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光果,个个都有冰糖心,超甜!”

“我们的苹果是用羊粪种植,现摘现卖。”

……

庆阳的苹果基地(庆阳西峰区苹果产业的)(1)

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李庄村村民王岩格外忙碌,他既要采摘、分拣、包装苹果,还要处理订单、再通过快递销往各地。

“往年我们都是等待客商上门收购苹果,今年受疫情影响,外地客商少了,为了能卖上好价钱,我们尝试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每斤能增收1块多。”王岩介绍,他家有3亩多苹果园,全部施放有机肥,今年尝试不套果袋,种植光果,亩产量达到4000多斤,计划全部在网上销售,每斤卖3-4元。

庆阳的苹果基地(庆阳西峰区苹果产业的)(2)

在西峰区,像王岩这样的果农有3万多户,苹果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的“铁杆庄稼”,主要的经济来源。

地处董志塬的西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全国苹果优势区域基地县区和重点扶持县区之一。近年来,西峰区立足自然资源优势,按照“果畜兴农”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持续扩大种植规模,加大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引进、扶持和培育力度,引进推广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多举措推动苹果产专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庆阳的苹果基地(庆阳西峰区苹果产业的)(3)

在什社乡庆丰村三姓林果专业合作社的苹果基地里,防爆网、储存库、灌溉管道等基础设施齐全,果树长势良好。

“晚熟苹果采摘刚结束,我们马上就要组织工人进行清园、上肥,做好冬季管理,为明年的丰产丰收打下基础。”合作社负责人雷生夏是务果“老把式”,种植苹果已有30多年时间。早在2008年,他就建办合作社,流转土地打造标准化苹果示范园,带领周边村民学科务果。这些年,在政策的推动下,雷生夏不断引进矮化新品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松土、种植鼠茅草蓄水保墒等科学管理技术。他还推广绿色种植,将果园修剪的树枝、秸秆粉碎后,和尾菜、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发酵成有机肥,施放到果园,实现变废为宝,生态循环。

庆阳的苹果基地(庆阳西峰区苹果产业的)(4)

经过摸索和创新,雷生夏实现了从小打小闹到规模种植,从传统的粗放种植到标准化管理,他建办的示范园被确定为“绿色AA级苹果”建园模式及生产管理技术示范园。目前合作社果园种植面积达到220亩,其中挂果园100多亩,今年总产值达50万元左右。雷生夏在自己增收的同时,带动周边40-50户群众发展苹果产业。

在推进苹果产业过程中,西峰区整村、整区域推进苹果栽植,稳定果园面积,坚持科技兴果,按照“标准化建园、智能化管理、规模化发展”的思路,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为带动,大力推进果园标准化建设,创建示范基地;采取“引、育、繁、推”相结合的办法,加快推进优良苗木繁育基地建设;以果园管护机械化、品质化、省力化为方向,积极推广以高接换头、整形修剪、果园改土和配方施肥为重点的老旧、低产果园改造技术,转变果园粗放管理方式,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

庆阳的苹果基地(庆阳西峰区苹果产业的)(5)

为了提高苹果产业效益,西峰区在推广现代化栽植、管理技术的同时,不断加快构建果品生产流通服务体系,鼓励果农创新营销方式,打造线上销售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加强产销对接,推广“互联网 果业销售”电商平台建设,在北京、福州、天津、厦门、海口等地设立了苹果直营店,大力宣传推介,扩大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

庆阳的苹果基地(庆阳西峰区苹果产业的)(6)

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加快了苹果产业的转型升级。如今,西峰成为了全省林果产业十八强县区之一。全区苹果栽种面积达到25.8万亩,建成董陈、温什、义赵3条果带,发展苹果重点村30个,规模连片百亩以上标准化苹果产业示范园110余处,完成绿色基地认证9万多亩。今年全区苹果总产量预计达到13.2万吨,产值6.8亿元。

来源:西峰发布

来源:西峰发布

,