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敏《旧唐书》曰:萧颖士,字茂挺,鄱阳王恢七世孙四岁属文,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关于古代儿童智慧的文言文?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关于古代儿童智慧的文言文(古人儿童善属文)

关于古代儿童智慧的文言文

唐晓敏

《旧唐书》曰:萧颖士,字茂挺,鄱阳王恢七世孙。四岁属文。

  《唐书》曰:权德舆,字载之,生四岁能赋诗。

  《金史》曰:常添寿,太原人。四岁能作诗。

  《唐书》曰:令狐楚,德棻之裔也。生五岁能为辞章。

   又曰:苏颋,字廷硕。五岁便措意于文,每坐卧即吟诗,未尝少辍。

  《宋史》曰:元绛,字厚之,钱塘人。生而敏悟,五岁能作诗。

   又曰:洪湛,字惟清,升州上元人。五岁能为诗。

  《续文献通考》曰:谭昭实,五岁能读“五经”,知为文。

  《晋书》曰:陆云:字士龙。年六岁能属文。吴尚书闵鸿见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

  《宋书》曰:谢瞻,字宣远;一名檐,字通远,陈郡阳夏人,卫将军晦第三兄也。年六岁能属文,为《紫石英赞》、《果然诗》,当时才士莫不叹异。

  《梁书》曰:王僧孺,东海剡人也。六岁能属文。

   又曰:江革,字休映,济南考城人也。六岁便解属文。

 《陈书》曰:陆琼,字伯王,吴郡吴人也。六岁为五言诗,颇有词采。

 《旧唐书》曰: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年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勮、勔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

  《唐书》曰:毕构,字隆择,河南偃师人。六岁能为文。

  《魏志》曰:夏侯荣,字幼权。幼聪慧,七岁能属文。诵书日千言,经目辄识之。

  《宋书》曰:谢庄,字希逸,陈郡阳夏人,太常宏微子也。七岁能属文,通《论语》。

  《梁书》曰:王筠,字元礼,一字德柔,琅邪临沂人。七岁能属文。

  又曰:刘孝绰,字孝绰,彭城人,本名冉。祖勔,宋司空忠昭公;父绘,齐大司马霸府从事中郎。孝绰幼聪敏,七岁能属文。舅齐中书郎王融深赏异之,常与同载适亲友。号曰“神童”。融每言曰:“天下文章若无我,当归阿士。”阿士,孝绰小字也。

  又曰:王裒,字子汉。七岁能属文。外祖司空袁昂爱之,谓宾客曰:“此儿当成吾宅相。”

  又曰:王承,字安期,仆射暕子。七岁通《周易》,选补国子生。

  又曰:王籍,字文海,琅邪临沂人。七岁能属文。

  又曰:刘孺,字孝稚,彭城安上里人也。幼聪敏,七岁能属文。

  《旧唐书》曰:刘晏,字士安,曹州南华人。年七岁举神童,授秘书省正字。

  又曰:李百药,字重规,定州安平人。七岁解属文。父友齐中书舍人陆乂、马元熙尝造德林宴集,有读徐陵文者云“既取成周之禾,将刈琅邪之稻”,并不知其事。百药时侍立,进曰:“《传》称‘鄅人藉稻’,杜预注云:‘鄅国在琅邪开阳’”。乂等大惊异之。

 又曰;裴敬彝,绛州闻喜人。七岁解属文,性又端谨,宗族咸重之,号为“甘露顶”。

  又曰: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

  《唐书》曰: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七岁知属文。

  又曰:李泌,字长源,魏八柱国弼六世孙,徙居京兆。七岁知为文。帝召泌,既至,帝方与燕国公张说观弃,因使说试其能。说请赋方圆动静,泌逡巡曰:“愿闻其略。”说因曰:“方若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泌即答曰:“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聘才;静若得意。”说因贺得奇童。

  又曰;李贺,字长吉。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

  《宋史》曰:贾黄中,字娲民。七岁能属文,触类赋咏。父常令蔬食,曰:“俟业成乃得食肉。”

  又曰:杨亿,字大年。七岁能属文,对客谈论有老成风。

  又曰:晏殊,字同叙;抚州临川人。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之。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宰相寇准曰:“殊,江外人。”帝顾曰:“张九龄非江外人耶?”后二日复试诗赋论,殊奏:“臣尝私习此赋,请试它题。”帝爱其不欺,既成,数称善,擢秘书省正字、秘阁读书,命直史馆。陈彭年察其所与游处者,每称许之。

  又曰:虞允文,字彬甫。七岁能属文。

  又曰:陆持之,知荆门军九渊之子也。七岁能为文。九渊授徒象山之上,学者数百人。有未达,持之为敷绎之。

  又曰:种放,字名逸。七岁能属文,不与群儿戏。

  《元史》曰:李孟,字道复,潞州上党人。生而敏悟,七岁能文,倜傥有大志,博学强记,通贯经史,善论古今治乱。开门授徒,远近争从之。一时名人商挺、王博文皆折行辈与交。郭彦通名知人,尝语孟父唐曰:“此儿骨相异常,宰辅之器也。”

  又曰:吴莱,字立夫,浦阳人。七岁能属文,凡书一经目辄成诵。尝往族父家,日易《汉书》一帙以去,族父迫扣之,莱琅然而诵,不遗一字,三易宅编皆如之,众惊以为神。

  《明史》曰:瞿罕,字曰有,父九思流塞外。罕年七岁能文,伏阙上书白父冤。

  又曰:艾南英,字千子,东乡人。七岁作《竹林七贤论》。

  又曰:杨慎,字用修,新都人。七岁拟《古战场文》。时人传诵,以为渊、云再生。

  《幼童传》曰:夏侯荣,七岁能属文,诵书日千言,经目辄识之。

  《括苍汇记》曰:陶玻,字士珩,缙云人。七岁能赋诗,善楷书。

  《金诗传》曰:“蔡太常珪,字正甫,七岁赋菊诗,语意惊人。日授数千言。

  又曰:刘神童征,字伯祥。年七岁能文,道陵召入宫,赋“凤凰来仪”二首,称旨,赐经童出身。

  《桐江诗话》曰:黄山谷,七岁作“牧童诗”云:“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杜甫诗曰:“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南史》曰:任昉,字彦升,乐安博昌人也。父遥,齐中散大夫。昉八岁能属文,自制“月仪”,辞意甚美。褚彦回尝谓其父曰:“闻卿有令子,相为喜之,所谓百不为多,一不为少。”由是闻声籍甚。

   《宋史》曰:蔡元定,字季通。八岁能诗,日记数千言。父发,博览群书,号牧堂老人,以《程氏语录》、《邵氏经世》、《张氏正蒙》授元定曰:“此孔孟正脉也。”元定深涵其义。

  《明史》曰:何景明,字仲默,信阳人。八岁能古文。

  《唐书》曰: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九岁得颜师右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其失。

  《宋史》曰:王禹偁,字元之,济州钜野人。九岁能文,毕士安见而器之。

  《金史》曰:范拱,字清叔,济南人。九岁能属文,深于“易”学。

  《明史》曰: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人。九岁能属文。

  《梁书》曰:谢朏,字敬冲。十岁能属文。庄游土山赋诗,使朏命篇,朏揽笔便就。琅邪王景文谓庄曰:“贤子足称神童。”

  《南史》曰:谢惠连,年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嘉赏之,云:“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语。尝于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忽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尝云此语有神功,非吾语也。”

  《北齐书》曰:邢邵,字子才。十岁便能属文。雅有才思,聪明强记,日诵万余言。族兄峦有人伦鉴,谓子弟曰:“宗室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