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2岁女儿珊珊,天生一对大眼睛和自来卷头发,就像一个漂亮的洋娃娃。和朋友出去玩的时候,别人都会说这个小姑娘真好看。可最近,她却爱上了咬指甲、撕嘴皮,手指甲咬的长短不一,整个嘴唇也被她撕的伤痕累累。妈妈不得不把她的指尖剪到很短,即便这样还是阻止不了她这个“奇怪”的爱好。

孩子特别能咬手啃指甲怎么办?孩子频繁咬指甲(1)

最后在我的建议下,朋友带珊珊去了心理医生那里,让朋友没想到的是,医生告诉她,你女儿可能是患上了“强迫性皮肤剥离症(Dermatillomania)”。它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因为长期的焦虑导致的。所以,你的训斥和不断的阻止非但不会改善宝宝的行为,反而会让宝宝陷入更深的焦虑中。

小毛病隐藏大隐患

像珊珊这样的小朋友,因为压力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强迫行为,比如咬指甲、撕嘴皮、抠脸、揪头发等等。而宝爸宝妈多数会认为这只是无关紧要的小毛病。但其实,在这种小毛病背后,却有着很大的隐患。

▲ 咬指甲:病从口入和指甲畸形

小宝宝到处玩耍,再加上指甲修剪不及时,指甲缝里简直就是藏污纳垢的最好场所。宝宝不停的咬指甲,就像直接趴在地上吃脏东西。尤其是春夏季节里,特别容易诱发孩子肠胃疾病。

引起腹痛和腹泻等。而口腔也不是绝对卫生,在宝宝啃咬指甲的时候,很容易损伤到甲沟,如果不慎让病菌感染,那么宝宝就可能会患上甲沟炎。

咬嘴皮:影响牙齿发育,增加唇炎风险

当宝宝总是去咬嘴皮的时候,本来因为舌肌和唇颊肌的压力被保持在平衡状态的牙齿,就会受到影响。再加上宝宝正在长牙的关键时期,更容易让牙齿层次不齐,甚至影响到宝宝的容貌。如果产生感染,不幸患上唇炎,还可能会形成可能会形成粘液腺囊肿

▲ 长期如此,会对强迫行为产生依赖

出生感染引发炎症,造成宝宝身体上的损伤外。如果宝宝这种行为的背后原因一直得不到重视。宝宝习惯了用这种强迫行为来缓解压力和焦虑,就会形成习惯。很多人直到成年都没办法改善,甚至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机构介入。

孩子特别能咬手啃指甲怎么办?孩子频繁咬指甲(2)

宝宝强迫行为后的心理原因

面对宝宝让自己觉得难堪的“坏习惯”,有些宝爸宝妈觉得只要强制改掉这些毛病就万事大吉,甚至会在宝宝的手指头上涂上辣椒或者风油精。但如果不重视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宝宝的焦虑等情绪得不到缓解就会内化为更严重的心理问题。那么都是什么心理原因导致宝宝产生了这些强迫行为呢?

朋友仔细回想宝宝抠脸的经过,正是从她回到工作岗位开始的。原来宝宝经历了妈妈的突然离开,但是又因为性格内向腼腆,没有大哭大闹的表达,而是用抠脸来缓解内心的压力。后来宝宝戒奶嘴,到早教中心上课的时候,都会用抠脸来让自己不那么紧张。

如果宝宝是在经历了和妈妈分离,或者断奶等重大事件后才产生强迫行为,宝妈就要考虑宝宝是不是在靠这些行为缓解焦虑。

孩子特别能咬手啃指甲怎么办?孩子频繁咬指甲(3)

而另外一些大一点的孩子,如果突然出现撕嘴皮,啃指甲之类的行为,爸爸妈妈还要考虑,是不是孩子在用这样的方式引起你的注意。是不是我们在陪孩子的时候,手拿手机或者看着电视,漫不经心的跟孩子交流。

但是一旦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爸妈就立刻跳起来,说别咬手。孩子发现这个办法可以让你注意到他,当然就会反复使用了。

有一部分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也会出现这种“寻找刺激”的行为。简单来讲,就是孩子对于疼痛的敏感程度低于常人,只有通过有点疼痛的方法,才能满足对本体感觉的需求。就是我们说的“用痛觉感知自己存在”。如果孩子的强迫行为特别严重,家长应该考虑一下这种可能。

孩子特别能咬手啃指甲怎么办?孩子频繁咬指甲(4)

怎么帮助宝宝改善强迫行为

让孩子改变这种强迫行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首先需要爸爸妈妈重视起来,找到宝宝强迫行为背后的原因。持之以恒的帮助宝宝,用更加健康的方式来应对压力。

1、满足孩子的安全感

如果因为分离焦虑导致宝宝出现这些行为,宝爸宝妈就要从满足宝宝的安全感出发。在有限的时间里,给宝宝高质量的陪伴。或者在即将分离的时候,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宝宝逐步适应,切莫突然分离伤害宝宝的安全感。

2、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当宝宝出现咬指甲、抠脸等强迫行为的时候,爸爸妈妈不用大声呵斥。只要平静的用别的东西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即可。心理医生告诉我朋友,如果她再发现珊珊抠脸的时候,就可以拿出一个零食给珊珊吃,或者带她去玩别的玩具。让她的注意力从脸上转移开。避免用施加压力的方法制止她,因为这会让孩子更加关注抠脸这个动作,下次还会不由自主的抠脸。

孩子特别能咬手啃指甲怎么办?孩子频繁咬指甲(5)

3、帮宝宝寻找代替物

让宝爸宝妈烦恼的是,有的宝宝改善了一种强迫行为,马上就会找到另外一种。就拿同在一个医生那里咨询的小男孩来讲,他先是很喜欢拽头发,当父母用各种方法让他改掉拽头发的习惯之后,过了一段时间,妈妈又发现他开始抠手指上的关节。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最好给孩子找一个代替物,这个小男孩的爸爸就给他找了一个小弹珠,告诉他每每想要抠关节时,就用手指转这个小弹珠。

ps:一些无伤大雅的小动作、小物件,可以成为孩子戒除强迫行为的过渡方案。

枕边育儿寄语:

我们习惯将孩子的一些行为视作“毛病”,寻找各种手段,孩子改正这些毛病。却忽略了宝宝行为背后的真正成因。其实不论咬指甲、撕嘴皮这样的强迫行为,还是拖拖拉拉或者粗心大意的坏习惯,导致宝宝行为偏差的心理原因才是爸爸妈妈们最应该关注的。解决宝宝的焦虑和压力,相信每个宝宝都会自己顺利成长。

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高级育婴师,一位儿童心理学专业的二胎妈妈,专注孕期、育儿、早教、喂养与护理知识分享!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