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兰州网9月11日消息 作为兰州大学校庆日系列活动之一,“爱在兰大”校友集体婚礼将于9月17日在兰举行,王流芳、何凤英是报名参加此次集体婚礼年龄最大、婚龄最长的夫妇这对1955年双双考入兰州大学化学系的俊男靓女大二时相识相恋,1959年毕业当年领证结婚回忆彼此相识相恋相爱相守的一甲子,满头银发的两位老人说:“我们两个这辈子在一起,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平平淡淡生活了一辈子,无怨无悔”,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兰大迎110周年?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兰大迎110周年(校友集体婚礼将于9月17日举行)

兰大迎110周年

中国兰州网9月11日消息 作为兰州大学校庆日系列活动之一,“爱在兰大”校友集体婚礼将于9月17日在兰举行,王流芳、何凤英是报名参加此次集体婚礼年龄最大、婚龄最长的夫妇。这对1955年双双考入兰州大学化学系的俊男靓女大二时相识相恋,1959年毕业当年领证结婚。回忆彼此相识相恋相爱相守的一甲子,满头银发的两位老人说:“我们两个这辈子在一起,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平平淡淡生活了一辈子,无怨无悔。”

相遇相恋在兰大,学生宿舍办婚礼

几乎每天清晨,在兰州大学校园里都能看到83岁的王流芳在认真地打拳、练剑,精神矍铄,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其80岁的妻子何凤英或跟着老伴一起打拳,或在旁边静静地看着。

1955年,21岁的王流芳与18岁的何凤英双双考入兰州大学化学系。

“那时候我们互相不认识,我在甲班,他在乙班。后来大二的时候我被选成学生会的文艺部副部长,他被选成整个化学系55级的大班班长,我们才慢慢认识。”何凤英回忆两人的相识经历时说。

王流芳接过话茬:“那时候我比较自卑,觉得自己来自农村,家境不好,相貌平平,成绩也没她好;而她,一个能歌善舞的兰州姑娘,家境不错。反正,我觉得她各方面都比我好。”

相识后的王流芳与何凤英开始互相讨论学习、一起到食堂吃饭、一起去乡下劳动。

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赴西津社劳动,劳动结束回校后,王流芳将自己在劳动期间带去的满是泥土的被褥清洗干净,何凤英主动帮王流芳将被子缝好。

“那时候我特别开心,我觉得她还是认可我的,好像对我是有些好感的。”王流芳笑着说。

听到这里,何凤英忙说道:“哎呀,不是,那个时候女同学都帮男同学缝被子的!”

“还有一次,新年的时候她送我一张贺卡,上面写着‘如果你喜欢它,我就送给你吧!’我记得很清楚的,反正我觉得她那时候对我还是有好感的。”王流芳补充说。

“学校组织交谊舞会,我去参加,他那时候不会跳舞,但专门跑来看我是不是跟别人跳舞。”何凤英笑着说,“我也说不清楚怎么回事,反正我们就走到一起了,就是觉得我们很能聊得来。”

毕业后,何凤英第一次跟随王流芳去他的家乡河南洛阳。那也是王流芳大学四年第一次回家。因为家境贫困、路费不足,王流芳大学四年从未回过家乡。

“我们晚上在洛阳下火车后,没钱住旅店,就铺张床单睡到车站外面的水泥地上。第二天急忙去赶汽车,下了汽车还要再步行40里路才能到我的老家。”王流芳说。

1959年8月14日,也就是毕业后两个月左右,王流芳与何凤英正式举办婚礼。王流芳的家人寄来两斤黑块糖,一床粗布棉被;何凤英的母亲为女儿做了一双新布鞋,这就是王流芳与何凤英新婚时的所有家当。

“我们当时刚毕业,还没有开始工作,也没有分配房子,就找了一间学生毕业后的空宿舍做了婚房,很简单!”何凤英说。

时任化学系系主任的刘有成(后当选为中科院院士,2016年1月31日逝世,享年96岁)和班里毕业尚未离校的二十几位同学参加了婚礼,两人的任课老师周耀坤(后为化学系系主任)为两人送了一个笔记本。

“我的事业里有他,他的事业里有我”

毕业后的王流芳留校任教直至退休,何凤英则先后在兰化304厂、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甘肃省分析测试中心从事研究工作。夫妇二人一个教书育人,一个专注科研,互相借鉴、互相帮扶,成为化学界有名的“学术伉俪”。

婚后不到一年,两人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当时的王流芳正在南京大学进修,何凤英便一个人照顾孩子、打理家事、兼顾工作。后来二儿子、小儿子相继出生,两人的小家变成了五口之家,王流芳每天早上五点多开始备课,何凤英便把家里仅有的两张桌子一张留给王流芳,一张留给孩子们学习,而自己在干完家务后就坐在床上看会书。

提起这些,王流芳很感慨:“她在各方面都给了我很多支持,她很顾家,把家庭照顾得很好,并且常常督促我多做科研。”

除了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外,何凤英在事业上也卓有成就,同样离不开王流芳的全力支持。婚后的何凤英也常常因为工作需要外出,在她所有外出的时间,王流芳都一个人在家带着3个孩子、做家务、上课。

“去西安学习外语也是他积极帮我联系的,去美国做访问学者他也前后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何凤英说。

在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大学化学系做访问学者的近两年间,何凤英应用薄层色谱法成功分离了20余对对映体和非对映体化合物,这一成果得到美国学者的好评和赞赏,并发表在国际色谱学杂志上。回国后的何凤英先后在SCI(美国科学引用索引)收录的多家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先后承担并完成了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次获各类科研奖项。

王流芳在从事化学教学的同时也积极投入科学研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1995年退休后继续被聘任为博士生导师,指导了四届博士;2000年王流芳被评为全校在SCI刊物上发表论文数量前三名的先进个人,是当时退休人员中唯一的一位获奖者。

在家庭教育方面,夫妻二人也颇有自己的坚持跟心得。“我们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一直要求他们一定要练好本领,‘打铁还需自身硬’,最重要的是要以诚待人、踏踏实实、与人为善。”两人的三个儿子都在各自的行业颇有成就。其中大儿子王志平同样毕业于兰州大学,现任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甘肃省泌尿外科学会主委。

“我们两个都为事业奋斗了一生,也都为家庭操劳了一生。我们一直在互相关心支持,我的事业里有他,他的事业里有我,对于家庭和事业,我们都尽力而为了。”何凤英说。

“我们两个这辈子在一起,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平平淡淡生活了一辈子,无怨无悔。”

2003年左右,退休后的何凤英听从医生的建议开始积极锻炼身体,学习打太极拳。几年以后王流芳也开始跟着何凤英一起打太极拳、练剑。做了一辈子教学科研的王流芳开始用做科研的思路和态度对待太极拳。

“他这个人做什么事都特别认真。经常晚上十点以后还下楼练拳。”何凤英说。

练习了几年后,王流芳开始担任兰州大学武术协会下属的其中一个太极拳分队的队长,并且在兰州大学离退休处举办的武术比赛中先后两次获奖。每次参加太极拳比赛前,王流芳总会从网上下载太极拳视频进行学习,而何凤英就陪在一旁边看视频边帮王流芳纠正动作、提建议。

“她这辈子就是我们家的‘军师’。我们现在一起买菜、一起打拳,互相纠正动作,一起进步。”王流芳说。

执教多年的王流芳桃李满天下,深受学生爱戴,在学校任教时会经常将自己的学生们请到家里吃饭,逢年过节一定要跟学生一起聚会放松,退休后也经常有学生来看望王流芳。多年来王流芳所有跟学生的聚会,学生们都会专门请师母何凤英同行。

“我们两个这辈子没有说过‘我爱你’,没有过什么海誓山盟,好像从内心里从来没有追求过名声、地位、钱财,就是平平淡淡地一起过了一生。两个人互相信任,互相为对方着想,如果他有什么事,我肯定第一个冲到前面去,我觉得这就是爱。”何凤英说。

直到现在,如果何凤英出去办事回来得晚一点,王流芳一定会去接。

“不接我不放心,有次她去原单位办事,我就在她单位楼下等了一个多小时。而如果我出去办事,她一个人在家,我绝对不会在外面吃饭。如果我在外面吃了,她一个人在家怎么办?”王流芳说。

“我们也有拌嘴的时候,但绝对隔夜就忘。家庭要和睦,爱是基础,有了爱和真诚,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我们两个这辈子在一起,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平平淡淡生活了一辈子,无怨无悔。”何凤英说。(记者 武永明 通讯员 尚亚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