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文明城24个价值观 张道德首善之城(1)

创文明城24个价值观 张道德首善之城(2)

创文明城24个价值观 张道德首善之城(3)

创建文明城市

创文明城24个价值观 张道德首善之城(4)

创建全国文明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龙头工程,是全县上下共同的愿景。如果所有的困难就是横亘在眼前的一条大河,我们也必须坚定信心,风雨兼程,持续不断地驾船强渡,才有可能抵达胜利的彼岸。当下我们的短板集中体现在交通秩序、农贸市场、小区小巷等重点环节。本系列随笔,意在唤起干群千百万,同心干。我们坚信在省市文明办的大力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时刻想着人民群众所需所盼,合力创建、持续落实,大美肥东,必将更加温暖和谐。

——肥东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道德

创文明城24个价值观 张道德首善之城(5)

创文明城24个价值观 张道德首善之城(6)

文明城市创建的核心是精神文明建设,其本质是做人的工作,注重提高人的文明素质、塑造人的精神风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王晓晖同志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培训班上指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落细、落小、落实,进一步拓展工作深度,建首善之城、信仰之城、幸福之城、魅力之城、善治之城、共享之城。我将以系列短文的形式,就我们生活的小城对首善之城的建设,做些粗浅探索。

何为首善呢?《汉书·儒林传序》记录为:“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由此可知首善,即“最好的地方”。我们常说北京要打造成为全国的首善之都,即是此意。而全国文明城市,从其综合荣誉的含金量来说,也必须是“首善”的水平,才可与之相匹配。

作为县级城市,尤其是城市化以来,县域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各地充分发挥产业的吸纳优势,逐渐形成了人口的集聚效应。大量的农民几乎一夜之间置换成市民,而这些“洗脚进城”的新市民,农耕生活络印很深,自由散淡的行为习惯不会主动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这就需要大量的宣传引导、示范榜样等力量慢慢渗透人们的思想深处。思想工作,犹如给小树浇水,只有浇到根子上,才可能会有效果。如何寻找一些治根且治本之策呢,窃以为,只有从小处着手,在细节上深耕,求实上问道,做一些文明实践、文明培育的综合性文章,才能实现润物无声地影响并最终改变各种陋习。当群体的文明素养提升了,城市的善治就有了自信的根基。

创文明城24个价值观 张道德首善之城(7)

城市之善,首先体现在交通文明上,是否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行车有礼、停车有序。这是基本的衡量尺度,我们概称为绿色出行。

行车有礼,表现在对交通规则的遵守上,比如各行其道,不抢不争,斑马线前礼让人。实事求是说,现在的车辆敢违背信号指示而行驶的已经很少,但也不是没有。比如少数机动二轮、三轮车往往就在红灯之下先是探头探脑,然后迎着红灯仓皇而去,或是逆着方向忽进忽出,像是小偷一般的存在。还有一种车也会闯红灯。有次我开车到某道口,恰遇红灯,众车一片静默等候,忽见左侧车道上一车绝尘而去。定睛一看,原来此车未上牌照,电子抓拍可能无法定位到车主,就这样一点侥幸的空隙,都能被驾者所利用,实在令人作呕,我仿佛看到一副得意洋洋的嘴脸正在车子里无耻地吹嘘着。

创文明城24个价值观 张道德首善之城(8)

如果说,由于信号灯的引导,绝大多数机动车能够按规则行驶的话,但能否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又是一个需要长期拷问驾车者的灵魂之礼。我之所以把这种礼节上升到灵魂高度去对待,是因为在我生活的周边,开车不礼让行人的现象一直高居不下。在安全面前,相对于机动车而言,行人显然是弱者一方,如果驾车不让行人,不仅是恃强凌弱的傲慢,更是文明素养的慢性缺失。一个不懂得关心弱者的所谓强者,其实与粗暴已无限接近,灵魂的平庸甚至丑陋可见一斑。同样,衡量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要看这里的人们怎么对待老人和弱者。

在斑马线前的所有驾者,请踩下刹车,那十数秒的等待,传递的是善意的信号,也必将温暖那些匆匆的脚步。

创文明城24个价值观 张道德首善之城(9)

我对斑马线前礼让人有种执念,每当走在斑马线口,都希望疾驶而来的车辆能够在几米之外停下滚动的车轮,然而能做到者往往十不及一,即便如此,我也会对那个停下的“一”伸出拇指点赞。有次,我已走在斑马线中段,远远地一辆车快速驶来,及至已近身边,却毫无减速之意,那一刻,我的犟脾气忽然上来,站在斑马线上,一边用手指着斑马线,一边大声吼道:“斑马线前礼让行人,这是常识!这也不懂吗?”不知开车者是被我的吼声震住,还是他也看到了险情,不忍伤及于我,总之他点刹了车。当四目相对之时,我注意到了他一些浅浅的歉意写在脸上。足矣,我在隐约中,仿佛看到了某种微茫的希望。

为了从体制上实现规范交通秩序,引导绿色出行,公安牵头协同交通、城管各家,针对交通乱象采取联合执法。不论酷暑严寒,还是风霜雪雨,他们坚持在道口,巡查在路面。巨大的工作重压背后,唯求换来众人出行的自觉,然而我们偶尔还是会看到一些不和谐的场景。某路口,交警对一位不礼让行人的驾者依法给予处罚,整个过程有理有节,然而司机并不配合,面对交警的宣传,竟恨恨地抛出一句:下次开车我就撞你!我们可以理解为当事人的一句气话,但也反映广大群众对文明交通宣传的接受度还有很大的短板要补。

创文明城24个价值观 张道德首善之城(10)

停车有序,同样也是交通文明的折射。在城市化快速膨胀的今天,城市的配套往往跟不上拥挤的人流、车流。短短的数年间,各类机动车、非机动车快速驶入寻常百姓家,现代化的交通设施既要确保行能畅达,也要让车停有场。

创文明城24个价值观 张道德首善之城(11)

毫无疑问,车辆停放是城市功能重要的一环,如果供给不足,或调控不力,势必造成乱停乱放,最终堵塞交通,影响秩序。

有关部门做了个测算,我所生活的城区内,车位供给总量上是能够满足需求的,但由于分布不均衡,老城区内车位缺口较大,新城区虽然供给充足,但局部地区依然困扰不断。

创文明城24个价值观 张道德首善之城(12)

为了满足停车需求,政府加大投入,规划建设了为数不少的露天公共停车场,而且多属免费停放。国人对“免费的午餐”历来怀有浓厚的兴趣,都喜欢去享用。于是地面车位挤破了头,一位难求,而地下车库多数门可罗雀,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殊不知,地下车库大量闲置,一方面是严重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却又反映了人们对“有偿服务”的不理解、不适应。地下车库运行有抽湿、排水、灯光、保洁等必然支出,这些费用理所当然要用户承担。恰恰我们缺少这种思维,认为一切都应该免费。与此同时,开发商的短视行为下,恨不得非卖不租或高价出租,又吓退了一些本就不宽裕的业主,导致部分地下车库闲置不用,或使用率极低。当这种免费、低费的愿望遇到人为的高门槛因素时,势必加剧路面停车位的严重不足,于是见缝插针、横七竖八的停车乱象挤爆了我们的眼球。

创文明城24个价值观 张道德首善之城(13)

由此可知,停车难和停车乱是相互交织的因素,需要辨证施治、疏堵并举。总的方向是老城区或老旧小区,要适度加大供给力度,除了增划车位外,还要建些“蓄水池”式公共停车场;新城区,更多的是盘活存量,权衡各方利益,既要培育公众花钱买服务的意识,也要降低资本的短视行为,让沉睡的地下车库发挥作用,减少地面停车的负荷。

交通秩序乱象的制造者,不仅是机动车,还有非机动车,这些车辆多数体型不大,但数量惊人,原来以二轮、三轮为主,现在发展到四轮小电动式,他们满大街游弋,如入无人之境。俗话说“船小好掉头”,同样这句话也适用于此类车辆,因为灵巧便捷,认为可以随心所欲,即停即开。殊不知,不论是街面还是路面,乱停车不仅有碍观感,更是深藏隐患。假如,大量非机动车占了机动车位,势必影响了通行效率,相互之间的刮擦,在所难免。从相关交通事故数据来看,非机动车伤亡案例居高不下,究其原因有多方面,比如车速过快,抢、闯红灯,机非混行,不戴安全头盔等。又假如,在繁华的商业街区里,这些微型车辆无序地停放,一旦堵塞了消防通道,则后果可想而知。所以,非机动车乱停乱放,既害己又害人,是文明交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从长远看,既要持证上路,也要科学施划限行区,在主城内分类管理这种交通工具。善治,莫大于对生命的重视!

创文明城24个价值观 张道德首善之城(14)

文明交通,公职人员先行。去年下半年以来,对公职人员骑行实行抄告制度,每月一通报,违规数量从每月数百起下降到了数十起,应该说效果明显,相信这是一种示范引领的力量,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有面上的大改观。近年来,摩托车上加装雨篷现象比较普遍,看起来具有遮风挡雨的作用,但却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也与文明骑行相背离。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去年年底,我县率先开展了拆除雨篷行动,此举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情支持,行动快、效率高,仅用一个多月就基本完成任务。为回报市民的支持,前不久,有关部门专门采购了大量安全头盔,免费发放给广大骑行者。无论是公职人员示范引领,还是统一拆篷戴盔,都是对文明交通、绿色出行的倡导推动,从面上看有所改观,但离全民遵守还有较大距离,还得借助一些科技手段,并辅以约束教育并重之举。

创文明城24个价值观 张道德首善之城(15)

社会管理,始终是以人为中心的,交通秩序当然也要以安全为第一原则。不闯红灯、不逆行,礼让行人,停车有序,骑行戴盔,是文明培育的首选目标,也是首善之城的必答之题。

END

创文明城24个价值观 张道德首善之城(16)

文章作者:张道德

投稿邮箱:wxxffd@163.com

创文明城24个价值观 张道德首善之城(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