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水摸鱼,原意是把水搅混,趁鱼惊乱上浮之机,将鱼捉住。在“三十六计”当中,它演变成为利用对手混乱迷惘、从中渔利的谋略。这一谋略的诀窍是:乘对方发生混乱,利用其力量削弱而无主见,诱使其随从我方主张,宛如夜晚须入室休息一样。

三十六计战法与应用(谈混水摸鱼)(1)

张守圭趁乱大破契丹军

唐朝开元年间,契丹叛乱,并多次进犯唐朝。张守圭为幽州节度使,担负平定契丹叛乱的重任。契丹大将可突干数次攻打幽州,都不成功,他于是假意与唐军讲和。张守圭很明白可突干的意图,便将计就计,派下属王悔去契丹军营,以宣诏为名,借机探听他的虚实。

三十六计战法与应用(谈混水摸鱼)(2)

王悔进入契丹军营,在酒宴上发现:可突干与部属之间的关系不是很融洽,表里不一。他又仔细打听到,可突干与分掌兵权的部将李过折长期以来就有矛盾,于是,王悔暗地里接触了李过折,得知他十分反对可突干的叛乱,王悔乘机劝和了李,让他脱离可突干、为唐朝廷出力、日后定有重赏。王悔完成任务后,回到幽州。次日,李过折突袭可突干的军营,把可突干斩于马下,忠于可突干的大将李礼,率部下与李过折展开激战,李过折死于乱战中。此时,契军营大乱,张守圭得知情报,率大军杀入契营,活捉李礼,大破契丹军。从而迅速地平定了叛乱。

三十六计战法与应用(谈混水摸鱼)(3)

提防不法分子浑水摸鱼达成目的

现实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领教过混水摸鱼的策术。比如以前,在熙熙攘攘、混乱无序的各种公共场合,常会有小偷乘乱探取别人的腰包,这些混水摸鱼者一般都能如愿以偿,如果被窃者不注意的话。混水摸鱼之计的典型案例,甚至跟“窃国”有关。在欧洲一些国家,历史上就发生过这样的情况,一些想要清除异己、独掌大权的人,靠着“造反有理”、“大乱才能大治”的口号,在国内掀起黑风浊浪,竟想使全国民众变成他们随意捉弄的“鱼”。

三十六计战法与应用(谈混水摸鱼)(4)

其实,混水摸鱼之计据以收益的“法宝”,在于利用乃至制造混乱,比如:小偷需要利用秩序混乱,窃国大盗需要制造社会动乱,倘使人们都能够在公共场合谦恭有序,不争先恐后,就可以减少有利于小偷作案的条件,免致自己的钱包成为小偷乘乱探取之物;倘使人们都能够在政治思想上独立思考,不盲目附和,也就可以减少政治骗子愚弄群众的可能性,免致自己乃至整个国家成为纂党窃政者宰割的鱼肉。而要做到这一切,人们就得警觉“从众”“崇上”的心理感染,切勿轻易“随大流,做“驯服工具”。自立者自强,我不自乱,敌焉能乱我?此理既明,何惧有人混水摸鱼!

三十六计战法与应用(谈混水摸鱼)(5)

另外,市场上也有一些不法商人及少数企业采用浑水摸鱼之计,生产和经营假冒产品,他们利用市场竞争混乱,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乱中取利。对付浑水摸鱼的最佳办法,应当首先保持机智、沉着、冷静的精神状态,不要让对付牵着你的鼻子走,对自己不熟悉的情况尤其不能掉以轻心,以防止对方钻空子。耐心和勇气能帮助我们去对付善于搅和的人,把事情一件件弄清楚,不要让对方有浑水摸鱼的机会。

三十六计战法与应用(谈混水摸鱼)(6)

如何在商业活动中使用浑水摸鱼之计

我们剖析了此计,既是为了破计,当然也是为了用计——在正当而又必要的情况下,利用或者造成对方判断上的失误,达到有利于己的目的。比如在商业谈判当中,双方都想设法了解有关对方的关键情报,通常是对方的真正要价,或对方愿意牺牲多少来达成交易的情报最为抢手。在这种情况下,谁也不会率先开诚布公,除非他拥有不可动摇的优势。常见的对策则是双方都有意无意地掩饰自己的真实要价,以免让对方取得谈判的主动权。这种有意无意地造成对方错觉的做法是明智的,其目的在于搅混水,以便抢先摸到赢利这条“鱼”。

三十六计战法与应用(谈混水摸鱼)(7)

在讨价还价的时候,买卖双方都会首先喊出远远低于或高于各自真实要价的价格,然后逐级相互迁就接近,最后滞缓在各自真实要价的临界线上,等待对方妥协成交。根据这一规律,你不妨在讨价还价中“搅混”真实要价的临界线,在远离临界线的价格等级上就滞缓让价幅度,先期发出要求对方妥协成交的“预警信号”。一般来说,如果对方不想谈判破裂,往往会认真予以考虑;如果还想得寸进尺,你再放他一码也于己无害,而且可以促使对方相应妥协成交。

三十六计战法与应用(谈混水摸鱼)(8)

您对浑水摸鱼之计又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