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伦达效应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瓦伦达效应”。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的表演者,他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总想着走钢丝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心理学家把这种为了达到一种目的总是患得患失的心态命名为“瓦伦达心态”。

不要让任何人打破你的人生时间表(本质也是人性瓦伦达效应)(1)

Karl Wallenda Effect

瓦伦达心态是心理学上的一个著名论断。它缘自一个真实的事件。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钢索表演艺术家,以精彩而稳健的高超演技闻名。他从来没有出过事故,因此,当演技团这一次要为重要的客人献技时,决定派他上场。瓦伦达知道这一次上场的重要性:全场都是美国知名的人物,这一次成功不仅仅将奠定自己在演技界的地位,还会给演技团带来前所未有的支持和利益。因而他从前一天开始就一直在仔细琢磨,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想了无数次。

正确的做法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而前程自然会来。

对于学生,关注知识本身知识体系本身,问题本身,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过于关注把问题做对或过于关注成绩。

不要让任何人打破你的人生时间表(本质也是人性瓦伦达效应)(2)

演出开始了,这一次他没有用保险绳。因为许多年以来他没有出过错误,他有100%的把握不会出错。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他刚刚走到钢索中间,仅仅做了两个难度并不大的动作之后,就从10米高的空中摔了下来,一命呜呼。

不要让任何人打破你的人生时间表(本质也是人性瓦伦达效应)(3)

事后,他的妻子说:“我知道这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在出场前就这样不断的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在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是想着走好钢丝这事的本身,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瓦伦达太想成功,太不专注于事情本身,太患得患失了。如果他不去想这么多走钢索之外的事情,以他的经验和技能是不会出事的。心理学家把这种为了达到一种目的总是患得患失的心态命名为“瓦伦达心态”。

不要让任何人打破你的人生时间表(本质也是人性瓦伦达效应)(4)

现实生活

临门一脚

从瓦伦达心态解读前锋的临门一脚

前些年泰山足球队有一个前锋几个赛季的进球都很少。他在门前的机会很多,可是每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他那临门一脚,总是把球打到门框外面去。事实上,就连不会踢球的人都看得出来,有许多球,他只要一蹭就能进门,他把球打到门外面去比打进门难度大多了,费劲多了。当时某报有一个记者写了一篇文章给他支招说,当你感觉到往门外实在不好打时就往门里打!

这位前锋的毛病是典型的“瓦伦达心态”在作怪。他太想进球了,他太想立功了,他太想表现自己了。当他站在球门前的时候,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他脑子里踢球以外的信息太多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做任何事情,总是想得太多,太在乎事情所带来的后果,太在乎别人的闲言碎语、说三道四,太在乎现 在和未 来的一切,可我们恰恰忽略了事情本身。我们的大脑成天被各种欲望塞得满满的,身体被压得气喘吁吁的,在这样的重荷下,我们能把事情做好吗?结果我们总是偏离预定的轨道,离成功越来越远!

法拉第说过一句话:“拼命去换取成功,但不希望一定会成功,结果往往会成功。”这就是成功的奥秘。

避免方法

怎样才能避免瓦伦达效应呢?有如下几点办法:

专心致志

瓦伦达成功地走钢索是与瓦伦达专心致志是相关的。专心致志注意力就能高度集中。这里主要有如下几个因素在起作用:一、与瓦伦达的有意注意能力强有关。有意注意是一种主动地服从于一定活动任务的注意,受人的意识控制和支配的。瓦伦达这种有意控制注意的能力特强,它不为其他因素所干扰,而始终把注意力集中在走钢索上。二、与走钢索的生存刺激强度有关。一般来说,刺激物强度越强引起人的注意也越强。走钢索在毫无安全保护的情况下,这对人的生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刺激,容不得半点马虎。因此,瓦伦达在这种情况下其注意力活化了。三、与瓦伦达的注意稳定性好有关。注意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这一良好的注意稳定性确保了瓦伦达走钢索这段时间的高效率、高质量。之所以能有这么好的注意稳定性,是与他对走钢索这项活动的意义理解得深刻、抱有积极态度、而且有浓厚的兴趣有关。四、与瓦伦达的体质心情等有关,如果他睡眠不好、心情不佳、十分疲倦,还患有感冒、咳嗽,那么,注意力就很难集中,走钢索就十分危险。可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乃是瓦伦达效应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熟能生巧

平地上我们一般人都能集中注意力,但是到高空的钢索上就都无法集中注意力了。这与一个人的技能有关。这里最重要的是二种技能。一是平衡能力,一是注意分配能力。这些能力就要靠后天的训练,以致成为技巧,达到有意后注意的水平。这就可以减少注意的紧张性。

避免干扰

也就是与抗干扰能力强是密切相关的。如果在从事某项活动时脑子里一直想着成功的喜悦与表扬,或失败后的痛苦与冷眼,那么,这一活动就很难顺利完成。考试时越想考好越考不好,越怕考不出来越考不出来,这是多少人经历过的事实。

平常心

瓦伦达不会以此论英雄,也不想借此扬美名,而是与平时那样有一颗平静之心,至于美名、金钱那是身外之事,这样却反而都取得了成功。那些一心想扬名、挣钱的人,由于动机强度太大,行动就往往会出问题,要么不协调,要么出偏差。只是把心放在一种平静悠然之中,人的最大潜能才能发挥出来。现实中的大量事物,都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只有拥有一颗平常心,才不会产生瓦伦达效应。

曼德拉效应(英文名:The Mandela Effect)是一个心理学效应,指大众对历史的集体记忆与史实不符。主流科学界

沉锚效应

沉锚效应,心理学名词,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

登门坎效应

登门槛效应(Foot In The Door Effect)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

让步效应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提出了一个大要求后再提出一个同类性质的小要求,这一小要求就有可能被人轻易地接受,这一现象被称

社会刻板印象

社会刻板印象,也称定型化效应、定型作用(参见 “定型化效应” )。对各类人持有的一套固定的看法,并以此作为判断评价其人格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是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

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最新出现的刺激物促使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1957年,心理学家A·卢琴斯根据实验首次提出。实验证明,在有两个或

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人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把自

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

共生效应

共生效应,是指一定的参照群体中的人们,在从事日常的劳动、工作和学习时,受到群体中成员的智慧、能力及以往的劳动成果的影响,

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Bandwagon Effect),也称乐队花车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

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由美国著名心

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一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圣经《新约·马太福音》里有一则寓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