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囧》票房突破12亿

我们先从表面来看《泰囧》。首先,它有一个当过演员的导演,而这个导演的作品少得可怜;其次,它里面只有三大囧男,美女只是彩蛋;再次,它只是个喜剧片,不是说教式的、有深意的或者蕴含了哲理的影片。但是这些都不能说明什么,票房在那里。

哪部电影破了泰囧的票房纪录(泰囧为什么获得12.6亿的票房)(1)

从电影学的角度来说,《泰囧》有很多可以说、可以评论、可以争论的地方,但是我们不是专业的影评人,所以我们仅来看看《泰囧》在整个火爆过程中的口碑和营销思维,从这些方面还是可以一探其成功之秘的。

当然,除了口碑以外,《泰囧》还展开了其他攻势。首先,其在宣传片上的独具特色成为一大亮点。片方与万达电影院线合作,由徐峥和王宝强亲自出马拍摄了一系列个性定制宣传片,这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视频营销。这一宣传创新之举,集电影制作发行方与院线的力量于一体,借《泰囧》亲民与狂欢的特质,大胆尝试,双方密切配合,但是这仅仅是个别电影为营销宣传开创的一种新模式,如果电影本身并不卖座是很难有这样的效果的。其次,不但上映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庆功会、影迷见面会等活动,为影片造势,而且影片多位大牌主演也做客《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收视率高的娱乐节目,在节目中反复推荐。影片的宣传海报也在各大影院突出展示,引人关注,这些线下的材料都是线上发酵的源泉。

同时在电影正式上映之前,还在不同城市举行免费试映会,精心挑选试映人群,限制一人只发一张电影票,并在每场电影放映后现场与观众进行座谈,不断使观众加深对影片的印象,制造“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也就是小米思维中的粉丝效应,这甚至多少带了些饥饿营销的色彩,让用户觉得这事有面子,用户也乐于帮助影片做宣传。就这样,影片上映后得到了良好口碑的铺垫,并且逐渐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开始发酵。你会发现,很多影片中特别缺少这样一些让人惊喜的、足够可以传播的桥段与情节,而在这部片子中你几乎找不到不想分享的点。没有口碑营销的点,再怎么做微博营销也没用。微博本身,不过是一个工具,口碑才是基础。

早在上映之前,出品方就在网上发布了《泰囧》系列物料,色彩明快、风格鲜明、笑料十足,再加上影片接地气又特色鲜明的角色形象,成为网民竞相创作的灵感来源,而微博里也出现各种笑闹。随后,网络上刮起了“全民P图”风,通过简单的语句来制造笑料,这都使《泰囧》还未上映就受到了网络热捧。

哪部电影破了泰囧的票房纪录(泰囧为什么获得12.6亿的票房)(2)

在互联网世界也是如此。在中国想要做一个规模化的商业产品,一定要足够平民却又雅俗共赏,同时还需要无数的爆点来支持。在整个影片火爆的过程中,不同的爆点在不同的时间不断发酵,保持了整个影片的活力。显然,欢笑不停的《泰囧》无疑比崇尚价值观的《少年派》、狠砸苦难的《1942》和故作深沉的《王的盛宴》更接地气。

《泰囧》的成功在于选择了一个优秀的时机发布,同时以小博大,结合天时、地利、人和,预先估计该年度观众的口味和市场的需求,在全民制造爆点的前提下对题材精雕细琢,努力挖掘影片细节,加上后期的视频,再辅以优秀的宣传方案和营销手段。

本文由董小yi工作室整理编辑,欢迎转载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