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刘冬梅与她的刘氏盘扣

王玉玲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山城五莲出现了一支时装模特队,夏日的某一个夜晚,时尚与传统的服装秀同时在五莲县政府礼堂上演,那是五莲当时最大的舞台。丽人走过,袅袅娜娜。最醒目的当是点缀在旗袍上的那一枚枚灵动的盘扣,古典美犹如穿越,让观众目不暇接。这些跳动的符号瞬间点亮了美丽的山城,爱美的女子便开始相互打听舞台上的时装是谁设计的?那好看的盘扣出自谁人之手?引领五莲服装时尚的刘冬梅也一夜爆红。那些古典华美的服饰均出自山东省非遗刘氏盘扣第五代传承人刘冬梅的双手,是她设计出品,手工制作呈现给大家的。

做事执着认真,行事果敢爽快,雷厉风行是我对刘冬梅最初的印象。三十年过去了,她依然坚守着她的阵地,坚守着盘丝结带对非遗文化的挖掘。她用针与线的穿引,把古典与现代艺术巧妙地缝合。作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五莲刘氏盘扣传承人,她在继承中发扬,在发扬中传播,在传播中广大。她那灵巧的双手握紧了半个世纪的光阴,在针与线,布与条中尽情地翻飞,尽情地舞蹈,盘扣在她手中如精灵,她用心捡拾着日的星辰缀满今日璀璨的天空。非遗文化在她的职场里发挥到淋漓尽致,盘扣在她的产业中承接出新的生命。

追根溯源,盘扣,也称为盘纽,布扣,是中国传统纽扣的起始和鼻祖,源于古老的中国“结绳记事”的绳结,盘为装饰,扣为功能。是我国古代女红之一,是古老中国结的一种。是一个从宽衣时代向窄衣时代过渡的标志性元素,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戎装上就出现皮质盘扣,后随着不同朝代服装的发展演变,在延续直盘扣的同时,出现了盘扣花,题材多取于浓郁的民族文化和吉祥寓意的图案。

盘扣,是传统服装中的一种纽扣,用来固定衣襟或装饰。盘扣的每一个部件都体现了和谐、美好的内涵。扣结来源于“结”,由“释迦结”构成,蕴含着美好、和睦、吉祥的寓意,不仅作为纽扣使用,还可以作为装饰物,可以独立观赏,是一种新颖的工艺美术品, 在几千年的传承中,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美和情的演绎诠释。盘扣从清代初期开始真正成型并流传至今,成为中国特有的时尚符号和中华民族的艺术精华。

盘丝结带,扣触心扉。这种古老绳结在经过不同时代的融合变迁中有了新的名字——盘扣。 盘扣是中国传统服饰中最跃动,最鲜活明亮的元素。盘的是对富贵绵延的期许,扣住的是福在眼前的祈盼。

刘冬梅是谁呀(非遗传承人刘冬梅与她的刘氏盘扣)(1)

|文艺为民|

五莲刘氏盘扣是从刘冬梅姥姥的姥姥开始的,刘冬梅是这门手艺的第五代传承人。刘氏盘扣制作技艺是传承百余年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起源于清光绪年间李氏裁缝坊的家传手艺,至少已历经六代,由家中女性承袭。传承至今已有各式花样一百余种。刘氏盘扣的工艺制作流程分为:①盘扣布料染色;②扣襻条的制作;③纽头的编制;④设计扣花造型;⑤盘扣织缀。它不仅仅有连接衣襟的功能,更成为装饰服装的点睛之笔。生动地表现着服饰的意蕴、内涵和主题的装饰趣味。

五莲刘氏盘扣第五代传承人就是刘冬梅,从小跟随姥姥长大,姥姥家历代所经营的裁缝铺子在诸城人尽皆知,名气很大。刘氏盘扣从最初的仅用于固定衣襟,式样单一发展到今天在刘冬梅手里的花样翻新,盘扣、盘艺生活中无处不有的一百多个品种,完全得益于她的姥姥和母亲手把手的传授和教导。尤其是姥姥,姥姥对幼时的刘冬梅就非常严厉,姥姥常说,女孩子就得从小学做女红,学会针线活的女孩子才是最好的,心灵手巧,安然稳重。言外之意,姥姥讨厌飞扬浮躁的孩子。

从小懂事天资聪颖的刘冬梅先是跟着姥姥学纺线、学织布,当会拿针时就开始了纳鞋底、做鞋垫、学刺绣、做盘扣等工作,她最喜欢的还是小巧玲珑的盘扣,她学着姥姥的样子先做襻绳,再七拐八拐盘根错节魔术般地变成一对对盘扣。她说:这门手艺的学成完全得益于姥姥的严厉,姥姥要求她做事认真专一,一心不可二用。姥姥吩咐她的事做不好就要挨板子打手心,做好了姥姥也会微笑着示意过关。就是在这种严厉的教学氛围中,十二岁的刘冬梅在姥姥的指导下,自己亲手裁剪、独自缝制了一件衣服,最后缝盘扣是难关,当她用小手把自己精心打造的盘扣一对对钉完后,姥姥看了看投给她少有的笑容,直夸她是做盘扣的天生材料!在幼小的冬梅看来,这是姥姥对她莫大的鼓励和肯定。从此她便痴迷上了服装设计和盘扣制作。

爱上就是一辈子。刘冬梅高中毕业后,来五莲当了面粉厂的工人。临行前,母亲把自己心爱的缝纫机送给了女儿,机器虽然旧了点,刘冬梅却欢喜得很,工作之余,她就在宿舍里开始了服装制作。八十年代的五莲,有这个手艺的人并不多,况且她穿在身上的每一件衣服都很洋气。刘冬梅会做衣服的事在厂里传开了,一时间她的宿舍热闹非凡智慧,她穿什么样的衣服,同事就去买了同样的布料请她帮忙也做同样的款式。街上流行什么刘冬梅就能做出什么,就像当年影片《街上流行红裙子》上映后,满大街都是“红裙子”一样,她的名声也从厂里传到了社会上,上门找她做衣服的人也多了起来,除了给工友、同学、亲朋做,还要给慕名而来的人做。她不仅做时装,更多的是做传统服装,因为她喜欢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把自己精心设计缝制出的盘扣钉在衣服上的精美瞬间。

张爱玲说:“细节往往是和美畅快,引人入胜的。”细节是一种创造力,是表现作者之修养,体现艺术之魅力的点。盘扣,正是因其精致的细节为中国传统服装添上了画龙点睛的一笔。刘冬梅抓住了这一美的特点,让从小学成的手艺有了用武之地。正当她工作、爱好两不误,生活美好而充实的时候,企业不景气开始减员,她也在其中,离开面粉厂时她带走了五名下岗女工,她以女性的柔情、果敢和不服输的心气,决定成立服装公司,她利用手上有绝活——做服装,做盘扣,她们六姐妹用三间平房创业,全靠手工,做旗袍、汉服、唐装打开了局面。

一时间,下岗六姐妹白手起家,拼出一片新天地,在五莲成为佳话。随着事业的发展,她又创办了莲鹰服装公司,陆续招收帮助了三百多名下岗女工在她的公司里重新上岗,重树生活的信念。从此她专心做起了自己心爱的服装和专心致志研究盘扣技艺。从做传统服装、到出国礼服,盘扣成了她创作的亮点,汉服、唐装、旗袍成了她的代言品牌。她的手艺随着她制作的服装漂洋过海,她的作品进过人民大会堂,还多次参加国家级、省、市展评活动。获得了不少的大奖和荣誉。

有了用武之地的刘冬梅,全身心扑在刘氏盘扣的挖掘与传承上。她在创作中结合了日照当地的太阳文化、茶文化以及海洋文化等进行造型编织的设计,保持了原汁原味的文化传承,成为当地的经典文化符号。2009年,她承接了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服装、闭幕式颁奖礼服,又以“泉城文化”为灵感设计了盘扣中式礼服。该套礼服被山东省博物馆收藏;2011年,以“山水文化”为灵感设计的盘扣中式服装获中国国际旅游职业装创意设计大赛银奖;2020年,在市残联人综合服务中心为16位残障人士进行盘扣技艺传授,并与孵化工作室签订“非遗传习,助残筑梦”合作协议,通过提升手工制作能力为他们提供工作机会,实现就业和创业梦想。

刘冬梅是谁呀(非遗传承人刘冬梅与她的刘氏盘扣)(2)

文艺为民

在依山傍水的五莲,她借取山高水长的莲山文化元素,用于盘扣设计制作中,每一对盘扣都寓意深刻,与衣服珠联璧合,古香古色,古朴古风自成一体。小小盘扣,半生执着,凝结着刘冬梅的心血和独特的匠心。盘扣虽小,工艺却极其繁复,要经过开料、刮浆、风干、拔浆、开条、烫条、盘扎、塞芯、封烫、修复、装裱等二十多道工序,一对精美的盘扣,往往要耗费半天时间才能完成,刘冬梅坚持每对盘扣都要纯手工制作。她说:只有手工做,才能合理把握力度、松紧、软硬、粗细,才能更细腻、圆润。这是现代工业,机器产品所永远无法替代的人工之巧,手工之美。

细心、用心、匠心成就了刘冬梅和她的盘扣。从横平竖直的一字扣到栩栩如生的蝴蝶扣、镂花扣、缠丝扣、蓓蕾扣、福禄寿囍扣、仁义礼智信等花型扣,她把内心的纯朴,寄情于手中的唯美,诗意表达着她的每一幅作品。有花团锦簇的美,有风景宜人的美,有俏丽可人的美。盘扣上下翻飞在她的指尖,丝丝扣扣都表达着她的内心世界。小小的盘扣不光表达着美好、吉祥、如意,还渗透着她对人生的态度。随着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盘扣的功能也在慢慢变化着。一枚盘扣不单单是用手制作,更多的是让这种文化融入进生活中,使人见人爱。

刘冬梅常常琢磨着怎样让盘扣从服装上走下来,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让更多的人去佩戴和使用它,打破原有的形式,让盘扣更好的装饰和美化人们的生活,这也是当下“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理念。她大胆尝试着盘扣与现代审美结合的更多可能性,在设计上做了更大胆的尝试,把盘扣技艺与现代流行元素结合起来,展现了新的艺术形式:用盘扣做成的日月云山汉服压襟,壮美不已;带有“福“字盘扣的中国风真丝手提包,风情万种;带有五莲山元素盘扣的茶垫、书皮、书签、纸巾盒等,柔中带刚,结合巧妙;她开发的盘扣新技艺几乎涵盖了生活所有。她所有的作品中,最是盘扣那一抹点缀,让人难忘!

盘扣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传统服饰上的盘扣从功能性的一个扣子一直上升到中国艺术的一个浓缩,这就是我们中华文明不断演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根丝线、一片布绸勾勒出来的是最具有中国内涵和中国温度的乡土故事。

盘带结绳,承载着古老的文明。丝丝入扣,编织着亲情、乡愁和梦想。刘冬梅把传统文化和五莲元素融入到作品中,她设计带有“仁义礼智信"和五莲山水元素的“茶蕴五常”盘扣旗袍茶席,在2020“黄河杯”山东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中获得大奖,这也是日照市唯一一件获奖的非遗作品;2021年“刘氏盘扣的现代应用”又以高分荣获山东省“建行杯”优秀传承奖。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华诞,她作为刘氏盘扣非遗传承人用擅长的盘扣技艺,把爱党、敬党、颂党之情融进一针一线中,用一百对盘扣设计制作了一件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的特殊礼服,表达对党的热爱之情。从去年年初,她就开始构思如何用盘扣技艺与建党一百周年相结合?在研制过程中,光设计就用了四个月,一套套方案出图,推翻,修改,再重新出图,直到设计出自己满意的图型和颜色为止。思路已定,年已60岁的刘冬梅便和她的团队日夜缝制出一对对形态各异、五颜六色、灵动精美的盘扣,赶在“七一”之前镶嵌制作出一套华美的礼服,这是她为建党一百周年的献礼之作,大红的旗袍,寓意“让党旗永远飘扬”。

从选布料、选丝线、配颜色到开料、锁襻、熨蒸、盘扎、镶嵌、填充、封烫、滚边、定型等十几道工艺手法,制成了一个个形态各异精美绝伦的盘扣,旗袍上缀满的栩栩如生的柳叶、盛开的向日葵、飞舞的蝴蝶、活灵活现的蜻蜓都出自刘冬梅之手......礼服采用汉服和旗袍两种元素结合,色系采用中国红,寓意红色历史,红色记忆,红色文化,一针一线,红红火火,喜庆祥和。前胸篆体字盘扣“永远跟党走”,表明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后背百副用料考究、风格各异的盘扣代表历尽沧桑、跌宕起伏的百年奋斗史,各种颜色着意为盛世辉煌,百花齐放。周身用长城和祥云镶边,寓意江山永固,如意吉祥。百副盘扣的平行双条意为“两个一百年”及“第二个一百年”开启,契合了“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刘冬梅是谁呀(非遗传承人刘冬梅与她的刘氏盘扣)(3)

在制作过程中,刘冬梅和她的团队在选料定色及样式设计方面都下了很大功夫,其中仅一个五莲望海峰盘扣的制作就用了三四天时间。她多次去五莲山采风,翻阅大量的图片资料,最终做出了隔海相望,仰望天空的望海峰盘扣,寓意五莲山的五朵莲花围绕在周边的良好效果。她把‘’日出东方、初光先照‘’用篆体字把它盘出来,还把五莲山也用盘扣做出来了,最让她满意的当是在盘扣设计上融入了日照和五莲的这些元素。每一个盘扣都精巧玲珑、惟妙惟肖,这一针一线,不仅融入了她对党的无限热爱,更表达了对祖国的美好祝福祝愿。除了制作这套礼服外,刘冬梅还专门设计了一批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文创产品,通过盘艺制作出多种多样的作品,让更多人认识盘扣、了解盘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刘冬梅是谁呀(非遗传承人刘冬梅与她的刘氏盘扣)(4)

近年来,刘冬梅无时无刻不在把刘氏盘扣作为艺术品和传统文化输出、传播与传承着。她为了将自己盘扣手艺传播得更远更广,让更多的人喜欢中华民族这一独特的文化艺术,感受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如今,她的刘氏盘扣非遗工作室从五莲扩展到日照市区、东夷小镇、大学城、大观书院、城市书房等,发展传承人也从不满十岁的孩子到花甲老人,从大学生、机关干部到下岗职工,只要愿意学,她都毫无保留地教。她热心传承,义务讲学,还免费提供学习材料。几年来,刘冬梅和她的团队,进社区、进校园、不遗余力地传播着盘扣技艺。

她是指尖上的舞者。盘扣传承的意义不单单是把这种技艺传下去,更重要的是用传统的技艺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的作品。所以她把这门古老的手工艺在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地设计中,变化无穷,幻化万物,用她灵巧的双手赋予了新的内涵。每当她看到,丽人们穿着由她制作的华美旗袍,佩戴着她亲手做的盘扣耳环、盘扣耳坠、盘扣步摇行走在大街上时,恍惚间她似乎听到了姥姥和母亲的指尖絮语。

刘冬梅是谁呀(非遗传承人刘冬梅与她的刘氏盘扣)(5)

西窗剪影。生活是如此美好!方寸之间拥有大情怀,方寸之间成就大梦想。祝愿未来的日子,刘冬梅和她的刘氏盘扣,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发扬光大,传承下去。民族的即是世界的,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古朴典雅的刘氏盘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