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由无极县司法局张立全供稿

时间的脚步刚刚迈入2019年,1月3日,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传遍了燕赵大地,震惊了整个司法行政系统:正定县“帮大哥、帮大姐”人民调解员协会会长、石家庄市电视台《调和》栏目首席调解员、河北电视台《非常帮助》栏目“帮大哥”高瑞奎同志,在调解成功了他生命中最后一起纠纷后,于下午3时,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享年71岁。

帮大哥高瑞奎相片(看到我与高瑞奎的合影就流泪了)(1)

高瑞奎同志自1976年开始从事人民调解工作,43年如一日耕耘在人民调解岗位上。作为一名在基层司法行政系统工作了20余年的工作人员,我有幸与帮大哥高瑞奎有过2次工作上的接触。

第一次是在几年前的全市优秀民调员选拔大赛上,我县作为参赛队,由我本人带队到正定县参赛。高瑞奎同志作为评委之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的高瑞奎在电视上的出镜率已经非常高,也已经是名人了,但他一点没有名人的架子,操着一口浓重的正定方言,对参赛选手的表现进行深入浅出的点评,发现民调员身上的闪光点,指出他们的不足。特别是他那笑眯眯的样子,给人和蔼可亲的感觉,于无形中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比赛间隙以及比赛结束后,人们拉着他照相,一群人照合影,照完合影又每个人单独合影,高瑞奎一点嫌麻烦的意思都没有,始终是笑眯眯的,并且照相时任由他人安排位置和姿势,没一点架子,无一点怨言。我觉得从这一点小事也可以看出高瑞奎在工作中的情怀和态度。

第二次与高瑞奎接触是在石家庄电视台调和栏目组组织的和事佬赶大集活动中,和事佬到我县北苏镇楼下村赶大集进行现场宣传、调解,走进百姓,服务群众。此时的帮大哥高瑞奎可以说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平民“明星”了。在那次的赶大集活动中,起初人们以为是什么商业活动宣传,并无多大兴趣,但是等舞台搭建起来,尤其是高瑞奎走上舞台的那一刻,人们轰动了,兴奋了,欢呼了,“帮大哥来了,快去看帮大哥”,消息像长了翅膀迅疾传播开来,本来舞台前稀稀落落的,但是很快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人们争相一睹帮大哥高瑞奎的风采。帮大哥高瑞奎依旧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不急不躁,耐心解答人们提出的问题,无论这问题是业务内的还是业务外的,他都一一的给予答复。人们拉着他照相,他还是听从别人的安排。我记得有一个年轻的小姑娘,双手紧紧地拉着帮大哥高瑞奎的双手,双脚直蹦,嘴里一直喊着“帮大哥,帮大哥”,问她有什么事需要调解、帮助时,她说我没事,我只是喜欢帮大哥,我就是想和他在一块多呆一会。原本计划12点结束的和事佬赶大集活动,一直持续到中午1点多才结束。人们纷纷询问帮大哥高瑞奎什么时间再过来,帮大哥笑着回答,“大家需要,我可以随时来”。活动结束后,帮大哥高瑞奎一行匆匆吃了点便饭,就又踏上了调解的道路。

帮大哥高瑞奎故去后,2019年1月11日,石家庄市司法局组织了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学习高瑞奎同志先进事迹研讨座谈会。座谈会其中一个环节就是走访帮大哥高瑞奎调解过的矛盾纠纷的当事人,我县走访的是正定县南岗乡北村的一位韩姓大姐。韩大姐在正定县瑞天购物广场购买了2台冰柜,因为其中一台不制冷,给韩大姐造成经济损失,韩大姐与商场协商不成,因此找到帮大哥高瑞奎进行调解。经过多次调解,帮大哥高瑞奎终于帮韩大姐与商场达成了调解协议,挽回了经济损失。走访时,韩大姐说“人家帮大哥真是一个好人,不为钱,一分钱也不要,一口水也不喝,真的是一个好人”。从她口中我们还得知,帮大哥高瑞奎还帮她调解过另一起矛盾纠纷。当时韩大姐还不知道帮大哥高瑞奎已经故去,当我们告诉她帮大哥高瑞奎已经故去时,韩大姐的眼圈红了,她哽咽着说:“我不知道帮大哥已经没了,我要知道他没了,我一定要到家中去祭奠他”。

这就是我们的帮大哥高瑞奎,这就是他在人们心中的位置。普通百姓没有华丽的辞藻、漂亮的语言去形容、评价一个人,但是能从百姓口中说出一句发自肺腑的话“这是一个好人”,这就足够了。“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句话用来形容帮大哥,恰如其分,实至名归。他不为名,不为利,把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大家需要,我可以随时来”,朴实的语言透露出的是无尽的为民服务的情怀。

经过回忆、座谈、走访,帮大哥高瑞奎的形象在我心中逐渐清晰起来。短小精干的平头,标志性的微笑,稍驼的背,常伴左右的大水杯,穿着运动鞋、急匆匆走在调解路上的双脚,以及调解成功后伸出右手,高高挑起的大拇指,他是在为自己点赞,为社会点赞,为这个伟大的时代点赞。

斯人已逝,风范永存。以此纪念优秀调解员、人民的帮大哥高瑞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