻》、《胭脂》拉开华语电影先行,再到五十年代邵逸夫掌舵邵氏,李翰祥的《江山美人》彰显香港电影恢弘壮阔的峥嵘。

香港这偏居一隅的弹丸地,始终代表亚洲电影巅峰。

六十年代新派武侠片的璀璨,金庸、梁羽生武侠作品的火热改编,再将胡金铨的《龙门客栈》、张彻的《独臂刀》成为武侠符号,更让中国武侠文化推向了世界。

1975年《侠女》获得戛纳最高技术奖,中国武侠就此走上世界。

成龙最巅峰的时候有几部经典之作(成龙被遗忘三十年的神作)(11)

那是群星闪耀的年代,更是属于中国电影的启蒙运动。

之后武侠跟动作片的交相呼应,创造了嘉禾电影的鼎盛时期时,更创造了一代巨星李小龙跟《唐山大兄》。

至此《精武门》跟《猛龙过江》造就了李小龙在好莱坞的神话同时,更上华语电影真正走上国际、走上电影史的最前列。

可惜1973年李小龙骤然离世,令功夫片就此在好莱坞湮灭。

热潮未能延续,功夫片就此陷入了危机,直到数年后袁和平的《蛇形刁手》跟成龙出现。在奠定功夫喜剧基础同时,更将成龙极具个性化的动作风格诠释到极致。

由此中国功夫才第二次走出国门、打入国际。

成龙最巅峰的时候有几部经典之作(成龙被遗忘三十年的神作)(12)

说了这么多题外话,我只是想告诉诸位一个事实。

任何类型片都没有高低之分,我们更不能因为商业片特殊属性就否定其在艺术上的价值、在历史上的意义。

尤其动作片作为中国独有类型片,它的出现不仅催生了香港电影的繁荣,更真正的让中国电影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为数亿中华儿女扬名,这种影响这种意义,又怎能是一句无思想内涵就能掩盖的。

李小龙亦然、成龙亦然,他们都是时代的开创者,更是真正让中国电影扬名国际的先驱者,他们无愧于伟大头衔。

而作为既得利益者,有人却一边深受功夫片的熏陶,一边指责着成龙电影没灵魂的论调。

这种行径不仅可耻,而且这的足够可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