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长王毅访日成功,达成五点重要共识和六项具体成果,笔者当时认为尤为不易。特别是中日明确下月举行新一轮中日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强化两国外交主管部门和海上执法部门之间沟通交流,争取年内开通两国防务部门海空联络机制直通电话,双方都决心加强风险管控,增进安全互信。

刘澜昌干什么的(从钓鱼岛态势变化想起香港保钓)(1)

无疑,这是针对钓鱼岛的纠纷。笔者当时就想,中日当局能达成如此共识,都是明白共同利益之所在,决心不让分歧影响合作。笔者认为,这是对各种反华势力一击,特朗普自不待说,拜登执政团体也暗暗叫苦,更是打脸蔡英文,她的驻日代表谢长廷要可能要被克。不过,当时相信日本的右翼不会轻易罢休。

果然,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在27日的记者会就被责疑太软弱,没有在24日与王毅联合记者会上实时反驳王毅有关中国对钓鱼岛主权的主张。茂木对责疑表示重申了日本的“立场和想法”。

刘澜昌干什么的(从钓鱼岛态势变化想起香港保钓)(2)

茂木还说,“尖阁诸岛目前有效控制着,根本不存在应解决的主权问题。”

其实,茂木的说法,是“安慰”日本内部民众。但是,事实是另一个样子,否则日本为何老要和中国建立海上联络机制呢?前不久,日本还对中国海监船在钓鱼岛海域驱赶日本渔船表达不满呢。

此时此刻,笔者不由不想起那些年香港的保钓行动。

1970年当美国将托管的钓鱼岛交予日本管理,香港大学生就参与了海外华人的保钓运动。其活动方式包括游行、示威、驾船出海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海域与登陆钓鱼岛宣示中国主权等。

刘澜昌干什么的(从钓鱼岛态势变化想起香港保钓)(3)

1996年9月26日,香港的全球华人保钓大联盟的陈毓祥等五人随保钓号货轮在抵达钓鱼岛海域,被日本舰艇与军机围追堵截,难以抢滩,有五人跳海示威,向钓鱼岛游去,其中陈毓祥遇溺身亡。之后,香港人为陈毓祥在维园举行追悼会,掀起更大规模的反日浪潮。

2012年6月,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计划将钓鱼岛国有化。8月12日,香港保钓行动委员会一行共14名保钓人士,包括凤凰卫视记者蒋晓峰,从香港出发乘坐启丰二号保钓船前往宣示主权。8月15日,启丰二号在接近钓鱼岛12海里时就不断受日方船只阻拦,其间日本海上保安厅船只曾发射水炮驱赶,启丰二号的船头、船身和导航仪受到破坏。启丰二号最终成功突围搁浅,有7名成员成功登上钓鱼岛,并挥舞五星红旗,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不过,全部14名保钓成员后被日方扣押。最终在中国严正交涉下,日方释放14名保钓人士,分别乘坐飞机及启丰二号返回香港。

那些年,都是日本军舰在耀武扬威。渔船如何能和炮舰对抗?

刘澜昌干什么的(从钓鱼岛态势变化想起香港保钓)(4)

可是如今,中国海监执法装备无论在数量还是吨位全面压倒日本海上保安厅。

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海警船排水量达1.2万吨,属中国的“海警2901”。

中国的海军也超越日本海上自卫队。

弱国无外交。

有了实力,就有把控事态发展趋势的能力。

可管控分歧,可趋利避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